APP下载

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

2016-10-14袁晔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护理

袁晔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方法 研究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妇科门诊患者,对患者进行对应的心理调查,同时分析和提供对应护理,分析其心理特点和护理效果。结果 80例患者中多疑者占12.5%,急躁者占17.5%,羞怯者占13.75%,焦虑恐惧者占23.75%,抑郁自卑者占32.5%;通过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缓解有效率为95%。结论 妇科门诊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疾病或者其他因素产生不良心理状态,通过提供对应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减少不良心理状态,提升门诊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关键词:妇科门诊;心理特点;护理

妇科门诊是接待妇科患者的第一道医疗环节,医护人员如果能够充分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就可以有效的为患者提供更贴合的医疗服务。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有可能直接对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损害,而不同科室的门诊患者在具体的心理特点情况上会有不同的差异性,要充分掌握其个性特点,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的减少医患纠纷,提升妇科门诊患者治疗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妇科门诊患者,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为(34.1±8.2)岁;未婚者23例,已婚者57例;其中不孕症16例,妇科肿瘤6例,内分泌疾病22例,妇科炎症36例;文化程度上,初中及以下为36例,高中为26例,大专及以上者为18例。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调查,通过护理人员的专业经验对患者情绪做观察获取调查结果。而后针对患者心理状态做对应的护理服务。对所有患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多以面对面口头宣教与书面材料宣教,同时也可以通过门诊区域内的宣传栏或者视频等资源做宣教开展。解决患者内心疑问,提升患者对治疗的认识程度。

对于急躁患者而言,其内心求医心切,因此希望得到尽快的治疗,情绪表现急躁。在护理接待中要保持亲和有礼,在病史询问中要保持态度亲切,耐心听患者主诉,不要随意打断患者主诉,针对患者情况进行简明扼要的注意事项和检查的指导,提供安静的环境让患者情绪平稳[1]。

对于抑郁自卑患者,要多倾听其内心感受,积极的针对其问题做必要的解释与安抚,多鼓励患者,提供患者更多的信心。如果不需要进行病情隐瞒,要告知患者来消除其过多的疑虑,对于人工流产或者生殖器摘除患者,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避免其产生心理歧视感,积极鼓励家属做好心理安抚工作[2]。

对于羞怯患者,由于病情询问中涉及较多隐私话题,因此要注意患者隐私保密,不要讥笑嘲讽患者病情。

对于多疑患者,医护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疑虑,细致而耐心的听取患者的主诉,针对患者疑虑做对应简明扼要的讲解,让其得到積极地疾病认识观念,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健康教育,让家属做好患者良性信息的传导,尽快的打消患者多疑的心理状态[3]。

对于焦虑恐惧患者,在接待中要表现出体贴且坚定的沟通态度,让患者能快速的稳定情绪,让患者对医生的技术、经验与诊断表示充分的信任,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如果存在风险,要适当的说明来提升其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做好心理充分准备[4]。

2 结果

80例患者中多疑者10例,占比12.5%,急躁者14例,17.5%,羞怯者11例,13.75%,焦虑恐惧者19例,23.75%,抑郁自卑者26例,32.5%;通过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缓解有效率为95%。

3 讨论

对于妇科门诊焦虑恐惧心理患者,一般在急性、重症和突发性疾病患者中较为常见,其病情发展迅速、凶险,从而让患者在心理上缺乏足够的准备过程,同时由于疾病不适的折磨以及死亡的威胁,会导致患者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中表现得焦躁不安。

对于羞涩型患者,一般在大龄青年或者未婚先孕人工流产患者中。在未婚先孕者一般担心自身情况暴露给朋友或者家人而遭受到耻笑与指责,同时对于治疗手段缺乏足够认识,有不必要的担忧紧张。

多疑型患者一般集中在中年或则更年期患者中,其属于个体发展的应激性时期,导致个人身体与心理状态上产生异常紊乱,同时由于生活与工作中的压力,经济的负担等都会导致该群体心理状态失衡。患者会对治疗方案与诊断有较多顾虑,同时对疾病产生的生活工作负担有更多的担忧。

对于急躁型患者,一般会有存在挑选医生的需求,同时属于病程较长患者,对于诊断和治疗有较为迫切的时间需求,同时也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内心关怀,多表现为坐立不安与狐疑,常常喜欢围观他人的诊治过程,对他人病情较为关注,喜欢挑选年资高和经验足的医生,对于年轻医生的能力较为怀疑,同时拒绝男性医生诊疗。

对妇科门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原因、表现和对应措施有了应有的掌控,可以有效的提升门诊护理工作的便捷性和效率,减少护患纠纷,提升科室对外的形象和工作效率。要做好日常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护理人员之间要做好沟通交流,让经验能够得到有效吸取,提升整体护理团队的默契和能力,与医生形成良好的配合,降低医生的工作压力,减少门诊中产生患者纠纷、投诉或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门诊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立红.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4,01:108-109.

[1]Zhao Lihong.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gynecological outpatients [J].Chinese community physicians, 2014,01:108-109.

[2]姜银萍,王晶,徐丽丽,等.妇科门诊患者护理特点及管理对策[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2:99-100.

[3]谭颖.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6:197-198.

[4]刘小英.妇科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对其的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3:541-542. 编辑/肖慧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宫外孕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探讨
驻藏官兵睡眠的认知心理特点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