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

2016-10-14王亚莉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王亚莉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双耳突发性聋与单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的异同。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单耳组70例,双耳组3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双耳突发性聋相较单耳突发性聋更多见于糖尿病以及高脂血,随着年龄的增大,双耳突发性聋的发病率越高;观察组总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掌握单耳突发性聋与双耳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以及不同的发病机制,有助于帮助临床诊治,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双耳突发性聋;单耳突发性聋;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突发性耳聋是常见的耳科急症,大部分属单耳耳聋,也有少部分患者属双耳耳聋[1]。突发性耳聋即不明原因突然发生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此病发作时,患者通常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塞及晕眩等症状[2]。其致病原因既多且杂,研究文献较少,尚无法完全明确,目前有病毒感染说以及循环障碍说等。突发性耳聋临床治疗极具困难性,如何明确单双耳突发性聋的发病机制,掌握其的临床特征的异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选取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分为单耳组以及双耳组,对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和疗效进行分析对比,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突发性耳聋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听力减退,耳部闷胀,耳痛、耳鸣等症状。10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患者单耳发病及双耳发病分成双耳组和单耳组。单耳组70例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2.5±9.5)岁。双耳组30例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16例,年龄35~71岁,平均年龄(54.5±8.55)岁。患者在性别、年齡、等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分析方法 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以及相关疾病进行分析对比。

1.2.2治疗方法 给予患者能量合剂, 静滴地塞米松,1次/d,10 mg/次(静滴3 d后,逐天减量),1 w为1个疗程。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需给予对症治疗;白细胞感染患者给予抗生素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纯音测试患者听力恢复情况。

1.3疗效评价[3] 显效:耳部闷胀,耳痛、耳鸣等症状消失,听力恢复健耳水平,平均听阈达0.5、1.0、2.0 KHZ;有效:耳部闷胀,耳痛、耳鸣等症状改善,听力基本恢复健耳水平,平均听阈提高15 DBHL以上;无效:耳部闷胀,耳痛、耳鸣等症状没有消失,甚至加重,听力未恢复正常。

1.4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所有患者平均听阈情况以及耳部闷胀,耳痛、耳鸣等症状。

1.5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双耳组30例中(60耳),显效32耳,显效率为53.33%,有效为12耳,占20%,无效16耳,占26.67%,总有效为44耳,总有效率为73.33%;单耳组70例中(70耳),显效22耳,显效率为31.43%,有效为37耳,占52.86%,无效11耳,占15.71%,总有效为49耳,总有效率为84.29%, 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相关的全身疾病情况 双耳组30例中,并有糖尿病患者13例,占43.33%;并有高血压患者8,占26.67%;并有高脂血症患者6例,占20%;单耳组70例中,糖尿病患者8例,占11.43%,并有高血压患者7,10%,两组糖尿病及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双耳组高于单耳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突发性聋是耳鼻喉科中临床常见疾病现象,该病病理原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3]。一些研究认为突发性聋主要是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毒感染、圆窗膜破裂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4]。其中心血管疾病可致使患者末梢血循环障碍以及而卧发生损伤等症状,是早在双耳突聋的主要原因。另外,糖尿病也可引起患者发生耳蜗损伤的情况,也是导致突发性聋的重要危险因素。除此之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患者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突聋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该提高警惕。临床上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治疗也是一个重要难题,突发性聋在进行治疗时,通常会受到年龄、病程、听力损伤程度的影响,其治疗效果通常也难以保证[5-8]。对于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一般应用静滴地塞米松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在治疗中应充分了解患者相关并发疾病等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治疗。

在本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临床上双耳突聋的发病率比单耳突聋的发病率更低。双耳突聋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疾病携带率明显高于单耳突聋的患者。另外,在 在治疗结果方面,双耳突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单耳突聋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9%,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双耳突聋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单耳突聋患者。所双耳突聋患者在临床上治疗难度要高于单耳突聋患者。在临床治疗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到双耳突聋患者的临床治疗难度,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汤智平,吴湘萍,邱诺庆,等.鼓室内与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伴糖耐量异常突发性聋疗效比较[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160-162.

[2]鲍凤香,张燕平,刘伟伟,等.突发性聋与血脂代谢异常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增高的相关性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2)156-159.

[3]马永忠,曾薇,冯志谦,等.2001~2010年突发性聋患者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2,20(4):330-332.

[4]陈平,周津徽.影响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3,21(1):37-40.

[5]叶放蕾,王漾,陈蓓,等.抗焦虑药辅助治疗伴焦虑状态突发性聋的疗效分析[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15,(3):309-311.

[6]陈晓萌,苏建荣.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及免疫调节的临床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09:1124-1125,1128.

[7]赵津京,吕艳,麦乃铿,等.不同吸氧方法联合药物治疗突发性聋的对比研究[J].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2014,21(02):120-123.

[8]江朝勇,蔡永明,殷亚磊.耳后药物注射治疗突发性聋32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4,06:18-20.

编辑/罗茗柯

猜你喜欢

临床特点治疗效果
顽固性高血压临床诊疗分析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
大量输血后的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的临床观察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