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注吡拉西坦致局部疼痛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6-10-14石海燕

医学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睡眠障碍护理措施

石海燕

摘要:吡拉西坦是r472氨基丁酸的环化衍生物,为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故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的治疗。根据临床观察其不良反应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易兴奋、头晕、头痛和睡眠障碍外,静脉输注时患者局部疼痛,有的甚至难以忍受。找出对该药所至的局部疼痛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

关键词:吡拉西坦;睡眠障碍;护理措施

吡拉西坦是r-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是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1],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对缺氧所致的逆行性健忘有改进作用。故吡拉西坦是临床常用药,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各种中毒脑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的治疗。临床使用中发现不良反应除了说明书上的恶心、头晕、头痛、失眠、兴奋以外,更让患者难以忍受的是输注时局部的疼痛,滴注时常引起输液肢体局部轻至中度的疼痛,个别病例可有剧烈的疼痛[2]。还能导致局部静脉炎的发生,往往患者不能坚持,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有的患者甚至要求停药,为了保证用药顺利进行,减少患者痛苦,现对该药致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

1 临床资料

2015年3月~8月我科有87例患者使用了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晨牌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503102 规格100ml 20g),男39例,女48例,年龄42~81岁,其中脑出血21例,脑梗死49例,脑萎缩15例,其他2例,患者均选择肘关节以下的外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伴随整个输注过程,更换其他补液或者拔针后疼痛逐渐消失。

2 原因分析

2.1选择血管不当 如果选择外周细小的血管输注,管径越细,输入的药液扩散的越慢造成药液局部浓度越高,对血管的刺激越明显,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2.2药物浓度及滴速 吡拉西坦100ml(20g),用于改善脑代谢时会使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50ml,在用于降颅内压时要求20g不稀释在5~10min内滴完,两种用法在速度和浓度上均不同,通过临床观察,100ml较250ml疼痛感强,药物浓度越高,輸注速度越快,可能对注射部位神经刺激越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2.3针头位置固定不当 在静脉输液过程中,针头移位或者脱出都会使药液外渗,渗出药液长时间刺激局部,会引起局部疼痛,如果局部血管弹性差,或者血管在短时间内多次输液,虽然穿刺成功也是容易导致药液外渗[3],引起局部疼痛。

2.4环境温度 输注吡拉西坦时,环境温度<20°时,患者疼痛剧烈,环境温度越低,患者血管收缩,血液流动减慢,输入的药物扩散也会减慢,药物可能会局部聚集,是患者疼痛的原因。

2.5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 护士对患者主诉不够重视,未按时巡视并发现问题,对局部出现的疼痛、渗出等症状没有及时处理。

3 预防措施

3.1选择血管及保护血管 使用吡拉西坦的患者,选择健侧输液,护士有计划使用血管,从远端到近端,选择弹性好,静脉瓣少,粗直易固定的上肢静脉,避免选择短期内反复多次穿刺的静脉。为了减少机械性损伤,选用BD留置针,妥善固定和留置,拔针后按压5~10min,大面积按压,正确的拔针方向可减少血管的损伤,提高血管的利用率,减少外渗的风险。必要时可以深静脉置管。

3.2降低浓度控制滴速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时,遵医嘱根据病情及患者耐受情况,尽量稀释后使用。使用时减慢滴速(<20滴/min),滴速慢,减少了单位时间内输入得药量,减轻了药液对局部神经的刺激,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

3.3输液过程中妥善固定 使用翻转针柄法减少输液不畅、外渗及疼痛,传统输液穿刺针柄固定法,针柄在右侧,针尖斜面易因患者活动而紧贴血管导致液体不畅,甚至不滴导致堵针,因速度慢而增加疼痛感和静脉炎的发生,翻转针柄法即常规穿刺后将针柄逆时针翻180°至对侧固定,针柄在左,有效地减少输液不畅及疼痛。

3.4合理安排输液顺序 在输液前后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是qd使用,吡拉西坦注射液可以安排在患者整个输液过程的倒数第二瓶使用,前面输注其他补液避免疼痛,最后一瓶起到一个冲管的作用,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减少疼痛,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3.5热敷及保暖 热敷可增加静脉输液的成功率,血管扩张,提高血管通透性,加快新陈代谢[4],输液前可用温水泡手,使静脉充盈。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热敷有利于减轻静脉刺激症状和血管壁损伤。特别在冬季时,应该注意室内的环境温度适宜及穿刺部位的保暖,输液侧上肢盖好被子,局部可加用热水袋放在手掌下,但热水袋要注意不要太烫,可用毛巾包裹防止烫伤,反应迟钝的患者及老年人慎用。避免让热水袋与输液器接触,防止降低药效。

3.6精密过滤输液器的使用 精密过滤输液器终端过滤采用3μm孔径的过滤介质与目前普通输液器(过滤介质孔径10~12μm)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滤除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5],从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疼痛,减少静脉炎的发生率,保障治疗的正常进行。

3.7康惠尔透明贴的使用 康惠尔透明贴能减轻吡拉西坦诱发的刺激性疼痛[6],康惠尔透明贴属于闭合性敷料,透气不透水,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低氧张力,改善局部组织的微循环,用于防治静脉炎效果较好。预防使用时根据静脉走向对康惠尔透明贴进行裁剪后贴于待穿刺血管的主干上。用于治疗外渗或静脉炎,根据红肿、硬结情况进行裁剪后覆盖在红肿硬结部位,范围要大于局部红肿硬结范围,并密切观察局部情况,如卷边或超过7d予以更换。可有效减轻疼痛不适,防治静脉炎。

3.8药物处理 如果出现外渗,可以使用50%硫酸镁冷湿敷患处,利用其高渗作用促进局部组织水肿消退,可减轻疼痛,也可以使用75%乙醇湿敷,可扩张局部血管,加快血液循环,乙醇挥发时可带走机体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降低起到冷敷作用,低温状态下血管内皮损伤能力增强,可明显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疼痛感。另外土豆也有消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可以切成薄片局部外敷使用。

3.9护理人员加强责任感 主动巡视病房,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及疼痛的情况,有无红肿、硬结,及时做好预防及处置,耐心讲解疼痛的原因,如局部疼痛难忍或红肿热痛即使没有外渗也要更换输注部位,使患者在舒适中接受治疗,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11.

[2]李金成.吡拉西坦注射液引起剧痛2例报道[J].中国医药导报,2009, 6(31):108.

[3]黄彩娟,韩艳艳,胡杰,等.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12):2772.

[4]曲桂芝.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的预防和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36.

[5]王卫青,赵东明.双头精细过滤输液器在临床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14):58.

[6]梅天舒,陶永芳.康惠尔透明贴用于吡拉西坦输注诱发疼痛的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3,34(34):7250-7251.编辑/赵恒德

猜你喜欢

睡眠障碍护理措施
非运动性症状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探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中药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应用美沙酮维持治疗后睡眠障碍的疗效观察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控释片治疗帕金森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