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措施探究
2016-10-14杜明娟
杜明娟
【摘 要】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区别,其在资金的管理方面与企业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向以及管理当中。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当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对于发挥事业单位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探究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更好的强化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充分的发挥出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发展当中的作用,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发展与完善,唯有强化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研究,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程度上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概述
1.资金管理的概念
资金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是对单位 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项工作的总称,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管理包括固定资金管理、流动资金管理和专项资金管理。
2.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特征
首先,由于事业单位自身属于公益性组织,其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因此在开展资金管理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社会性。其次,事业单位作为非盈利性的组织,其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这些政府投资所投入的范围有着明确的规定,这就使得其资金的活动范围比较有限,对于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有着一定的便利。最后,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投放的研究当中,其基础并不是企业所依赖的市场调研,而是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据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事业单位都制定有财务管理制度,但是针对资金管理方面的制度却少之又少,有的事业单位虽然有制度,但是可操作不強。在这种情形下,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就不能保证正常、有序的开展,当然就更不利于监督管理了。
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对资金管理工作不重视,认为只要记好账、收好钱就行,不违反规定就可以了。二是从事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重视,不能明确自己身上承担的责任,风险意识比较薄弱。意识方面的落后成为了管理空缺的重要因素。这就使得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存在很大的弊端,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资金监督管理不到位
调研发现,大部分事业单位内部监督工作不到位。监督部门应当是完全独立的、不受干扰的工作机构,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一是为了实现领导的意图,或领导插手监督工作,使监督工作不到位的情形。二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监督意识不够,缺乏对资金管理制度、监督制度的必要性的充分认识,不能明确作为财务管理人员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忽略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制度的作用。三是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有相关的制度和相应的机构,但是并没有认真的遵章办事,使相关的机构相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和管理作用。
3.资产成本控制不科学
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而言,其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投入,自身并没有相应的成本压力,因此在资产的成本控制方面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在一些事业单位当中,经常出现资金去向不公开的情况,这就很容易催生一些贪污腐败的情况。此外,事业单位在进行资金的投入方面,并没有科学准确的对于项目的成本进行估算,这就使得其在没有严格的资产成本控制下,造成了许多的资金浪费,严重影响了资金管理水平的提升。
4.资金预算管理不全面
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更为主要的是进行资金的投放以及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因此,在每一项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进行严格的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就目前的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现状来看,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许多项目的投入方面,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资金预算,这就很容易造成预算资金与实际资金不相符的情况,不仅影响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整个的项目实施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一些制定的预算策划当中,经常出现随意改动的情况,这就使得其资金预算工作存在很大的变动,对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的措施
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资金管理体系
首先是要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以《会计法》等法律法规为基础,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资金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财务收支管理规定》《财务分析报告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同时也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规定相应的权利范围,使之既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既利于监督又便于管理。
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建立起完善的资金管理控制体系,强化对于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每一笔资金的出入都进行详细的记录,从而更为有效的强化对于自身的资金管理。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制定出明确的审核记录标准,通过完善的资金管理控制系统,严格的监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进而更好的提升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
2.强化监督管理
事业单位要建立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管理工作。首先是建立监督机构,事业单位要根据自己单位实际,成立财务监督管理机构,该机构要重点对单位资金流向、资金收入、支出等资金使用方面进行的全方位监督,并确保该机构能独立行使监督管理权。其次是强化监督权。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设立了监督管理机构,但是职权模糊,大多是应付一些日常的工作检查,有的单位甚至是和财务科室一个科室两个牌子,分工不明,不利于监督检查,不能独立发挥监督权,因此要以制度或文件的形式将监督管理、检查权明确,使监督管理真正“有其名并有其实”,能够独立行使监督权。再次,监督管理机构和财务管理机构虽然同属于单位内部的管理机构,但分工不同、职责权限不同,也应分属于不同的领导,大多数事业单位因为单位小、人员少,往往是由分管财务的领导直接管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这显然就不利于监督工作的进行。
3.加强资金成本控制
在我国的事业单位当中,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更为主要的应该是放在资金的支出管理方面,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加强对于资金成本的控制,通过强化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资金成本管理,更好的进行有效的资金成本控制,进而保证每一项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减少资金浪费的情况。在进行资金的投放过程中,资金管理人员应该对于项目的整体规划有一个详尽的分析,从而对其中的资金需求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识,进而合理的进行资金的分配。只有更好的强化对于资金的成本控制工作,才能减少由于盲目投入而造成的资金浪费,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出其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
4.强化预算资金管理
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在开展资金管理的过程中,都必须要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工作,从而最大程度上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项目的顺利开展。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强化预算资金的管理工作,对每一个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准确的预算,从而保证每一项工作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所以说,在进行项目预算管理当中,必须要在事前对于项目的细节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最大程度上的减少资金盲区的存在,从而更好的把握每一项资金的用途,促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提升。除此之外,对于事前编制的财务预算,在具体的项目实施当中,不能进行随意的改动,必须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预算标准来执行,进而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所以说,必须要强化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最大程度上的发挥出事业单位资金的作用,更好的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以及经济主体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资金,特别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其中的资金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这种情况的存在,主要是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性质存在很大的区别,在资金的管理方面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在资金的投向以及管理当中。而在事业单位受市场经济影响更加明显的背景下,其中在進行经济利益的处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弊端,以往简单的入账、登记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必须要强化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因此,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当中,必须要强化对于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研究,从而更好的发挥出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大程度上的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人民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李鹏;浅谈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12年02期.
[2]李冬梅;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3年30期.
[3]王妙;中直机关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实践探索(2006年-2010年)[D];吉林财经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