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形成机制助推重塑石油经济
2016-10-14张天祎
【摘 要】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根源在于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取得突破,伴随着沙特、俄罗斯和美国角力,油价大跌。油价滞留在每桶30美元左右,是在中美两个大国上演经济竞争顶级秀情况下发生。接下来,能源新技术和我国提出的能源革命付诸实践,会有突出效果、爆发效应。市场出清,石油经济重塑,新的油价形成机制随之产生。油价在考验国内生产者的成本和能力,未来,国际石油经济还将有利于“一带一路”战略全面铺开。
【关键词】油价;能源技术创新;市场出清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行,在一年多的下跌过程中,通常认为美国、沙特、俄罗斯角力造成油价大跌。随着北美越发具有成为新的世界性能源供应中心的能力,俄罗斯、沙特在国际原油市场上地位越发不稳定。每桶30美元的油价,轻松让石油贸易和石油经济繁荣期告一段落。跳出石油交易来观察,这一切是在中美两个大国上演经济竞争顶级秀情况下发生的。下跌的油价和回落的油价在消费者身上区别不大,但在生产商那里却性质迥异。石油经济和油价规则需要新解。
在众多影响油价走低的因素中,以下5个因素特别重要:一是石油天然气家族添丁家口,页岩油气加入,生产集中度提高,主要产油国产量攀升,市场出清过程短时间不会完成。至少,连一次主要产油国之间的谈判也没有发生。在市场上,油气供给能力,中国位子不靠前,俄罗斯、沙特、美国亦不太重视其它竞争者,3家较量短期难以结束。在需求侧,尽管中国进口量超过美国,无奈手段落后,在目前依靠增产影响油价阶段,我们仅仅为影子性质影响因素。
二是科技作用放大。页岩油气开采技术突破,工业化应用后,北美油气产量井喷,沙特等资源条件优越的富裕产油国被迫捍卫市场份额,唤醒休眠状态生产能力,导致规模化生产更突出。而且,主要生产国、消费国均不敢减产。
三新能源发力,替代效果凸显。能源新技术,光伏发电、风电、核电越来越具备规模化应用性和经济性。我国领导人提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主张。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的意图最具冲击力,预计不亚于中国高铁技术对世界的影响,也不低于页岩油气技术突破带给生产者的影响。气候环境压力迫使人们节能减排,弃煤、弃油选择低碳能源,符合人类消费理性。
四是美元价值上升,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能源需求显露疲态,石油期货投机风险大、成本高。一些银行家写文章、发表谈话,述说低油价对经济恢复增长的好处,犹豫是否退出石油投机。
五是中国倡导能源革命。能源革命在中国发生的越快,供给侧力量就变得越大,已成定势。
预测第一阶段,在油价伤及沙特、俄罗斯等油气出口国财政的根本后,供给方心态趋于平淡,较量减弱。相应转入美国和中国的竞合时代,美国攻、中国守为主要形态,持续时间要看中国国内石油经济能否快速转型。后续要看能源技术突破和新能源应用速度。
这次油价暴跌本质上属于价格回落。油价长时间高位运行,生成大量“石油美元”,产油国暴富。高油价吸附了大量资金,在技术开发层面、在期货交易市场,以及能源不能自给的石油消费国的石油生产领域,层层叠叠,堆积得已经太厚,盛极而衰,很自然的事情。在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本国油气生产商经过完全竞争后产生新的生产成本时,石油会以普通商品身份,自主进入一个价格区间,未来油价可以理解成一个集合价,但不管怎么说都不会上蹿下跳的厉害。
中国每年国内产出石油2亿多吨,进口3亿多吨,合计5亿多吨,按理说在纯粹的交易市场,这个量绝不致30到100美元的油价波动。中国国内油气生产成本较高,进口价格更高。后者之高不仅对用油行业形成阻滞用油作用,同时让国内油气生产者感觉不到自身成本之高。在国内,石油经济是国有经济,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性产业经济了,垄断是其天然属性。在国外,中国国有企业投资分布广泛,与国家外交联系紧密。
如今,国家顶层设计上要消除不利于能源保障和使用的影响因素,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这是中国国家宣言。竞争随之会来,石油行业内会激烈竞争,相关产业间更要比拼,没有意外,石油行业的效率只能越来越高,成本降,产量增,参与投资者实力会越来越强。
中国仍在快速发展。沙特、俄罗斯业已形成油气供给能力和财政依赖,即便有意减少,也不会一蹴而就。展望未来,供求变化不会很大。中国、美国、俄罗斯、沙特对油价影响权重将趋于均衡。本次美国先出牌,增加供给,接下来轮到中国降本、增加自给能力,市场出清慢慢完成。
世界呼吁中国担当,尤其是俄罗斯和中东呼声强烈。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成功访问沙特、埃及、伊朗。为此,要尽快建立起科技主导石油开采,竞争决定谁来开采,将常规油气、页岩油气开采潜力焕发出来。中国消费的5亿多吨石油,国内供给增加,中国定价权随之上升。最近20年,最低时油价是每桶10美元左右,把俄罗斯希望增加的10美元、沙特希望增加的10美元、美国的页岩油气成本超出现时油价的10美元,算上中国生产企业再需要增加的成本,也不可以超过50美元。生产商需要利润,但超过普通商品获利水平必不能持久。油價多少合理,也不难求解。
国内生产者如果没有能力,逐步把成本降低到美国、俄罗斯的水平,油气生产就会让渡给外国生产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相信此番油价调整,中国收获的是重塑国内石油生产格局,重构油气生产企业和中国石油经济。石油外交和“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讲话。
[3]《北京青年报》刊发文章《油价走低:正在耸动地缘政治格局》2015年12月26日
作者简介:
张天祎(1994—),籍贯:山东省德州,国家外交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