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部地区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培养环境适

2016-10-14弋维君

求知导刊 2016年24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新疆思想政治教育

弋维君

摘 要:近几年,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重视,中东部地区高校招收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随之增多,由于生源背景的差异、民族信仰的不同,生活习性的不适、语言环境的障碍等问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中东部地区高校就读后出现了诸多问题。在这样的境遇下,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培养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剖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特点入手,对如何培养其环境适应能力进行了深刻思考,并以江苏省某高校为例,简述该学校在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方面的一些措施和经验以供借鉴。

关键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适应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4-22

一、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切实加强中东部地区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中东部地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偏僻以及自然条件的落后,早期的经济条件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政府在新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大力建设发展新疆经济,以维护民族团结和谐的局面。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作为发展新疆经济建设的主力军,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力量,应重点培养。中东部地区高校应重视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地完成对他们大学期间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培养一批优质大学毕业生,为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美好新疆家园注入新鲜血液。

但在近几年,极端恐怖势力逐渐向中东部地区蔓延,一些极端恐怖分子屡屡制造恐怖事件,对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国家和谐造成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影响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甚至有迹象表明,这种极端恐怖势力可能正向政策较为宽松的中东部地区高校渗透。由于大学生思想不太成熟,缺乏主观判断能力,因此在一些人和事的蛊惑下,他们就可能成为极端恐怖分子和不法分子进行“精神绑架”的对象,这种现象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自1989年国家启动中东部地区高校支援新疆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协作计划以来,江苏省某高校已经参加了六次中东部地区高校支援新疆的人才协作计划,共计联合培养了62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2016年1月9日,教育部、国家民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乌鲁木齐联合召开中东部地区高校支援新疆第七次协作计划工作部署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和工作布置,该高校针对2016级新生招收新疆少数民族的学生人数将会大幅上升。因此,学校将更加重视开展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工作,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未来学生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中东部地区高校应把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到极其重要的位置,建立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校院两级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学校各级领导、任课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都应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应有作用[1]。

2.中东部地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近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高校中的数量与日俱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国家认同教育及民族认同教育、宗教信仰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这几方面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2]。

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属于学生工作的一部分,但又绝不能局限于传统学生工作简单的思路,要意识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放在国家安定和民族团结的全局中考虑。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敏感度高,政策性强,关注度大,正确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二、中东部地区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适应的重要性

中东部地区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来自贫困地区或者牧区,自然环境艰苦,学习条件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边缘化程度。除此之外,多数学生家庭的父母只会当地方言,无法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生活环境长期闭塞,也影响其子女进入中东部地区高校后的生活与学习。在文化、生活、语言等方面都需用大量的时间以适应中东部地区的环境。

1.文化适应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圈进入了以汉文化为主的主流文化圈之后,文化适应的考验和民族认同的困境往往会加剧文化差异本身给他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从而产生孤独、无助、边缘化等心理。而他们的民族文化意识又很强烈,所以文化适应问题显得格外突出[3]。

2.生活适应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汇集的地区,他们有着自己的饮食方式和禁忌,而大学中由于场地、经费等问题的限制,可能无法切实照顾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饮食习惯。当大学食堂无法满足他们的饮食口味时,这些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可能就会以群体的方式在校外聚集,一起吃饭,继而可能造成一些群体性民族事件。因此,中东部地区高校应尽力提供便利条件,以满足新疆少数学生在生活适应方面的需要。

3.语言适应

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的母语环境和中东部地区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从小在母语环境的学校上课,试卷的文字都是母语。来到中东部地区高校之后,和汉族学生语言不通,导致他们从少讲到不敢讲,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也不利于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的团结和融合。因此,中东部地区高校中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语言适应方面的关注也格外重要。

三、江苏省某高校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培养方面的做法

江苏省某高校自响应中东部地区高校支援新疆的协作计划以来,严格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大力支持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工作,全方位地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尤其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引导他们适应环境方面做出了新的尝试。

建立专门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师管理团队。江苏省某高校为了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特别成立了由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领导、由专职老师负责以及辅导员辅助的管理模式,形成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氛围。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中成立信息中心联络小组。现在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沟通的方式越来越普遍,学校通过和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个别访谈以及与辅导员交流等方式,每个学院选拔1~3名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遵守校纪校规的联络学生,以便学校及时了解及关注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需求。

尝试制定重大事项请示制度以及特殊时期日报制度两项制度。对于校园里可能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因为问题的敏感性、对象的特殊性,这些事件会超出基层教师的处理能力范围,在了解情况之后需要及时向学校上级汇报,并在事件扩大之前做好一些防范措施。

改革培养方案,学业政策的倾斜。为了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困难问题,学校在改革培养方案方面做出了适当的调整,针对大学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课程如线性代数、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单独开设新疆班,稍微降低课程难度,以便他们能够顺利毕业。

完善助困机制,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习后顾之忧。如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困难补助、爱心互助基金、本科生助学金,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

四、培养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方法与途径的思考

在当前形势下,中东部地区高校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工作都处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既有经验也有不足,高校应以中央16号文件为指导,认真对待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努力创新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模式,增强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

继续加大中东部地区高校对新疆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生的资助管理工作。中东部地区高校的消费普遍高于新疆当地,学校应通过多途径、多渠道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经济补助,消除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导致的环境不适应问题。

鼓励学生自立自强,增强适应环境的自信。加强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帮扶,提高专业能力和成绩,并获得奖学金,以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自信心。

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创(就)业教育。中东部地区高校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培养中,应努力提升他们的就业水平,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做好就业推荐、新疆选调生等工作,增强他们适应高校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能力。同时也要多加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学成之后回归家乡做奉献。

高校中应多组织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促进多民族文化交流。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多数性格开朗,能歌善舞,中东部地区高校应多举办形式多样,既符合时代精神又体现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所有民族一家亲”的民族团结思想。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沟通,营造民族团结、共同努力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有共性的活动,让汉族学生帮助新疆学生提高汉语言水平,或者参加具有新疆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讲座,让汉族学生充分了解到中国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化特点,为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创造和谐、良好的学习环境。

做好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民族观教育,鼓励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转化他们适应中东部地区大环境的身份。党员队伍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新疆要发展,要建设,便需要一支有奉献精神、有责任意识、坚强有力的党员核心团队。

改革中东部地区高校培养方案,提升培养质量。中东部地区高校在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尝试教学改革。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后,才可以增强他们适应环境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杨 琦.论内地高校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社科纵横,2010(4).

[2]王 芳,常开霞.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J].才智,2015(1).

[3]通 嘎.跨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适应能力的个案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4).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新疆思想政治教育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服装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