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的随身包
2016-10-14黄栩栩
黄栩栩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EDC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当时的生活状态,兴趣爱好,以及更多的一些信息。每看到一个物件,就像是翻开书本的目录Index,指向当前生活的某一面。我希望留下这么一个记录,不为别人,只为自己铭记。
上全家福之前,先说明下本人身处的城市状态。作为一个在某个调侃性文件中被划分为五线城市的潮州,实际市中心区域大小十分有限。基本上15分钟之内(不堵车的情况下),可以以摩托车或者汽车的方式直达任意一点。如此小城都会有一个特征,即公交系统的弱化。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复数的摩托车或者其他电动交通工具。在方便之余,也带来很多交通隐患。
另外一方面,小城对流行文化也并不敏感,缺乏各种大城市的品牌标签,比如星爸爸,比如汉堡王,比如杰克琼斯,比如……等等等。但是近年来,随着如本人一样的北上广逃兵的增多,慢慢地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不一样的需求。见识过大城市如同饕餮盛宴一般的超级商城,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生活,各种各样的娱乐休闲去处,再转回如此清淡口味的地方,确实会让人心有不甘。但是,它也有好处,可以让人更专注于生活本身,而非物质等方面的追求。即便如此,折腾之魂永不死。我还是希望在这样的索然无味中创造自己的乐趣!
单肩包
首先来谈谈最大件的白金汉Hadley Pro包包。作为日常通勤,以及假日出行之用非常妥当。包内可以轻松放下EDC所有物品,甚至能同时容纳2机2镜,加上MacBook Pro,只是背起来有点儿自虐。好在基本在这个小地方不需要长时间地背负。内胆的保护层也足够让人放心把单反或者RX1R放置其中。唯一觉得奇怪的就是电脑层,后背部分反而没有任何保护,只有薄薄一层帆布与放在背后置物层的物品相隔,有时候甚至担心放在其中的钥匙会对电脑进行刮擦。如果能加一点缓冲材料想必更安全吧。
手表
手表是多年前老婆赠送的生日礼物。眼尖的应该可以看得出来,这个也是在论坛中毒之后收的,海鸥某宝款机械表。自己重新定制了一条皮革表带,养了1年就黑成了这样……跟别人说自己很讲究卫生也没人愿意信了。
旅者笔记
接下来的是旅者笔记。这个实际上并非每日携带的。基本都是放在办公室,写写记记。老实说,它的观赏性比实用性更高。对于我来说,它更像是一种只要拥有、抚摸便能带来好心情的毒物。
钥匙
定制的皮质钥匙扣。用了两年,养得也差不多了。平时用来串车钥匙。此处忽略无关紧要的车钥匙。
451数位板
Wacom451数位板是在某个专业摄影师的朋友推荐之下购置的。在看过教程之后觉得这么一个工具可以大大方便后期的操作,所以果断购入。实际用起来也是感觉物有所值。画笔比鼠标的操作简便精准并且高效。双曲线磨皮等技巧也成为可能。唯一的缺点是携带毕竟不方便。除非修图期间,不然一般是不会随身携带的。
笔记本电脑
前不久刚刚入手的MacBook Pro(Early 2015)。MAC的逻辑与操控熟悉之后行云流水,顺滑无比。没打算安装Windows系统。按照朋友的说法,MAC能让你更专注于工作本身,而非伺候系统。听起来颇像安卓之于IOS。用习惯IOS之后,确实无力去伺候安卓了
手链
作为手链爱好者,右手不带个什么总是觉得空空的。编织款皮革手链是买衣服的时候顺便收的,Massimo Dutti磁扣手链。皮革部分确实很不错,越带越亮泽。问题在于铁磁扣部分,非常容易受汗水侵蚀。一个夏天下来,已经锈得不成样子。但是舍不得扔啊!找不到更好的取代品了。
手机
最后压轴的是手机。每天陪伴自己,7x24。现在这个社会,手机已经俨然是每个人的贴身伴侣,不可或缺。有了它,就能够永远在朋友圈中“在线”,与社会信息咨询同步。从Iphone 3G开始接触苹果手机,用到现在世代更替,习惯也是没办法改变了。尽管Iphone在新的CEO经营下慢慢失去了它的味道,但是习惯就是习惯,我想我还是依旧会继续用下去吧。毕竟这也是苹果生态系统中的一环,1+1大于2。
耳机
随身耳机是UE的TF10。我不是什么发烧友,这个也是朋友的推荐,说是动铁单元的经典性价比之作。一定要评价的话,就是海绵耳塞可以大大增强重低音效果,但是特别容易损坏。容易出耳油的同志要特别小心使用。此外佩戴方式也是比较奇葩的,好处是别人不太爱借。试过有同事借去听,带了半天没带上,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之后就还给我了,从此不再提借耳机之事。
钱包
在下的钱包。跟其他人动辄BV、LV、GUCCI比起来,这个算是寒酸了许多。多年前学生时期在长春商场一眼相中,无奈囊中羞涩与之擦肩。自毕业工作之后,就托着日本代购捎回了这个TOUGH的经典款式。在经过多年使用与(臭汗)浸润之后,皮革已经能散发出一种不逊色于其他昂贵品牌的色泽。这种养皮的乐趣,相信不少人都能感受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