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我来听你的演唱会

2016-10-14牛孩子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林俊杰开场听者

牛孩子

期待一个人久了,就想去到他的面前,或者让他出现在自己眼前。这种情感不局限于男女恋爱,还有听者对歌手的热爱。每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唱歌好听的人,用声音单向陪伴。久而久之,耳朵习惯了他的声线,情绪也有了他的存在。我的耳朵最熟悉林俊杰。

高中时候从朋友那里听到他的音乐之后,就不曾停歇。他收进音乐里的情绪总是我没有言说的感触。像所有的日久生情一样,十几年间,我的耳朵对他的声音有了眷念,他在音乐上的成长与我在生活上的经历总有相似相近。我越来越期待他,也随时做好;隹备去见他,仿佛是很久以前就默许的约会。

在几次错过和匆匆一面之后,2013年10月,我们终于在演唱会上相见。

我提前了大半年就定好票子,也花了很多时间在想,见面的那天我究竟应该怎样打扮——就像他的声音总是单向输出一样,我的在意也绝对是听者的个人作为。我买了印有Logo的T恤,在脸上贴满他的卡通图案,头上戴的、手上拿的是各色各样的荧光棒——把演唱会上最普通最普遍的事情做得最用心和最在意,而且一点都不觉得羞涩和难堪的,那大约是真爱。

去看很期待的演唱会,就是应该重视到底,不对吗?

地点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我是一个人去的,带好了相机,把手机充到满格。身边是成群结队的年轻人,他们欢呼和打闹,但并没有提醒我孤单。我本不孤单。

晚上8点,他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弹着钢琴缓缓而来。开场曲可能是《曹操》,激动搅乱了我的听觉,他唱什么无所谓,重要的是他在唱。他的现场总是很好,表现也比之前活动上要大方许多,我替他觉得满意,在开场几分钟之后,我就这样感觉。

他在台上一一唱过那些一直回响在我耳畔的歌,仿佛从十年前的那头跨越而来,我的眼睛不自觉地模糊,我一边擦眼泪一边跟着唱。他在台上唱了多久,我就在台下唱了多久。

兴奋和满足超越了时间,才是转眼,已是终点。安可曲一结束我便被人群挤着离开了场馆。

我当然是依依不舍的,甚至念念不休。但我更害怕散场,害怕演唱会后遗症。

那天我坐在回去的车里,街上的灯亮得格外闪耀,什么颜色的都有,我把头靠在窗户上,回想一天,嘴巴不知不觉就上扬起来:早晨起来浪费的打扮的时间,下午早早去场馆外等待的忐忑,还有路上认识的新朋友,以及不同版本遇见林俊杰的故事......我想着这些,又把晚上听到的歌一一再听,眼前浮现起每一首歌与自己的交集,以及因歌而来的种种发现。

隔天我又去了一场更靠近他的见面会,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和他说话。这种体验不亚于一种梦圆。我们拍了一张看上去很搭的合影,我留存至今,我一看它,就有了莫名的力量。

后来的后来,我又去过几场他的演唱会,有的位置好,有的位置不好,有的歌是第一次听现场,有的歌是每次必唱。我还是会从头唱到尾,大声尖叫,用力大哭。不同的是,越来越将释放当作一种享受,享受跟喜欢和热爱有一点联系,空间上或者是时间上的,—丁点儿的联系,就像从前耳朵里音乐维系的一样,指引人走出自己的一条时间线。

张学友有一首因歌迷而来的歌叫《她来听我的演唱会》,唱到了许多人的心里。演唱会的确是一种很特别的纪念和提醒方式,有的圆满,有的恍然,有的悻悻,有的不知所终。而同时,每个人都有一场自主意义上的青春演唱会,那是对所有用耳朵感受情绪的一种纪念,从遥远的地方来,从遥远的年纪来,从年少惜懂到初涉世情,从对歌产生共鸣到对人有了迷恋,是注定有人认可有人不解的,后来都被归结为情怀的青春。

猜你喜欢

林俊杰开场听者
好好说话
劳工(外二首)
演出就要开始了
阿瑟·密勒戏剧开场叙述范式研究
载人大戏再开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片谈语言交际中的空位对举
开场白
贴窗户
言者信息疑问句与听者信息陈述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