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甩手爸爸”变暖男

2016-10-14赵亚娟

现代家庭·生活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家务陪伴爸爸

赵亚娟

小测试

“甩手爸爸”or“暖心爸爸”,没有严格的标准和定义。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和标准都不同,也许同一个爸爸在这个家庭属“暖男”,在另一个家庭就是“甩手掌柜”。如果要给出一把标尺来判断,我想爸爸能否做到长期有固定的时间、有接触的互动、有质量的陪伴该是关键吧。因此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1.你每天都在孩子没睡着前回家吗?

2.你会帮孩子穿衣服、洗澡吗?

3.每天专心陪孩子的时间有没有1个小时?

4.你有为他说晚安故事,陪他散步或玩球吗?

5.你常常抱他并且跟他说话吗?

6.孩子哭个不停时你会耐心地哄他吗?

以上问题。如果你的答案有四个以上是“不”。毫无疑问你是个“甩手爸爸”;如果你的答案有四个以上为“是”。恭喜你。你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暖心爸爸”。

“甩手”Or“暖心”你是哪一个?

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照顾家庭和孩子是女人分内之事,男人只是偶尔干干家务、逗逗孩子。现在还这么想的人,恐怕已经“out”了吧!尤其,照顾孩子已经不再是“女人专利”。回想爸爸们在孩子出生时都是那么兴奋、喜悦、自豪!可随着时间推移,爸爸们开始分化了:有的因为工作繁忙,有的因为兴趣所在,有的因为家庭因素当起了“甩手掌柜”;有的一如既往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起了孩子的“暖心”爸爸。

调查:

北上广深爸爸PK

近半数妈妈认为爸爸是“甩手掌柜”

去年父亲节,媒体公布了一组“父子交流互动现状”调查数据。参与调查者中,爸爸占43.7%,妈妈占55.8%,祖辈占0.5%。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

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相比,广州、深圳爸爸陪孩子的时间最少。广州、深圳地区爸爸每周业余时间超过60小时的比例较北京和上海高出近3个百分点,但与北京、上海相比,每周与孩子互动时间占业余时间少于20%的最多,超过80%的最少。---调查还公布了几个共性现象:

现象一:爸爸越年轻越没时间陪孩子

调查显示,74%的人认为爸爸陪孩子的时间不够。爸爸的年龄越低,陪伴孩子的时间越不够。数据显示,25岁以下的爸爸中,九成以上认为陪伴孩子时间不够,而40岁以上的爸爸人群中这个比例下降到68.4%。

现象二:高学历爸爸更懂互动

在形式的选择上,年龄越大的爸爸普遍学历比年轻爸爸高,而且陪伴孩子的方式更为丰富。数据显示,在36~40岁爸爸中,作业辅导、体育运动和聊天谈心分别占41.3%、46.4%和45.0%;年龄在25岁及以下的爸爸,这一数据分别只有8.5%、19.7%和21.1%,反而更多的是默默陪伴(高达46.5%)。

现象三:爸爸们对自己持“乐观态度

调查同时也揭示了妈妈眼中的爸爸和爸爸自我评价有不小的差异。

在家中爸爸陪伴孩子时间够不够的问题上,35.8%的爸爸认为够,64%的爸爸觉得不够,而以妈妈的角度来看,则分别显示为18.6%和81.4%。事实上,在48.1%的妈妈眼里,爸爸在家里的角色更趋于“甩手掌柜”。

爸爸甩手,家庭伤几何?

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爸爸对孩子为人处世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缺少爸爸的陪伴与引导,孩子的价值观的形成容易产生偏差,安全感的获得容易出现缺失,从而导致孩子情绪不稳定,性格出现暴力倾向,易走极端。将来,扭曲的金钱观、价值观会导致孩子更易走上歧路;而安全感的缺乏则会使他们难以学会如何爱别人,在处理将来小家庭的亲密关系上遇到问题。不信?看以下两个案例:

案例一:甩手父亲,让儿子有样学样

齐齐今年上四年级,他却俨然一副功成名就的“小官僚”,“简直就是他爸的翻版”,齐齐妈谈起儿子时这样说。齐齐的爸爸是“商场”成功人士,平时在金钱上对儿子很“慷慨”,每周都带孩子出入高档餐厅,周末还会到购物中心大肆采购,但对齐齐的教育却从不过问。现在,齐齐也变得爱钱如命,语出惊人:“等你和爸一死,家里的别墅就是我的了。”“咱家这么有钱,我还学习干吗?”

齐齐特别喜欢对别人颐指气使,而且很情绪化。一次,他借给同学一本书,说好第二天还,结果同学忘带了,他就很激动,不仅和同学大吵了一架,回家还要求妈妈打电话给同学的家长告状

案例二:甩手爸爸苦恼:我好像家里的边缘人

高先生最近很苦恼。他意外地看到女儿的日记上写着这样的话:“我跟我爸的关系,就像古代臣子与皇帝的感觉,除了敬畏,没有其他。”

高先生回忆说,女儿小的时候,自己事业刚起步,照顾孩子和家务基本都交给了老婆。之后,他在事业上顺心如愿,家庭逐渐步入小康,但也错过了与女儿成长的最关键时期。

如今,高先生的女儿懂得给爷爷奶奶夹菜,给姥姥过生日买围巾,给妈妈揉肩捶背,但对他,从没表达过感激,好像爸爸养她天经地义!高先生懊恼地说:“每次家庭大战,老婆和女儿俩联手抗衡,我永远当孤家寡人。”

著名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格告诉我们,幸福家庭关系是这样的: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关系。孩子要受到爸爸妈妈的同步呵护才有安全感。妈妈代表情感,爸爸代表理性,孩子靠情感未滋养内在的生命,靠理性来发展外在的世界。同时沐浴在来自父母双方的阳光雨露,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要想有幸福的家庭,爸爸们应该学会把父亲的角色当事业未经营,远离“甩手”,学会“暖心”。

放大招让甩手爸爸变“暧男”!

心血来潮时,甩手爸爸逗弄孩子;心烦气跺时,让妈妈把孩子抱远点。搞得很多妈妈莫名其妙,哭笑不得,恨不得“撬开”男人的脑袋,看看他们究竟在想哈!

笔者就此采访了百合网首席婚恋咨询师周小鹏女士。周小鹏表示,有些爸爸之所以想甩手、敢甩手、能甩手,从内因到外因,基本上源于原生家庭、兴趣爱好、社会环境、家务认知标;隹这四大因素的影响。想改造甩手爸爸们,得从源头上了解他们的特点、心声,才能有针对性地“出招”。

受原生家庭影响的甩手爸爸

原生家庭对人们的影响如同遗传密码一般,刻进人们的性格、行为模式中。即便原生家庭和睦,有些固有习惯或家庭成员的相处方式也会对新生家庭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曾受到父母生活上过分关爱和经济上过多支持的人。过分关爱和过多支持其实就是溺爱和控制,不仅使子女缺乏了自食其力和关系处理的能力,而且会无端地扰乱小两口的生活秩序和相互磨合建立默契的过程。那么受此因素影响的爸爸有什么特点,又该如何“出招”呢?

“甩手爸爸”主要特点:内心固执,模仿能力强。

改造难度:★★★★★

暖心支招:

1.让爸爸多了解别人的家庭,越多越好。建立家庭活动,主动到朋友家走动,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

2.结婚前重新建立家庭规则,越详细越好。PS:婚前做好沟通,建立新家庭规则:婚前版规则和婚后版规则。婚前版是比较简单的规则,婚后版是前者的升华,在婚前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完善。

小心“雷区”:爸爸固有思维成为借口,妈妈一步步妥协。

因兴趣爱好而当甩手爸爸

“我要和朋友看球赛!”“我要和驴友去野游!”“我得去打牌!” ......不少爸爸兴趣爱好多,堂而皇之地当上了“甩手爸爸”。专家周小鹏表示,兴趣爱好多的爸爸,基本比较外向。因为向外看,奉行“三不”:不做家务、不带孩子、不陪妻子。面对这样的爸爸,特别考验妈妈的智慧,既不能棒打“兴趣”,但又不能听之任之;否则一不小心,“甩手爸爸”就会甩成了别人的爸爸、别人的老公。

“甩手爸爸”主要特点:灵活度高,能躲就躲,借口很多。

改造难度:★★★

暖心支招:

1.做很好的观察者。细心观察爸爸的行为和兴趣,了解他近期的时间安排。心中要对爸爸需要配合的事情有数,有效利用他的空余时间来安排他做家务的时间。

2.做很好的安排者。妈妈要利用好爸爸的兴趣爱好为家人所用。比如:爸爸喜欢跑步,可以让爸爸带着孩子一起跑步;也可以让爸爸跑步时顺便把垃圾扔掉。如此这般,爸爸做了自己爱做的事情,又顺便做了家务又带了孩子,一箭三雕!

PS:千万不要计划时遗漏了妈妈自己!让妈妈成为计划的部分,和爸爸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能增进夫妻感情,促进家庭和睦。

小心“雷区”:妈妈灵活度低,不懂优化资源配置。

因社会环境影响而成为甩手爸爸

本应是孩子最亲密的老爸,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工作忙、应酬多、请假难

男人应该“脸朝外”,能挣钱就有“地位”:男主外,女主内。朋友在家都甩手,我在家做家务、陪孩子,太没面子了!社会环境每个人都逃不过、避不开,虽然现在倡导男女平等,但几千年的传承,约定俗成的惯例很难根除。“甩手爸爸”主要特点:只看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信息处理能力强。

改造难度:★★★★

暖心支招:

1.找反驳他的理由。受环境影响深的甩手爸爸,理由特别多,妈妈要学会成为辩论高手。比如,爸爸说:“孩子不缺人带,不差我一个。”妈妈就要反驳:“可是爸爸只有一个呀!”

2.从爸爸提供的一堆信息中找出对他不利的信息。妈妈要成为破招高手,就要破解爸爸各种对他自己有利的信息,用科学的方法引导爸爸。比如,爸爸说:“小王在家里就不做家务。”妈妈要说:“小王赚的比你多得多”。

小心“雷区”:妈妈不好学,不上进,不能成为好的辩手。

因家务认知标准而成为甩手爸爸很少有男人天生喜欢做家务。尤其对于当惯了“甩手掌柜”的爸爸们,对他们做家务不要抱太高期望。周小鹏表示,应给予爸爸们一年左右做家务的学习期、适应期。在家务标;隹方面,也不宜太过严苛,要根据学习情况慢慢提高要求,这样能让爸爸们更好地协调和配合妈妈处理家务事。

“甩手爸爸”主要特点:操作能力弱。

改造难度:★

暖心支招:

1.积极鼓励。无论老公做得好坏,妻子都要想方设法表扬,激发爸爸做家务的兴趣。

2.从简到难,从小事做起。需要有耐心,像培养一个三岁的小孩一样去培养爸爸。比如:可以从最简单的倒垃圾,用洗衣机洗衣服开始。

3.短板理论。知道短处,利用长处,提高优势,鼓励爸爸多发挥长处。比如,爸爸对烧饭颇有研究,妈妈就不要硬去让他学洗衣;如果爸爸数学好,就让他辅导孩子功课,少让他做洗碗、倒垃圾等不擅长的家务活。

小心“雷区”:妈妈过于严苛,总是挑三拣四。

“子不教,父之过”,教育这可是当爸爸的本职工作。社会学家也认为,爸爸身上的坚毅、果断、独立、进取、合作等品质会更好地影响和促进孩子身体、智力、性格的发展。如果“甩手”,甩掉的不仅仅是陪伴和家务,更甩掉了亲情和和谐。“甩手爸爸”or“暖心爸爸”?就在我们一念之间。

猜你喜欢

家务陪伴爸爸
陪伴
“疫”路陪伴 架起“侨”梁,心“联”你我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我和爸爸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不爱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