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超级瘦身窍门
2016-10-14
1.重新装饰
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与红色或黄色相比,蓝色基调的餐厅可以敦促你更早放下筷子,少吃三分之一。
2.咔擦一下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项研究表明,与无图无真相的舌尖日记相比,给食物拍照更有效。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用相机记录每周饮食的参试者比仅仅列清单的参试者暴饮暴食的几率要低。原因何在?看着镜头下的垃圾零食,一些参试者感觉不安,因此不给味蕾放肆的机会。同时.通过查看一张张照片,他们更容易觉察出菜单上少了健康食物的身影。Pinterest、Instagram,爱用哪个,用哪个。
3.吓吓更苗条
威斯敏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称,放一部恐怖片,主动把自己吓得尿裤子,有扼杀馋虫的效果,比卿卿我我的爱情片能消耗更多卡路里。专家表示.对恐怖电影的生理反应可以降低食欲;此外,压力之下的人体反应也能提高基础代谢率。
4.拒绝减肥食品
把橱柜里的瘦身饮品与流质早餐打入冷宫吧。《味道》期刊的一项研究发现,一杯浓稠的低脂酸奶比卡路里相同的饮料更能给你满足感。为了验证真假,研究人员检测了多种低热量食物的浓度,并且据此推测,更浓的食物可以增加饱腹感,有助于战胜饥饿。
5.音乐来帮忙
端起饭碗的同时放一段舒缓的旋律,可以降低进食速度,从而减少卡路里的摄入,这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人员的成果。在快节奏的音乐中,参试者每分钟吃了五口;在舒缓的节拍下,只有三口。别小看这一差别,等你放下碗筷时,总计将减少几百千焦。
6.不能说的秘密
低调是成功的关键。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朋友圈里大晒瘦身计划的节食者,往往事与愿违,达到目标体重的可能性较低。难点在哪里?亲朋好友的热情点赞会让你在达到目标前就高呼大功告成。
7.会计算
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把饮食与运动日志保存在网上。《内科学文献》称,在一项实验中,用传统方式写厨房日记的参试者,减重1克也失败;相较之下,在智能设备上记录摄入量,受健康教练远程监督的参试者成功甩掉4~7公斤。科技成果也可以为瘦身服务,赶紧与一位朋友或教练分享谷歌文件吧。
8.对镜吃饭
看着自己大快朵颐的模样,会自动产生一种望而生畏的效果,让你做到拿得起放得下。亚利桑那州大学的专业人士发现,对着镜子吃饭的参试者更在意身材,因此能在胡吃海塞之前急刹车。
9.男色当前,吃货退却
虽然餐厅里的美味佳肴让人根本停不下来,但是与男神或心仪之人共进晚餐,却能防止“胖”从口入。为什么?宾夕法尼亚印地安纳大学与阿克伦大学的一项报告称,很多女人相信樱桃小嘴微启、小口吃饭,会让对面的男士觉得更温柔、更有女人味。
10.左右互换
一不留神,又消灭了几袋零食?《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贡献了一个不费吹灰之力的妙招:不用剁手,只需换手。用非惯用手拿取食物,可以扰乱自动进食模式。在被要求使用非优势手的情况下,人们在观影时吃掉的爆米花明显减少。
11.扔掉信用卡
用现金购买食物可能是最简单的招数了。康奈尔大学与宾厄姆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发现,与刷卡相比,现金买单的购物者更少做出冲动的、高卡路里的选择。
12.相信说不的力量
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的保拉罗宾森表示,绕开食物的结果常常是就此放下,因为拒绝会导致负面情绪,例如内疚;关注则往往让你在美味的诱惑下甘愿投降。一项全国调查发现,几乎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女性感觉被迫放弃心爱的食物。
13.恰到好处
一盒1公斤的燕麦号称含25份,另一盒则号称含33份。到底多少分量才合适?这个问题难倒了不少人,不妨参照以下规则。
14.加量不加次
从炒得火热的少食多餐回归丰富的一日三餐,能减少总热量的摄入。福瑞德哈金森肿瘤研究中心在一项为期12个月的实验中发现,享受上午茶的女性比两餐之间开小灶的女性多减重4%(减掉了体重的11%)。为什么?不管饿不饿,加餐会成为一种习惯,延长从进食、饥饿到吃饱的信号传递时间。
15.有话好好说
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针对79人做了一项实验,结果发现,发推文记录瘦身过程,减掉的数字比寻求亲友、脸书好友以及减肥网站小伙伴支持更可观。在这项由雪莉·帕格托博士主持的实验中,平均减重16公斤的参试者表示,在推特上讨论体重,感觉更自在。
16.早睡
科罗拉多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当5个晚上的夜猫子就能让秤上的数字加一。参试者被要求每晚只睡5个小时,在不到一周内,他们都“膨胀”了。好消息:睡眠时间长达9小时,等于减肥。睡眠不足会让身体摄入更多卡路里,以维持清醒的状态;哈欠连天之下,更容易做出糊涂的决定,一不小心就越过了卡路里的红线。
17.计算运动
德克萨斯基督教大学研究人员表示,写下需要多少运动、流多少汗才能燃烧早午餐吃进肚子的卡路里,比斤斤计较薯条包装袋上的热量表更能管住不争气的嘴。与只列出卡路里相比,将等量的运动标注在菜单旁边,更能减少人们大吃大喝的几率(对点餐的分量或类型并无影响)。把简单的数字变成清楚明白的运动量,可以帮助吃货们认清放纵的后果。
18.眼不见嘴不馋
盖上盖子或用锡箔纸包起剩下的蛋糕,可以抵挡“再来一口”的诱惑。近日,一项针对消费者决策的研究显示,决定后的“选择终结”能够有效地向大脑深层传递“已经完成”的信息,从而让大脑专心致志地处理下一个事务。伦敦商学院的专业人士发现,消费者在为一个决定贴上“已完成”、“停止再评估”的标签的心理过程,会提高对涉及多项选择的决定的满意度。
19.抛开智能手机
《心理科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吃饭时一心多用,会降低对味道的感知,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吃过量。参试者被要求一边记住一个7位数,一边制作一杯适当甜度的饮料。结果发现,当参试者的大脑被其他事情占据时,他们多加了石榴汁糖浆。
20.学会宽容
望着瘦身的目标苦苦挣扎?何不把目标体重的数字划掉,改成一个范围。例如“减重2至4磅”比一个死板的数字更能激发动力。《消费者研究》期刊的一项研究称,弹性目标外加允许上下浮动,能降低失败的可能性,提高成就感。
21.蔬菜唱主角
把牛肉馅换成蘑菇片,准没错,既不会让肚子唱空城计,又产生了热量赤字。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体重管理中心的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参试者把红肉换成白蘑菇,坚持一年后,他们的体质指数、体脂肪率降低,腰围也有所缩水。100克牛肉馅含大约750千焦,相同重量的蘑菇只有100千焦。
22.现在就吃
俄勒冈研究所通过脑成像发现,热量赤字的时间越久,越舍不得丢下手中的一盒甜甜圈。由于大脑的反应随时间而加强,因此与食物分别3小时后,高卡路里的“可口”食物在你眼中吸引力翻倍。
23.“购”聪明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给出了一张时间表,与下午4-7点相比,在下午1~4点ss逛超市,更有可能青睐低卡路里的食物。
24.管理宏量营养素
如果放下筷子才一会儿,你就像瘾君子一样追着食物跑,可能是碳水化合物在捣鬼。《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表明,升塘指数高的食物会迅速释放葡萄糖,在饭后四小时内造成过度饥饿,产生强烈的食欲,怂恿你向零食伸出黑手。在喝完卡路里、味道与甜度相同的奶昔后,选择高升糖指数奶昔的参试者的血糖值飙升,出现了过度饥饿,令大脑的奖励中心伏隔核进入超负荷状态,在下一餐时大开“吃”戒。建议把升糖指数高的碳水化合物,例如土豆(82)、椒盐卷饼(83)换成欧洲防风(52)、腰果(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