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好讲故事的IP电影就是耍流氓
2016-10-14
2016年IP电影依然来势汹汹,仅一个暑期档就有很多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扎堆,《致青春2》《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盗墓笔记》等电影将“青春美颜”填满了银幕,不同的作品,收获的却是相同的差口碑,票房方面也比去年同期差了10个亿,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IP电影口碑与票房的双失利?文中解析的4个原因,大概就是该类电影失去观众缘的最根本原因吧。
1
剧情秀重要好么!超长MV我们不接受
自从《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唤醒了大众的怀旧情结,校园青春题材的电影就没在大银幕上断档过,本着“致青春”的情怀走进影院,却发现自己的青春被出轨、堕胎、三角恋给填满,我们这些做着“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的过来人表示这也太狗血了吧。《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匆匆那年》无一不是这个套路,情感捕绘苍白、剧情转承空洞,散场后观众只能冷漠着脸问一句:“什么鬼?!”坚持不到散场就匆匆离席的人也不在少数。在这些套路类型片中,绽放出了一朵旷世奇葩,那便是郭敬明的《小时代》,他将“青春疼痛片”这一题材的电影带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逆光、慢镜头、大特写,电影都被拍成了PPT,哪还有什么情节可言?渲染情绪的时候就各种流行音乐切换放,要心理刻画的时候就上旁白,这种超长MV我们表示不接受!可惜今夏上映的《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泡沫之夏》等依然延续着“空心剧”路线,你们还要折磨观众到什么时候呀!
2
在自带流量面前,演技被丢进了垃圾桶
这个娱乐至上的年代,“明星效应”已经被高估到一个病态的地步,明星=人气=赚钱,于是银幕上出现了一批批青春偶像的面孔,小鲜肉与小花旦齐飞。要说他们这一张张脸各有特色,辨识度也很强,为什么一到电影里就成了面瘫,喜怒哀乐都同一个眼神、同一个表情,真想推荐你们看看《论演员的自我修养》,拜托,你们是在拍电影啊,要靠你们的演技让观众产生代入感的呀,不是拍个人写真大片,耍个帅扮个美就完事的。观众看完电影,往往不会记住角色名字,讨论起来还是会说“某某演的那个”,而不是“演某某的那个谁”,这其实就是一种角色塑造的失败。好的作品,一定会有经典角色被大家牢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靠着演技把角色给演活了。而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这些鲜肉花旦换着花样排列组合,可演什么都一个样,演的都是他们自己,记忆不好的人想着想着还会跳片。
3
钱都上交明星啦,其他的,凑活着过吧
“唯明星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主演片酬的虚高,动辄就几千万上下。钱都花去请明星了,特效什么的就只能5毛钱水平了,跟着服装场景之类的也不好好考究了,自我放飞是常态。7月底上映的《封神传奇》就是教科书般的反面典型,借着“封神榜”这样的超级IP,炮制出了一部剧情无逻辑、时空混乱、服装杀马特、特效看了犯尴尬症的烂片。这种情况在电影《爵迹》上更为明显,这部已经沦为粉丝群体自嗨的电影,在预告片公布之后,面对low到如同“网页游戏”般的特效,大家纷纷怀疑是不是小四把钱都花在请明星上了,于是只能把特效低价外包了。好在广电总局这次终于做了件好事,最近颁布了各项条例遏制天价片酬,打压了这股不正之风。真心希望以后那些所谓的大制作,既然不差钱,就请好好对待电影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好吗!
4
网络人气文学和经典之间还差了时间的考验
IP电影遇冷的根源还是IP本身深度不够,不够走心。商业化程度如此之高的好莱坞还常常跪舔知名度不高但有足够内涵的纯文学作品呢,国内市场就知道对“霸道总裁爱上我”这样肤浅但点击率高的网络小说趋之若鹜,观众是需要爆米花电影,但让你一盒接一盒地吃,我就问你腻不腻!以前的导演会和图书出版方签订“首看权”:刊物没出来之前,清样是第一个寄给导演的,那些年出了很多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经典电影,比如《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等。好的作品至少应经过时间的沉淀,如果投资方能将眼光放得更长远些,IP电影仍旧会是大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Tips:快速分辨 好IP/烂IP
1.完全以明星为卖点,投资大却只字不提剧本的,烂片程度50%。
2.古装偶像IP,今夏数量上集体爆发,但水花都很小,除了炒CP看点不多,烂片程度70%。
3.范冰冰、黄晓明都出现在同一影片,如果再加上郭敬明出品的话,烂片程度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