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门颂

2016-10-14石怀佐

七彩语文·写字与书法 2016年10期
关键词:汉碑燕尾行笔

石怀佐

汉代是隶书最繁荣的时期,除了《礼器碑》《史晨碑》这样的碑刻以外,还有一类就是摩崖石刻。所谓摩崖石刻,简单来说,就是刻在悬崖石壁上的内容。《石门颂》是非常著名的摩崖石刻,原刻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隧道的西壁上。1967年,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出于保护目的,将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0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

《石门颂》作为汉隶中的佼佼者,历来得到很高的评价,深受书法家、金石家的赞赏。从北魏的郦道元,到宋代的欧阳修、赵明诚,再到清代王昶、翁方纲等名家,都曾做过《石门颂》的考察研究。清代杨守敬以“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来赞誉《石门颂》的艺术成就。

至于《石门颂》的书写,需要注意以下特点:

一、用笔

从《石门颂》的拓片来看,它的笔画瘦劲而有力,各个笔画的书写变化微妙,笔画间的距离往往宽松疏朗。在用笔上多承袭篆籀(zhòu)笔意,以中锋用笔为主,笔法高古。古人曾以“屋漏痕”来形容用笔,在《石门颂》的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这一以曲代直的蜿蜒之感。笔画书写依傍山石走势,顿挫行笔,处处体现着毛笔书写的阻力,从而使《石门颂》绝无半点浮滑僵直的感觉。

笔画当中尤其以波磔的书写最有特点。转折书写变化丰富,在全碑之中除了能找到圆转的转折外,还大量运用了“方折”,甚至是笔断意连的断折。

在圆转处应当顺势行笔,边行边转,?执笔要适当放松,才能写出圆融有力的“折钗股”。

有时转折要分两笔来完成,横向笔画与纵向笔画连接向下行笔,形成较方的态势;而未连接时,书写不能使横竖笔画没有联系,各自孤立,而是要像写行草一般笔断意连才好。

此碑中主笔捺画的书写很独特,一般的隶书总会突出“燕尾”部分,《石门颂》中“燕尾”处用笔则是顺着笔势向右上方作弯曲的圆浑笔道,书写意味浓厚,绝无半点做作,更显意态飘逸,舒展自如。当然在全碑中也有重按的“燕尾”,但数量不多,不是主要的书写风貌。

二、结体

汉碑当中的庙堂碑刻多是书刻在平整的石板上的,所以整体呈现方正整饬的端庄之美。但是《石门颂》是在摩崖石壁上直接书刻的,书写时的状态自然,更加轻松,每个字的书写都是依据山石走势自然而成,所以率意恣肆,不拘一格。虽然书写时有山石走势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使《石门颂》潇洒野逸,结字极尽变化,但在笔画与各部件的构造上仍然可以发现内在的规律。如在随势取形的基础上,往往左右结构,横向发展,上下结构,纵向取势。

三、章法

《石门颂》在章法上纵横排列不受限制,纵成行竖无列,每行字数不等,最多的一行有37字,少的仅25字。作者在书写《石门颂》时并没有事先画好界格,完全凭借自己的整体把握能力来书写,在通篇的轻重处理上时而聚毫涩进,时而重按平拖,字字之间大小轻重变化非常,整体章法却和谐统一,自然大方。

对于初学者来说,要理解和把握好《石门颂》的书写有一定的难度,最好是先将《曹全碑》《乙瑛碑》之类的成熟汉碑临习透彻,等对隶书的书写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把握之后再来学习《石门颂》,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营养。清代张祖翼在《石门颂》拓本的题跋中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力弱者不能学也。”可见古人对于临习《石门颂》这类带有野性、自由气息的书体风格是很谨慎的,也不会将它作为初学者临习的范本。

猜你喜欢

汉碑燕尾行笔
硬笔书法运笔技巧(下)
谈燕尾模型的应用
燕尾榫连接结构微动疲劳全寿命预测方法
屋顶世界
巴蜀汉碑书法艺术探究
汉碑的个性特征及其审美趋向
浅析汉碑的形制及其演化
王羲之《兰亭序》与赵佶《千字文》笔法之比较
王忠义教你写书法
改变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