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蜀夷陵之战
2016-10-14朱绍侯
朱绍侯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专题论文·
论吴蜀夷陵之战
朱绍侯
(河南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 河南开封 475001)
蜀章武元年(221年)五月,刘备即皇帝位不满一个月,就要出征东吴为关羽报仇。蜀国文臣武将都认为时间过于紧迫,且蜀国的主要敌国是曹魏而非东吴,不该舍魏而与吴战。但刘备不听劝阻,一意孤行,亲率大军4万东征。在东征过程中,刘备并非水陆并进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而是在夷陵弃船登陆,沿江岸700里设置连营四五十座与吴军相持。吴军统帅陆逊与蜀军相持不战,等待时机。半年之后,知蜀军已失锐气、防备松弛,遂发动火攻,烧刘备连营700里,蜀军军资、器械损失殆尽,刘备狼狈逃回白帝城,不久病逝。此后诸葛亮掌政,他深知联吴抗曹的重要性,遂派使臣去东吴,恢复吴蜀联盟,这为蜀国开发西南、吴国开发江南创造了有利时机,并使三国鼎立维持40多年。
夷陵之战刘备关羽陆逊孙权火攻
夷陵(今湖北宜都市)之战,又称猇亭(今湖北宜都市北部长江北岸)之战,是三国时期吴蜀两国唯一的一次战争,这场战争几乎破坏了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提出的“联吴抗曹”战略。战争以吴胜蜀败而告终。战后幸赖诸葛亮派使臣去东吴恢复联盟,才使三国鼎立局面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使吴国得以对长江以南,蜀国得以对四川、云南、贵州进一步开发。
一、夷陵之战起因
夷陵之战的起因,要追溯到赤壁之战以后孙刘联盟的破裂。赤壁之战以前,刘备并没有固定地盘。他先后投靠过公孙瓒、吕布、袁绍和刘表,是个游荡的雄杰。刘备凭着刘汉宗室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招牌及个人的才干,在群雄中颇有名气。群雄对他都很尊重,但也都不敢重用,怕他得势后,对己不利。刘备原就有勇冠三军、能征善战而又亲如手足的关羽、张飞、赵云为助手。投靠刘表后,在荆州又结识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更加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他策划发展大局,更增强了刘备“复兴汉室”的信心。
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战胜了曹军,刘备得以占有以南郡、零陵、武陵为基础的荆州一部分地区。从此,孙刘联盟就出现了裂痕。从刘备的角度看,刘与孙联盟共同打败曹军,不能一无所得,故当鲁肃向关羽索还三郡时,关羽对鲁肃理直气壮地说:“乌林之役(指赤壁之战),左将军(指刘备)身在行间,戮力破敌,岂得徒劳,无一块土,而足下来欲收地邪!”拒绝归还三郡。鲁肃则反驳说:“不然。始与豫州(指刘备)觐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校,是军事编制单位,一校少者700人,多者1200人,此言“不当一校”,是鲁肃故意贬低刘备之军力。,计穷虑极,志势摧弱,图欲远窜,望不及此。主上(指孙权)矜愍豫州之身无有处所,不爱土地士民之力,使有所庇荫以济其患;而豫州私独饰情,衍德堕好。今已藉手于西州(益州)矣,又欲翦并荆州之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主乎!”*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7,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86—787页。《鲁肃传》注引《吴书》所记文字稍异,其意则同。关羽无话可答,而以散会了事。会后由于鲁肃、诸葛瑾以联盟抗曹为重,从中斡旋,双方达成协议,“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吴,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汉”。*郭允蹈:《蜀鉴》卷2,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71页。对于这一协议,清代学者赵翼认为“最为平允”,*赵翼:《廿二史劄记》卷7,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124页。其实这只是双方暂时妥协的结果,特别对吴国来说,并不心甘情愿;而对蜀国来说,也并不想就此罢休,还想继续扩张,这就埋下了吕蒙偷袭荆州、刘备东征孙吴的祸根。
刘备进入四川后,让关羽镇守荆州是一大失策。从军事角度讲,关羽留镇荆州,对北方的曹魏确实起到了威慑作用,但从吴蜀联盟及协调内部关系角度讲,却有很大的副作用。关羽个性傲慢、心胸狭窄、刚而自矜、目空一切,颇少容人之量。如马超来降,受到重用,关羽心有不平,就写信问诸葛亮:“超人才可谁比?”诸葛亮知道关羽“护前”(自负),故回信说:“孟起(马超字)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布)、彭(越)之徒,当与翼德(张飞)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公)(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78页。关羽接到信后非常高兴,并把诸葛亮的信拿给宾客们看,以炫耀自己。再如黄忠立功于定军山,刘备欲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诸葛亮对刘备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黄忠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83页。诸葛亮能说出这样的话,说明他对关羽的性格非常了解。后来由于刘备对关羽亲自作了解释,黄忠才得以就任后将军。
以上两例都属于刘备集团内部问题,只要关羽、马超、黄忠之间不耿耿于怀,尚无大碍。但关羽镇守荆州,面对的是敌国曹魏和盟国东吴,如果关羽还是刚愎自用、盛气凌人,就可能破坏与盟国的友好关系或被敌国所利用,那么问题就十分严重了。本来蜀汉占有荆州三郡,东吴并不甘心,关羽镇守荆州,孙权更感到恐惧,为了稳定与蜀联盟关系,孙权欲与关羽建立姻亲关系,遂“遣使为子索羽女”,关羽如不同意,本可婉言谢绝,但高傲的关羽却恶语伤人,“骂辱其使,不许婚”。*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第778页。
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出兵北伐,攻下曹魏占据的襄阳(今属湖北),并围攻樊城。八月,大霖雨,江水暴涨,平地数丈,魏将于禁所率领的七军皆没,于禁投降,曹魏另一将领庞德不降被杀,曹军大败,许昌以南,群情骚动,陆浑民孙狼接受关羽印信,表示归附,关羽“威震华夏”。*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第778页。曹操准备迁徙许都,“以避其锐”,*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第778页。司马懿反对迁都,对曹操说:“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第778页。曹操接受司马懿的意见,遂派使臣与孙权联系。
关羽北伐时,孙权曾表示愿意出兵支援,但又下令吴军缓慢行动,同时又遣使向关羽表示歉意。这反映出孙权既不愿意看到关羽北伐胜利,又不想破坏孙刘联盟关系的矛盾心理。关羽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本可以虚与委蛇,以争取孙权不倒向曹操,但关羽完全不顾大局,不讲外交策略,而忿吴军淹迟,面对吴使骂道:“貉子敢尔,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关羽传》注引《典略》,第778页。孙权得知关羽欲灭吴的话,即下决心要除掉关羽。其实驻军陆口(今湖北嘉鱼县西南)的吴虎威将军吕蒙,与关羽分土接境,早就对孙权说过,“羽素骁雄,有兼并之心,且居国上流,其势难久”。*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8,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97页。《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所记略同。但孙权考虑到与蜀联盟关系,并没有与关羽决裂,现在得知关羽有灭吴之意,遂与吕蒙商量铲除关羽的计划。吕蒙对孙权说,关羽北伐,仍留重兵于南郡,目的就是防备我的偷袭,现在我可以称病离任以解除关羽的疑虑。孙权问:谁接替你?吕蒙说:“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1066页。孙权遂任命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接替吕蒙。陆逊至陆口,遂与关羽通信,表示坚持同盟,“共奖王纲”,并有“谦下自托之意”。*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第1066页。此举果然骗过了关羽,关羽于是把南郡驻军调至樊城前线,遂使后方空虚。孙权遂一方面给曹操去信,表示讨关羽自效;一方面命吕蒙自寻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出发,尽伏其精兵于大船之中,伪装商人白衣摇橹,昼夜兼行,尽缚关羽所置沿江守候之卒,关羽对吴军偷袭一无所知。当时驻守在江陵的守将糜芳、驻守公安(今属湖北)的守将傅士仁,因受关羽轻视,在关羽北伐时,供给军资不积极,引起关羽震怒,关羽曾扬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惧。”*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8,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第798页。当吕蒙军至荆州、公安,糜芳、傅士仁皆开城门投降。吕蒙军进入江陵后,军纪极严,“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有一军人“取民家一笠以覆官铠”,而被处斩,使“军中震惊,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吕蒙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1022页。吴军兵不血刃占领了荆州,关羽军的将士得知其家属安居无恙,所以皆无斗心。关羽听说南郡已破,遂“西保麦城”(今湖北当阳县东南沮水、漳水之间),“权命朱然断其径路,获羽及其子平(关平)于章乡(今湖北荆门西),斩之,遂定荆州”。*郭允蹈:《蜀鉴》卷2,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87页。
孙权偷袭荆州,背叛盟友,在道义上应受谴责;糜芳、傅士仁开城门投降,纯属叛变,应被钉在耻辱柱上;但关羽的傲慢言行、不知团结盟友和部下,也难辞其咎;刘备用人不当也应该有所自责。孙权在取得荆州南部之后,荆州北部则仍被曹魏占领。孙权虽表面上归附曹魏,但他深知如不与蜀汉联合,仍有被曹魏吞并的危险,故在袭杀关羽之后,曾派使者向刘备表示愿意和好,均被刘备拒绝。刘备不顾大局,执意要为关羽报仇,遂发动了夷陵之战。
二、夷陵之战经过
关羽失去荆州之时,刘备在四川已站稳脚跟,孙权占有江东,曹魏占有北方,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形成。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于洛阳。至十月,其子曹丕即篡汉称帝,建立曹魏中央政权,都洛阳。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听说汉帝已死(实际未死),遂也即位称帝,以汉正统自居,史称蜀汉,都成都。同年八月,孙权称吴王,并将国都由公安迁至鄂县(今湖北鄂城市),改名武昌。应该说此时三国在表面上已各得其所,三国的统治者都应整理内政,稳定局势,发展经济,充实国力,以图远谋。但刘备对失去荆州,并不甘心,对关羽被杀也耿耿于怀,因此,他称帝不到1个月,就要东征东吴,为关羽报仇。当时蜀国的文臣武将都以为时机不对,纷纷谏言劝止,不让他出兵,刘备一概不听。他所信任的四弟翊军将军赵云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薨,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游,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赵云传》注引《赵云别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84页。赵云谏言,《蜀书·先主传》注、《资治通鉴》卷69皆有记载,但均无《赵云别传》详细。赵云所言,是从大局出发,合情合理,但刘备不听。广汉处士秦宓也谏阻说:“陈天时,必无其利。”刘备不仅不予理睬,还因此将秦宓“下狱幽闭,然后贷(赦)出”。*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秦宓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803页。此后蜀汉大臣再也不敢谏阻刘备东征了。诸葛亮大概是看到刘备东征的决心,对刘备东征一事并没有明确表态。此时孙权在得知刘备要东征时,就给刘备发来一封信“请和”,刘备则“盛怒不许”。*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先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38页。时任吴南郡太守的诸葛瑾(诸葛亮的胞兄)也给刘备发来一封信,劝刘备不要东征。他在信中说:“奄闻旗鼓(指军队)来至白帝(今重庆奉节县),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暂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如反掌。”*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诸葛瑾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989页。诸葛瑾虽属吴臣,他讲的道理却是对的,甚至比赵云的谏言更清楚明确。胡三省曰:“诸葛瑾之言,天下之公也。使汉主因此与吴解仇继好,魏氏其旴食乎!”*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诸葛瑾传》,第989页。意思是说如果蜀与吴因此和好,曹魏就忧虑得吃不好饭了。可惜刘备不听诸葛瑾的劝阻,使得曹丕最终坐观“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刘备在决心征吴之后,遂命车骑将军张飞率军万人自阆中(今属四川)会江州(今重庆市)。在即将出发之前,张飞因虐待部下,被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所杀。*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张飞传》载:“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先主常戒之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飞犹不悛。’”终被杀。(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81页)张飞被杀,对刘备又是一次重大打击。连失两员大将,军势已被削弱,刘备本应有所收敛,但他一意孤行,于蜀章武元年(221年)七月,距他即帝位时间还不到3个月,即亲率4万大军东征孙权。刘备遣将军吴班、冯羽攻破吴军占领的巫县(今重庆巫山县),继而进军秭归(今属湖北),武陵蛮夷也都遣使请兵助战,刘备取得了前哨战的小胜。
孙权知道刘备东征后,遂“以镇西将军陆逊为大都督、假节,督将军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恒等五万人拒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二年,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808页。
孙权选任陆逊为大都督,用人得当。陆逊出身于江东世族,本名议,后改名逊,受过良好家庭教育,他兼文武,21岁入仕,历任东西曹令史,后出任海昌屯田都尉,曾参与讨伐关羽之役,深得主将吕蒙的信任。刘备东征,孙权深知陆逊可身当重任,又因他“春秋方壮,威名未著”,*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评曰,第1078页。可以蒙蔽刘备,使他轻敌、上当。在陆逊率军抵达夷陵时,刘备也自秭归率军进至夷陵界以击吴军。治中从事黄权为保证蜀军安全,向刘备建议:“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黄权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846页。文中“以尝寇”,《资治通鉴》作“以当寇”。这是非常稳妥的建议,刘备不仅不听,反而认为黄权干预他的指挥方略,把黄权调为镇北将军,驻守当阳,使督江北诸军。黄权被调走后,刘备“自秭归率诸将进军,缘山截岭”,*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先主传》,第738页。驻军于夷陵猇亭,于平地立数十营以挑战。吴国将领都想迎击,陆逊说:“(刘)备举军东下,锐气始盛,且乘高守险,难可卒攻,攻之纵下,犹难尽克,若有不利,损我大势,非小故也。”*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注《吴书》,第1067页。陆逊劝将士要静观其变、等待时机,然后进攻。吴国诸将不理解陆逊的战略,都认为他畏惧蜀军,不敢进攻。刘备见陆逊按兵不动,其计不得逞,乃主动率8000伏兵从谷中出击吴军,陆逊见蜀军伏兵出击,才对诸将说,原先不让你们迎击,就猜想到蜀军必有阴谋巧计。但吴国将领还是不大信服。
陆逊在夷陵与蜀军相持有半年之久,已摸清蜀军底细,有了胜利把握,遂给孙权上疏说:
夷陵要害,国之关限,虽为易得,亦复易失。失之,非徒损一郡之地,荆州可忧。今日争之,当令必谐。备干天常,不守窟穴,而敢自送,臣虽不材,凭奉威灵,以顺讨逆,破坏在近。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孙权),高枕不以为念也。*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第1068页。
陆逊在给孙权的上疏中,认为刘备舍船就步,处处为营,是最大的失策,他正想从这两个漏洞中彻底打败刘备。
蜀章武元年(221年)闰五月,陆逊准备对蜀军作试探性进攻,遭到诸将的反对,诸将都说要攻早就该进攻了,现在蜀军已深入五六百里,相持已有七八个月,其要害已被固守,攻击必不利。陆逊却说:“(刘)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其军始集,思虑精专,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计不复生,掎角(分兵进攻)此寇,正在今日。”*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第1068页。于是他下令先攻一营,不利。诸将都说:这是白白送死。陆逊却高兴地说,我已知道破敌之术了。于是他又命令全军各持一把茅,欲以火攻取胜。全军遵命,同时俱攻,破蜀军40余营,*司马光:《资治通鉴》《蜀鉴》所记均为40余营。《三国志·陆逊传》《建康实录》所记为50余营,当另有所本。斩蜀将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杜路、刘宁等投降。蜀军土崩瓦解,死者数万。刘备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乐器、铠甲)断后,仅得入白帝城”。这一战,蜀军“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卢弼:《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第1068页。清代学者王夫之说:“国之精锐,尽于夷陵。”*王夫之:《读通鉴论》卷5,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12页。刘备不顾大局,坚持东征,给蜀国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
三、夷陵之战评议
对刘备来讲,夷陵之战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第一,从时间上讲,刘备在魏黄初二年(221年)四月称帝,五月就想征吴为关羽报仇,时间过于紧迫。如从实际情况出发,他首先处理的事务应该是内政,故群臣上下都认为不应东征。但刘备一意孤行,不听谏阻,甚至囚禁反对东征者。赵云站出来谏阻,就不让赵云随征。张飞肯定是同意东征的,就命张飞率军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但在出征前张飞被杀,军中又失去一员猛将。此时刘备就应该有所警惕,但他不顾一切,仍于七月亲自率军东征。在进军过程中,黄权提出愿作前驱为他探路,刘备不仅不听,反把黄权调离前线改任镇北将军。这些都说明刘备已被东征事冲昏头脑,失去理智,所以做出弃船登陆、设置连营的蠢事。在刘备准备东征的消息传出后,魏文帝曹丕曾召集群臣议论刘备是否真会为关羽报仇而东征?群臣都说:“蜀小国耳,名将唯(关)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唯有侍中刘晔说:“蜀虽狭弱,而刘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其有余。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卢弼:《三国志集解·魏书·刘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404页。《资治通鉴》引此文全同。刘晔猜透了刘备的心理,原来刘备不合时宜的东征,目的之一是“欲以威武自强”,即向群臣显示威武。自强者,是让人畏我,我不畏人。诸葛亮不敢谏阻东征,原因可能在此。目的之二是为表明“始终之分”,即不能同生但愿同死的友谊名分。正是为了这两个目的,刘备头脑发昏,违众意而东征。
刘备东征完全违背了《孙子兵法》的兴兵原则。孙子在《火攻篇》中说,“主不可以怒兴师,将不可以愠(恼恨)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杨炳安:《孙子会笺》,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95页。刘备盛怒,又不合于利,其败则属必然。
第二,从地点上来讲,从成都至夷陵,多崇山峻岭,进军困难。虽有长江顺流之便,但蜀居上游,易进难退,所以当刘备从陆路进军时,只能“缘山截岭”,才至夷陵猇亭安营扎寨。刘备最不应该的是放弃水陆并进的战略而弃船登陆、设置几百里连营。黄权建议愿为前驱为他探路,刘备拒而不听。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因黄权在江北,回四川之路被吴军切断,又不肯降吴,而归顺于魏。有人谣传,说黄权家属已被蜀国收斩,黄权不信。其实在蜀国确实有人建议刘备收斩黄权家属,此时刘备头脑已经清醒,他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待之(黄权家属)如初。”*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黄权传》,第846页。可惜,悔之晚矣。夷陵草木繁盛,易于火攻,刘备陆地扎营,又不重视防备,因此大败,这是刘备昏聩所致。
第三,从战术上讲,刘备舍船登陆是一大失误。刘备既然决定东征,就该利用身处上流之优势,居高临下,率4万大军水陆并进,向前猛攻,打东吴一个措手不及。从陆逊给孙权的上疏中可知,陆逊最怕的也是蜀军水陆并进的战术。谁知刘备自秭归兵抵夷陵之后,则是舍船登陆,将军队散开,沿江岸扎营四五十座,与吴军相持半年有余。刘备本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怎么会采取这种愚不可及的战术?这说明刘备东征并不是成竹在胸,只是一时激动而发。对此,就连经历战争不多的曹丕听说刘备东征、树栅连营七百里时,也对群臣说:“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卢弼:《三国志集解·魏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92页。不久,刘备就被陆逊火攻打败,狼狈逃回白帝城。
夷陵之战彻底破坏了吴蜀联盟。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杀,孙刘联盟已被破坏,这对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部署是一次沉重打击,不仅使“跨有荆、益”的计划失据,也使两路出兵北伐的战略落空。不过,吴国为了共同抗曹,仍想与蜀维持表面的联盟关系,故在取得荆州南郡后,曾派使者向蜀请和,但被刘备拒绝。这次夷陵之战完全是由蜀国挑起的,彻底破坏了吴蜀联盟,孙权对蜀国再也不抱任何希望,只能是被动应战。
但孙权应对的策略非常得当,他选陆逊为大都督,是知人善用。陆逊足智多谋、文武兼备、英勇善战且有指挥才能。因他声名尚未远播,知道他的人很少。他曾以此骗过关羽,帮吕蒙夺取了荆州。夷陵之战,他又骗过了刘备。直到夷陵大败,刘备仍不反省,他说:“吾乃为陆逊所折辱,岂非天耶!”*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三年,第813页。仍不承认智不如人,这与项羽乌江战败时所说的“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司马迁撰,[日]陇川资言考证,[日]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项羽本纪》太史公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18页。一样的糊涂。陆逊伪装软弱,不仅蒙蔽了刘备,连吴军内部也不知情,所以当时众将常对其指挥予以嘲笑,营中甚至出现违反军纪现象。这迫使陆逊不得不向诸将摊牌,他把诸将召集在一起,手按宝剑说:“刘备天下知名,曹操所惮,今在疆界,此强对也。诸君并荷国恩,当相辑睦,共翦此虏,上报所受,而不相顺,何也?仆虽书生,受命主上,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以仆尺寸(方略)可称,能忍辱负重故也。各在其事,岂复得辞!军令有常,不可犯也!”此后诸将才不敢违反军令。及至陆逊以火攻计大败蜀军,诸将才信服陆逊。孙权在得知此事之后,问陆逊,你为何不早下军令以约束诸将?陆逊答曰:“此诸将或任腹心,或堪爪牙,或是功臣,皆国家所当与共克定大事者,臣窃慕相如、寇恂相下之义以济国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9,魏文帝黄初三年,第813页。孙权听后哈哈大笑,赞扬陆逊有统帅的风范,提升陆逊为辅国将军、荆州牧,改封为江陵侯。
陆逊以火攻计大败刘备,本为计之上策,但也有人不以为然。《三国志集解·吴书·陆逊传》注引钱振锽曰:“陆逊破先主无他奇策,只令军士各持一把茅耳。意先主连营,皆伐山木为之,故易火(攻),若土石为之,逊其如之何?”钱的意思是说,刘备的连营是伐山木构造的,故易燃烧,如果是用土石构建的,陆逊就没办法了。这是不懂战术的滥言。军事行动变化无常,作为一位指挥官,他必须有随机应变的能力,难道刘备不以山木构建营房,陆逊就一筹莫展了吗?看起来钱公比刘备还轻视陆逊,如果要他率兵与陆逊对阵,恐怕他败得比刘备还要惨。
夷陵之战以吴胜蜀败而告终,吴蜀联盟也彻底破裂。战后孙权派使者至白帝城向刘备求和,刘备自知蜀国已无力与吴国对阵,只好允和。但是允和只是答应双方不战,与联盟不同。联盟是要求双方一致对敌。此时吴国已对蜀国失去信心,故不提双方恢复联盟之事。蜀国因吴国已向魏称臣,也不能与吴国重建盟国关系。实际上吴、蜀都需要双方联盟以抗魏。因这次吴蜀联盟破裂是蜀国挑起的,要恢复双方的互信,蜀国必须先有动作。
四、夷陵之战善后
从三国大局来看,吴蜀必须联盟,才能对抗曹操。在当时,曹操已统一北方,三分天下有其二,占有北方七州之地,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吴国仅占有扬州及荆州的南部,蜀国只占有益州一州之地。如果吴、蜀失和,必然被曹魏各个击破,无力自存。故吴、蜀两国都想恢复联盟关系,但吴国因夷陵之战,已对蜀国失去信任,要恢复联盟,必须由蜀国首先做起。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把“联吴抗曹”定为国策。刘备东征,诸葛亮虽未谏阻,实际并不同意,这从刘备猇亭战败之后,诸葛亮说“法孝直(法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法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94页。可以证明。法正原是刘璋部下,为刘备定蜀提过很好的意见,刘备对他言听计从,故诸葛亮有此议论。其实法正真若在,说了也不一定管用。那么诸葛亮明知东征不利,却为何没有谏阻,刘备东征出发时,他为何也没有为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疏不间亲。诸葛亮自知,自己与刘备的关系不如关羽与刘备的关系亲密。故凡遇与关羽有关的事,都说好话或是回避。刘备要为关羽报仇,他如持反对意见,必引起刘备的反感。二是诸葛亮深知刘备坚持东征,是要向群臣“示威武自强”。如果他反对东征,就是有挫折刘备的威武自强之势,这个责任诸葛亮是担当不起的。这两点从魏臣刘晔的言论中和刘备调离黄权于江北的举措中已表现得很清楚,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岂无察觉,故刘备东征,诸葛亮既没有谏阻,也没有为刘备出谋划策。
蜀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诸葛亮受遗诏辅政,“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760页。诸葛亮掌政后,必须收拾夷陵之战败后的残局。为了稳定魏、蜀、吴三国间的平衡关系,他必须想办法主动采取措施恢复吴蜀联盟关系,以实现联吴抗曹的大政方针。正当此时,尚书邓芝向诸葛亮提出建议:“今主上(刘禅)幼弱,初在位,宜遣大使,重申吴好。”诸葛亮答曰:“吾思之久矣,未得其人耳,今日始得之。”邓芝问:“其人为谁?”诸葛亮曰:“即使君也。”于是在蜀章武三年(223年)十月,诸葛亮乃任命邓芝为中郎将,“遣芝修好于权”。邓芝至吴,当时孙权与魏尚未断绝关系,对是否恢复与蜀国的联盟关系,尚在犹疑之时,所以拒绝接见邓芝。邓芝遂上表请见孙权,表中说:“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孙权见表后才接见邓芝,并对邓芝说:“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偪,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邓芝回答说:“吴、蜀二国四州之地(荆州、扬州、益州、交州),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斜、骆、子午之险与剑阁之险)之固,吴有三江(吴松江、钱塘江、蒲阳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邓芝把吴蜀联盟之利,与吴归服魏国之弊说得一清二楚。孙权听后,沉默很久说:“君言是也。”*以上所引邓芝使吴之引文,均见卢弼:《三国志集解·蜀书·邓芝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影印本,第863—864页。《资治通鉴》卷70所引之文字与此基本相同。于是遂决定与曹魏断绝关系,专与蜀汉联合。邓芝出使任务胜利完成。孙权为了礼尚往来,于蜀建兴二年(224年)四月,派辅义中郎将张温回访蜀汉,自此吴、蜀信使往来不绝,两国始终保持联盟友好关系,遇有一国与魏发生战争,另一国则呼应支援。这种局面对诸葛亮治理内政,发展经济及南征、北伐都极为有利;对吴国应对曹魏、开发江南,处理山越问题,也都颇为有益。三国鼎立,吴蜀联盟是重要的环节,不可等闲视之。
(责任编辑张陈)
The Battle of Yiling between the Kingdoms of Wu and Shu
ZhuShaoho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In May of the 1st year of Shu Kingdom’s Zhangwu (221 AD), with in one month after he proclaimed himself emperor, Liu Bei decided to confront the Kingdom of Wu to avenge Guan Yu. The officials and officers in Shu all agreed that they were too pressed for time, and that it was not advisory to fight Wu since their main rival was Wei. But Liu would not listen, and he led a force of 40 thousand soldiers to undertake a personal expedition. During the expedition, instead of advancing by both land and water to catch their enemies unprepared, Liu’s troops abandoned their ships in Yiling. They landed and set up camps along the 700-li river bank to be at loggerheads with Wu. Lu Xun, Wu’s army commander waited patiently for his opportunity without fighting. Six months later, assuming that Liu’s troops were not prepared for fighting and that their morale was lowering, Lu delivered a fire attack. Liu’s camps were burned, military supplies and equipment lost. Liu flurried back to Baidicheng and died soon after. When Zhuge Liang came in control, he was well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mbining Wu against Cao and sent envoys to Wu. The Wu-Shu Alliance was recovered, which created a favorable opportunity for Shu to develop the southwest regions and Wu to exploi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The period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us lasted for more than 40 years.
the Battle of Yiling; Liu Bei; Guan Yu; Lu Xun; Sun Quan; fire attack
朱绍侯,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原河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河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曾任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历史学会会长。
K26; E297
A
1009-3451(2016)02-004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