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祖师麻凝胶膏剂制备工艺研究

2016-10-14范彬石晓峰蔺莉张君菡马趣环沈薇刘东彦王新娣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6年10期
关键词:膏剂巴布祖师

范彬,石晓峰,蔺莉,,张君菡,马趣环,沈薇,刘东彦,王新娣

1.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祖师麻凝胶膏剂制备工艺研究

范彬1,石晓峰1,蔺莉1,2,张君菡2,马趣环1,沈薇1,刘东彦1,王新娣1

1.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50;2.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优选祖师麻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方法以感官评价、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评分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以搅拌时间、炼合温度、搅拌速度、药粉加入顺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进行成型工艺优选。结果祖师麻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祖师麻药粉加入聚丙烯酸钠NP-700和甘油中,搅拌时间为5 min、炼合温度为40 ℃、搅拌速度为100 r/min。结论优选工艺制备的祖师麻凝胶膏剂持粘力、光泽性、赋型性均较好,制备工艺良好。

祖师麻;凝胶膏剂;制备工艺;正交试验

祖师麻膏药(国药准字Z62020522)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收载于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八册)》(WS3-B-3456-98),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功效[1]。为克服传统黑膏药的不足,在祖师麻膏药的基础上改变剂型,制成祖师麻凝胶膏剂。凝胶膏剂具有载药量大,透气性、敷贴性、保湿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应用方便[2-4]等优点。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是决定其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祖师麻凝胶膏剂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

1 仪器与试药

CZY-G型初黏性测试仪(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LP202A型电子天平(常熟市衡器厂),Z92-BD型多功能搅拌器(天津利华仪器厂),SK3310HLC型超声波清洗器(上海科导超声仪器有限公司),HH-4型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凝胶膏剂涂布机、持黏力测定装置、剥离强度测定装置(自制)。

卡波姆940(批号20040305),北京化工厂;丙三醇(分析纯,批号20120910),北京化工厂;柠檬酸(分析纯,批号790919),西安化学试剂厂;高岭土(分析纯,批号20120725),上海中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聚丙烯酸钠 NP-700、甘羟铝,广州市拜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纺布、防黏层,上海卫生材料厂;祖师麻脱脂药材、祖师麻药粉,甘肃泰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2 方法与结果

2.1祖师麻药粉的制备

称取祖师麻脱脂药材,加水浸泡1.5 h,加热回流提取2.0 h,过滤[5],浓缩滤液,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得祖师麻药粉(80~120目)。

2.2凝胶膏剂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2.2.1感官指标评分以膏体均匀性、舒适性、膏体残留性、膜残留性、涂展性、反复揭贴性、皮肤追随性为主观考察指标,对制得的祖师麻凝胶膏剂进行评定,给予相应得分。各指标满分为 5分,总分 35分[6-7]。7项指标得分总和为感官评价总分。

2.2.2初黏力测定参照201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附录ⅫE膏体黏附力测定法第一法(初黏力的测定)[8],根据供试品黏性面能够黏住的最大钢球号,记录每次测得的钢球号。

2.2.3持黏力测定采用自制的持黏力测定装置,将凝胶膏剂(6 cm×10 cm)粘贴在清洁的不锈钢板中央,用2 kg橡胶压辊来回滚压3次,放置20 min后,在凝胶膏剂的下端挂1 kg砝码,记录样品完全脱落的时间,给予相应分值[9]。脱落时间为0~1 min计1分,1~2 min计2分,2~5 min计3分,5~10 min 计4分,>10 min计5分(满分)。

2.2.4剥离强度测定取6 cm×10 cm凝胶膏剂,除去防黏层,贴于干净的不锈钢板上,用2 kg橡胶压辊来回滚压3次,放置20 min,把凝胶膏剂一端揭开2 cm,用弹簧秤夹住,与不锈钢板成180°以一定速度剥离凝胶膏剂,每隔2 cm记录1次弹簧秤读数,连续测量4次,记录总和[10-11]。

2.3正交试验

称取适量聚丙烯酸钠NP-700和甘油,加入适量高岭土,搅拌均匀,作为Ⅰ相。称取适量卡波姆940溶于蒸馏水,于一定温度的水浴锅中使其充分溶胀,作为Ⅱ相。称取适量甘羟铝和柠檬酸溶于蒸馏水中,作为Ⅲ相。搅拌条件下将Ⅲ相和Ⅰ相混合,在一定转速下加入Ⅱ相搅拌,充分搅拌均匀成黏稠状半固态流体后立即涂布于无纺布上,室温放置至成型,即得空白基质。在预试验基础上,确定祖师麻凝胶膏剂基质的处方配比为祖师麻药粉∶聚丙烯酸钠 NP-700∶甘油∶高岭土∶卡波姆 940∶甘羟铝∶柠檬酸∶水= 7.0∶2.0∶10.0∶0.5∶0.3∶0.10∶0.10∶20。

2.3.1因素水平设计选择搅拌时间(A)、炼合温度(B)、搅拌速度(C)、药粉加入顺序(D)4个影响因素考察祖师麻凝胶膏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试验[12],因素水平见表1。其中药粉加入顺序:方案①将药粉直接分散于Ⅰ相中,方案②将药粉分散于Ⅲ相,方案③将药粉分散于Ⅱ相。

2.3.2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按因素水平表设计方案制备凝胶膏剂,分别记录感官综合、初黏力、剥离强度和持黏力评分,各组评分为本次测得值÷本组最高值×100。以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表3。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表3 方差分析结果

直观分析结果表明,极差R值显示各因素作用依次为D>C>B>A。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因素B、C、D有显著影响(P<0.05),因搅拌时间显著影响,故以 A1B1C1D1为佳,即将浸膏粉直接分散于Ⅰ相中,搅拌时间为5 min、炼合温度为40 ℃、搅拌速度为100 r/min。

2.3.3验证试验按优选的凝胶膏剂制备工艺条件制备3批样品,每批样品质量为40.3 g(含祖师麻药粉7 g,基质33.3 g),测定其评价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按优化工艺条件制备的祖师麻凝胶膏剂物理性能良好,各项指标均符合外用贴敷要求,见表4。

表4 验证试验结果

3 讨论

祖师麻凝胶膏剂的制备中采用聚丙烯酸钠NP-700作为骨架材料,卡波姆 940作为黏着剂,甘羟铝和酒石酸作为交联剂和交联调节剂,甘油作为保湿剂,高岭土作为填充剂,各物质的合理质量配比是制成优良基质的关键[7]。中药凝胶膏剂基质组成中,包括水溶性高分子材料、无机物和中药提取物,因其理化性质的不同,在制备凝胶膏剂的过程中,各物质添加顺序将直接影响凝胶膏剂膏体的性状。

炼合温度对凝胶膏剂的成型影响较大,搅拌时间是多膏体均匀混合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温度高时膏体形变较快,容易混合均匀,但会使膏体黏性下降,一般膏体搅拌时的温度以不高于50 ℃为佳[13]。

中药凝胶膏剂制备中,通过搅拌炼合的方式使膏体混合均匀,搅拌速度和时间对膏体影响较大[14]。搅拌速度快、时间长则容易产生大量气泡,且长时间搅拌可破坏膏体形成的氢键而使黏度下降;速度太慢则膏体无法混合均匀,不能形成色泽均一的凝胶膏剂。

[1] 蔺莉,范彬,石晓峰,等.祖师麻膏药质量标准的提高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83-86.

[2] 贾伟,高文远,王涛,等.中药巴布剂的研究现状[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7-10.

[3] 董礼,徐希明,余江南.中药凝胶膏剂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11,14(1):129-132.

[4] 林媛媛,刘静,王冬梅,等.Box-Behnken试验设计法优化宝泻灵凝胶膏剂处方及其体外透皮特性研究[J].中草药,2014,45(9):1238-1243.

[5] 范彬,石晓峰.祖师麻凝胶膏剂提取工艺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1(8):73-75.

[6] 赵颖,林亚平.雪上一枝蒿巴布剂的研制[J].重庆中草药研究,2005,51(1):29-31.

[7] 翟科峰,段红,曹稳根,等.响应面法优化丹皮酚巴布剂基质处方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5(2):125-128.

[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附录ⅫE.

[9] 张玉娥,于萍,欧阳艳华,等.巴布剂双黄少腹贴的制备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3,25(6):3-4.

[10] 许可,许沛虎,张雪琼,等.应用均匀设计筛选香萸巴布剂基质配比[J].中药材,2008,31(5):748-750.

[11] 刘成,胡晋红,朱全刚.巴布剂透皮给药系统的基质设计[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923-924.

[12] 李怀国,李子鸿,蔡丽云,等.玉龙散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J].中药材,2006,29(8):862-863.

[13] 陈永财,周斌,邵炳忠.乳癖康巴布剂制备工艺研究[J].中国药业,2008,17(17):39-41.

[14] 刘淑芝,费虹,汤亚池,等.中药巴布剂制备工艺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3):9-11.

Optimization of Preparation Technology for Zushima Gel Cream

FAN Bin1, SHI Xiao-feng1,LIN Li1,2, ZHANG Jun-han2, MA Qu-huan1, SHEN Wei1, LIU Dong-yan1, WANG Xin-di1
(1.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Gansu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Lanzhou 730050, China; 2. Gans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Lanzhou 730000, China)

Objective To optimiz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Zushima Gel Cream. Methods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et sensory evaluation, initial adhesive force, viscous force, and peeling strength score as indexes. The mixing time, refining temperature, mixing speed, and powder adding sequence were investigation factors. Orthogonal experiment was used to optimize forming process. Results Conditions of optimized preparation process were as following∶ add Zushima powder in Viscomate NP-700 and glycerol; mixing time was 5 min; refining temperature was 40 ℃; mixing speed was 100 r/min. Conclusion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good and optimized Zushima Gel Cream has a good adhesive force, good glossiness and excipients.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s good.

Zushima; gel cream; preparation process; orthogonal test

R283.5

A

1005-5304(2016)10-0104-03

2015-10-22)

2015-11-17;编辑:陈静)

甘肃省普通中医药科研课题(GZK-2011-81、GZK-2014-19);兰州市科技计划-社会发展类(2013-3-39)

石晓峰,E-mail:shixiaofeng2005@sina.com

DOl:10.3969/j.issn.1005-5304.2016.10.024

猜你喜欢

膏剂巴布祖师
达摩祖师
豨桐凝胶膏剂基质处方的优化及其体外释放度
复方青风藤巴布剂基质处方的优化
发扬沩山灵祐祖师的“水牯牛精神”
“在最坏时候,懂得笑,哭得出”Wywan笔下的祖师奶奶
张爱玲祖师奶奶的音乐世界
温经止痛巴布剂对痛经模型小鼠的影响
中药油膏剂治疗糖尿病足溃疡临床研究
糖尿病足溃疡中药油膏剂研制理论与实践
挥发油包合对温脐巴布剂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