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性别平等视角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10-14宋岩

职教通讯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两性性别差异男女

宋岩

基于性别平等视角的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宋岩

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知识群体,是女性群体中是极富个性的一类。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她们的心理健康程度决定着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成败。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男生相比,她们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和机遇。因此,从性别平等视角关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男女两性心理健康发展,这已成为高校对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

女大学生;心理特点;性别意识教育;性别平等

一、两性的心理差异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这会影响女大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因此,从性别差异的角度来分析女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有针对性地对其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依据。

男女性别角色的不同,并不能决定其智力、人格等方面的差异。以往近一个世纪的性别差异研究一再表明:在人的一般能力上不存在性别差异,甚至在创造能力方面也不存在性别差异。两性在认知能力方面的相似之处远远多于差异,即便存在差异也是非常微弱的。女性和男性的智力在总体上是同样的。尽管女性与男性在一般智力上没有差异,但在某些认知技能上确实表现不同,如女性知觉速度、听觉、味觉、触觉和色感方面都优于男性;但是男性在辨别方向上略高一筹。女性的记忆、思维和想象更多地偏向于形象性,而男性则更多偏向于抽象性。男女两性在情感上的表现也略有差异,女性感情丰富、持久;男性则相对比较肤浅、短暂;女性比男性更富有同情心。男女两性的性格差异表现为,男性的性格多属于理智型和意志型,而女性多属于情绪型;女性的依赖性比男性强;男孩比女孩活泼主动,呈外向型性格等。

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心理上的差异,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性别社会化的结果。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男女两性的期待和想象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男孩从小就知道情感外露不是男性的表现,他们遵守“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信条,压抑自己的情感和封闭心理活动而表现为社会认可的“硬汉”形象;而女性在传统中处于较弱的地位,各个方面需依赖于男性,对环境敏感、多疑,她们呈现出更爱表达和善于表达,以及寻求或给予感情上的支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的情绪化的行为则能为社会所接受和容忍。正是通过这种性别社会化过程,每个人逐渐获得了一种与社会规范相符合的性别心理,进而产生了性别差异行为。

二、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自我意识成熟

女大学生普遍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而这种强烈的自我意识中又交织着自尊与自轻的体验,她们普遍对个人持肯定态度,常有一种作为高等学府学子的优越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一项问卷调查:对象随机选取102人,其中,有67人表示对大学阶段的表现很满意和基本满意,占了被调查总人数的66%。但与此同时,芸芸优秀学子面前又常常感到困惑,觉得比不上他人,尤其是有些非重点高校和高职院校的女大学生即使步入大学校门,仍然常为没有考上重点大学而自责。例如,与一些考上重点高校学子奔走相告不同,收到高职院校录取通知书的女生只有41%的同学主动告诉亲朋好友。

当学习、活动中出现过失或遇到失败时,能够进一步检查自己的动机和产生过失的思想根源。随着知识经验的增长,女大学生的兴趣已经明显分化,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想。如果说少女的理想还带有幻想色彩的话,青年时期女大学生的理想则已经具有现实性,她们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生活的规划都能与实际联系起来,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智力发展处于高峰阶段

处于青年时期的女大学生,其智力发展可以说已达到她一生的高峰阶段。她们的视觉和听觉感受能力极强,记忆力好,手的动作灵巧而准确,反应非常快。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思维活动中占了明显的优势,而且正在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急剧转化,这种转化是她们智力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思维的独立性明显增强,不再轻易地相信别人,或者轻率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喜欢“三思而后行”,喜欢怀疑,喜欢探讨事物的根源。随着知识经验的丰富,青年时期女性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想象能力急剧发展起来,并且在思维中占了主导地位,这对她们的成才是极为重要的。

(三)情感丰富,意志坚定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大学生的情感丰富、爱憎分明,对家人和同学都能友好相待;对生活乐观积极,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对学习努力认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女大学生的意志力较高中也有进一步的发展。她们能注意锻炼自己的意志,对生活、学习和工作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能够在理想的支配下克服各种困难,创造性地完成各种活动,表现出顽强的毅力。

因此,当前应根据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用正确的性别角色观念、理想的性别模式标准对其实施教育,从而促进男女两性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对女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除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共同标准来衡量外,还必须增加一项标准,即必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男尊女卑的社会传统偏见和生理上的特点造成了女性的被压抑心理。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标准应当考虑到女性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要素。因为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能唤起女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女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坚持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而且能使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把握住自己,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真正做到内心协调一致,言行统一。所以,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本质保障。

(二)性别意识教育

所谓性别意识就是自觉地从性别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并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实现社会性别公平。性别意识是一种现代教育理念。性别意识教育就是要倡导男女两性平等,互为主体和客体,同时男女又应是多元并立的主体。因此,要培养女大学生的性别意识,只有认识到性别视角的重要性,并能够以性别平等的观点重新认识现实社会,才能增加社会性别的敏感性,才能对自己身边所发生的有违性别平等的事情去思考并提出质疑,从而调节心理矛盾,维持健康的心理活动。对女大学生开展性别意识教育的意义在于以下两点。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男女性别观。通过性别意识教育,(1)使大学生认识到,男女关系上所存在的不平等现象,并不是由于男女生理性别的差异形成的,而是后天社会文化环境所塑造的;(2)帮助女大学生进行性别角色分析和自我反思,审视自己的思维方式、决策风格、情感特征、社交策略和价值观,发现其中不适宜的由性别决定的成分,提高对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性别角色的认识和正视性别歧视的现象;(3)摈弃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提升“四自”精神。在有关的组织和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中,男性和女性领导者都表现出相同的领导能力和效率。这些研究结果,对人们的性别刻板印象(男性比女性的能力强等)给以巨大的冲击。所以,女大学生无论在学习和工作中,只要具有竞争性,有雄心壮志、分析问题周到而逻辑严密、胆大、果断,这些心理变化自然使她摆脱传统女性角色的束缚。

2.可以唤起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其成长。以女性为本,是以人为中心的一个现代的新理念。以女性为本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尊重女性的需要;平等地对待女性;调动女性的潜能,相信她们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面临的问题;最终促进女性的成长。因此,大学的性别教育要作到以女大学生为本,就是注重其人格的塑造,使其重新认识自我价值,发挥自身的性别优势,成为一个和男大学生一样的,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

[责任编辑李漪]

宋岩,女,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心理学。

G711

A

1674-7747(2016)20-0061-02

猜你喜欢

两性性别差异男女
男女有别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郭文景歌剧作品中的两性形象剖析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AdvancedTeachingStrategiesofCollegeEnglishVocabulary
不同性别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性别差异
DMC-IA-AM两性聚丙烯酰胺用于混合废纸浆抄纸
两性羊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性别差异对TWA的影响
中国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抑郁障碍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