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美育视野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探索

2016-10-14甘益慧陈大力

职教通讯 2016年20期
关键词:隐性美育美的

甘益慧,陈大力

马克思主义美育视野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探索

甘益慧,陈大力

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一直不断推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其人才培养质量也备受争议,高职教育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瓶颈期。马克思主义美育为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结合当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局限性,提出了德育中渗透美育、将美育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相结合、凸现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等三个方面来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教育;美育;人才培养;马克思主义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叫审美教育。它可以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一起并称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纵观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们虽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完整的美育体系,但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里没有包含美育成分。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指出,文学、艺术是“对世界的实践—精神的掌握”的一种方式,它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德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他还强调,要吸取人类历史的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培养和发展人的五官感觉。由此可见,马克思非常重视美育的途径及其对人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特质

(一)劳动创造了美,美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本质特点就是人类会劳动,并且在劳动过程中可以创造美。“动物的产品直接同它的肉体相联系,而人则自由的对待自己的产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因此,马克思认为,美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

同时,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时指出“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昧和痴呆”。由此可见,劳动不仅可以创造美,同样也可以毁灭美。这种劳动的异化,它把人变成劳动产品支配的对象,甚至成为产品的对立面。劳动者在劳动中感受不到幸福,感受不到美,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因此,美育就成为了人们防止和消除劳动异化的重要手段和最根本的功能,并从另外一个方面突出了美育在生产劳动中的作用。[1]

(二)美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全面发展的人不仅是一个具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更是一个精神自由人,其丰富的肉体和精神素质都将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2)作为全面发展的人,他的个性将得到高度的肯定,个人创造性将得到自由的发挥,他能够在多样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实践来全面表现和确证自己的本质;(3)全面发展的人是在生产中能够全面的发挥各方面才能的人,他能够自由的选择职业,而不是终身局限于某一个职业。[2-3]

二、当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局限性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近年来,虽然教育部出台的文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会随着时间迁移而在描述上有所变化,但一个不变的核心是,高职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和高技能的人才,而不是一个“只会技术活”的机器人。而目前,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不高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工业文明向前发展的历史转型期,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人们的价值追求都会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另外,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传媒的日益发达,世界各国经济政治运行模式、生活方式和观念文化都迅速传入国内,与中国社会的自身变迁相互交织,导致传统价值观念与外来价值观念相互冲突,人们的终极理念在追求感官享受中遭到冲击,人生观、价值观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此种背景下,享乐主义人生观、实用主义价值观、盲目崇拜西方文化,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逐步弱化等层出不穷的问题,成为各高校在新形势下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重头戏。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面向所有高职院校、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共计72学时),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制观,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身的修养,促进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自从2006年开设以来,截至2015年,已经进行了第6次修订。重视程度不会亚于专业课程教育,其效果却差强人意。但从不断上升的大学生犯罪率来看,离预期教学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纵观复旦大学生投毒案、马加爵残忍杀害并肢解同学尸体等几件震惊全国的大案,就可管中窥豹。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德育没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教学改革,仍然停留在以理论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上。

(二)学生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而当今学校培养出来的绝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这个层面上,还谈不上具备创新能力。正是基于这个状况,政府从国家层面推出《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策略性知识的获取的途径不通畅。策略性知识的获取及其内化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属于显性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正规途径获取。但策略性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学生无法通过正规途径获取。隐性知识具有高度的个体依存性,是个人长期学习、实践和积累的结果。只能通过非正规渠道例如由技艺高超的师傅带徒弟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进行。然而,在当前的高职教育中,由于师资素质、学生数量、教学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人才培养绝大多数是在教室中通过班级授课的形式进行。现在,全国轰轰烈烈推行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还处在小面积试点和摸索阶段,因而,对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说,策略性知识的获取仍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2.注重技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人文艺术素养的培养。以广东省某某示范性高职院校某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其课程体系包括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写作、数学、英语、政治等)、职业素质能力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及实践(学术讲座、人文艺术、职业技能、实训室开放、社会实践)三大模块。它们的比例分别为23%、66.7%、9.3%。而人文艺术课程及实践只是这9.3%其中的一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设置人文素养课程尚且如此,其他高职院校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把技术技能比作一棵大树的枝干,那么人文艺术素养就是肥沃的土壤。它是大树生长的必须的土壤,也是大树枝繁叶茂源源不断的源泉。反之,如果没有这块肥沃的“土壤”,技术技能永远只能停留在最低层次,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个没有灵魂的“工匠”。一些科学家的成功表明,他们的创造力在关键时刻往往不是来自逻辑、推理,而是借助联想和灵感,即直觉和想象力,而人的想象力的培养主要依赖于美育。

三、马克思主义美育视野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改革的新探索

(一)从美育的角度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德育的本质是“礼”,它的内容是“序”,也就是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主要作用于受教育者的理性层面;美育的本质是“乐”,它的内容是“和”,也就是调和心情,使人的精神保持和谐愉悦的状态,从而进一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主要作用于感性层面。两者不同的质的特点,并不相互冲突,甚至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为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发挥合力。

知、情、意、行是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一个人对道德规范有一定的认知时,并不代表他会产生或者心甘情愿的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激发起受教育者对道德规范的感情,在内心深处凝成一定的道德意志,才会产生道德行为。如果德育只采用理性的说教和灌输方式,那么受教育者只会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习枯燥无味,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道德规范永远只停留在残缺不全的或者肤浅的认知的层面。如果德育在多样化的审美活动(过程)中开展,受教育者必然呈现出愉悦的精神状态,慢慢地接受道德规范的渗透与感染,在潜移默化中主动体验道德情感,久而久之,在内心深处转化成道德意志,甚至变成了一种信仰。这种主要依靠受教育者自身的感受和领悟,通过自己的精神建构来获得对道德规范的认同教育,势必让受教育者心甘情愿自主选择道德行为。这种浸染着情感的道德行为是崇高的,已经超越了世俗的功利的目的,从而形成的道德品质是深刻而稳定的,散发着美的光芒。

因而,美育对于道德的作用,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诗歌时认为:“诗人引导人们追求对生活的崇高理解和崇高情操,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养成这样的品格:厌恶一切庸俗丑恶的东西,领会一切好的美的东西的魅力,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读他们的作品,会使我们自己变得更好、更善良、更高尚。”

1.充分挖掘生活中美的因素,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素材。美无时无处不在人们的身边,雄伟的高山、壮阔的大海、平静的小溪、灿烂的野花等,无不愉悦着我们的双眼,抚慰着我们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祖国山河这些大自然美的欣赏,激发他们对家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的情感,还会陶冶他们的情操,对道德品格的完善大有裨益。社会美主要是社会现象中所体现的美,包括社会行为和人,折射出伦理道德的因素。对社会美的欣赏和创造,更是德育的内容,如对英雄人物雷锋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激发学生无私奉献的情感体验。

2.构筑“大美育”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目前,学校的道德理念与社会的主流道德观念是相分离,甚至是相违背的。学校的德育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必须构建“大美育”体系,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系统工程建设。美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和社会共同的责任,如家庭教育中布置整洁干净、色彩和谐的优美居室环境,营造相互尊重、相互爱护的融洽人际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家庭观和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又如,政府建造美的社会文化娱乐设施,图书馆、博物馆和体育馆等,提倡讲文明、守纪律、相互谦让的社会风尚,可以使学生时时刻刻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浸润。[4]

3.基于马克思主义“劳动可以创造美”的基本观点,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品质。参加绿化、环保等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劳动中去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懂得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许多学校每年组织的“暑假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学生亲身参与服务他人的行动,能够感受到快乐与成就,从而能深刻领悟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在于奉献。

(二)将美育渗透到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学校要将美育渗透到这些实际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这些实践教学(生产劳动)中获得有效实践隐性知识,为形成高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从而创造出美的工作产品(实践成果)。

1.以现代学徒制培养为途径,以美育为载体,帮助学生获取有效实践隐性知识,从而获得高技能的提升。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之上的,以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为前提,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知识,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它具有三个方面特点:(1)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的不仅包括显性的技术知识,还包括隐性知识;(2)技能培养是在真实的、开放的工作情境中进行;(3)人才培养工作是在学校和企业相互融合的文化氛围中进行。

隐形知识本身就蕴含了部分美育的内容,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隐性知识虽然具有默会性这一特征,但仍可分为操作能力的隐性知识和理解能力的隐性知识。(1)操作能力隐性知识主要涉及一些操作步骤,以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它是对动手能力的培养,掌握技能、经验以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是一种较低层次的学习。学徒通过观察、模仿师傅的行为和反复的实践操作训练而获得;(2)理解能力的隐性知识影响人的基本概念、基本观念的性质,形成了个体独特的价值观、信仰、心智模式和预见性。是个体解决问题和思考方法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属于概念层次的学习,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学习。[5]而理解能力隐性知识中的价值观、信仰及预见性的形成都属于美育的范畴。

创造宽松、愉悦的交流环境和真实、开放的工作情境,推动隐性知识的快速显性化和有效传播。隐性知识是个人的,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具有主观性,很难交流和表达。它表现为经验、直觉和想象,呈现出无形、无序、零碎的状态,难以被监控,难以被捕捉。个人在只有愿意合作氛围中、特定的情境中才能产生并且传授隐性知识。因此,在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必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将企业文化和学校文化有机融合,为学生和师傅们创造一个和谐、愉悦的文化氛围,只有这样,他们才愿意交流与共享自己的独特想法,为隐性知识的产生提供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建立一个真实、开放的工作情境,在现代学徒制培养中,学生更多的时候是以学徒身份出现在企业的某个岗位中进行实践。随着技能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企业应给予学生在不同岗位以及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实践的机会。经历越多,实践经验越丰富,越能为实践隐性知识的产生提供情境刺激,加速推动隐性知识的产生。[6]

美的载体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媒介。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换过程,就是将个体的经验、直觉、和想象转化为语言可以描述和表达的内容,也可以视为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将想象转变为概念的过程。经验、直觉和想象等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可以用逻辑、理论、图形来展示,它只能用非理性思维,即形象思维来展示,而美的因素如音乐中的旋律、美术中颜色与线条、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都极具形象性特征,这些都可以成为隐形知识传授的载体。隐形知识披着形象化的外衣,学生就可以直观感知或看见隐性知识的某些特点,结合特定的相关情境,积极调动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系统,对其进行融合、消化、重组。经过多次的实践,将隐性知识慢慢组成有序状态,然后用语言进行描述。至此,隐性知识借助美的载体完成了显性化的过程。隐性知识转化的越快越多,对学生高技能的培养就越有效果,从而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从学生创造工作产品来看,更离不开美育。工作产品作为审美价值的承担者,它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是产品的内在功能与它外在化的形象相互交融的统一,是功能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功能美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不能与人的需求相对立,更不能将人变成它的支配对象,否则其功能谈不上是美的。一把装饰再豪华的木椅,如果坐着不舒服,那也是不美的。富士康的流水机器无论工作效率是多么的高,产品质量如何精准,但是它将人变成了它的奴隶,导致了员工的跳楼事件,所以也谈不上美。至于漂亮的外观设计更是直接体现着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一个美的工作产品从功能的开发到外观的设计无不是美育成果的体现。

(三)凸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不是知识教育,也不是技能教育,它是人的本性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情感、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其中,人文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至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基本教育力量。这与马克思主义美育的终极培养目标一致,也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致的。因而,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1.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构建相当关键。(1)全面理清人文素质教育所包含的内容,明确设置哪些课程,并明确他们之间的结构和逻辑关系,从而构建课程体系。比如,开设“中国艺术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化史”等人文课程,可以使学生学生了解人类文化历史,认识到美的起源、本质、规律及其价值,更可以为提供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意识打下基础;开设生物、化学、物理等理工类的课程,可以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微观世界甚至宇宙中物质运动中美的奥秘,掌握美的法则;最为重要和不可忽视的是,必须开设美学基本原理、审美教育原理等深层审美教育的相关理论课程,使学生从理论上明确美的本质与特性、美的欣赏与判断的标准、美的创造的一般规律等基本问题,直接而集中提升学生的知、情、意的审美境界;(2)要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设置纳入整个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明确其在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与作用,而不是作为边角材料,小打小闹。

2.重读文学经典著作,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什么是经典,就是经得起不同时代不同人群从不同视角进行审视和解读的书本。经典阅读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的博士必须背诵《老子》或者半部《论语》,方能参加答辩。(1)选择共识性和权威性的书籍制定经典阅读书目,在大学推广,帮助大学生摆脱“到底该读哪些书”的迷茫状态。设置阅读梯度,由简入深,逐年推进,并且,将经典阅读纳入学分制管理,以必要的制度来强化经典阅读;(2)构建符合时代特征的多样化阅读方式。在图像文化相当发达时代语境中,文学经典在文本的生产机制、传播方式、审美结构和接受方式等方面都发生很大变化,大众对经典的接受方式,由过去的纸质文本阅读思考为主的方式,转变为“直观感知”的数字传媒阅读方式。因此,应将数字音图像为主的大众传媒引入文学阅读,比如,将经过影视改编文学经典和文学经典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两者的对比中全面认识经典本身;将一些高质量的读书平台介绍给学生。[7-8]

3.建设一个优良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并存的和谐校园文化氛围。(1)发挥学生组织的力量,开展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校学生会组织每年一度的大学生艺术节和迎新晚会;书法协会在图书馆开辟书法中心,爱好书法的学生可在此练习和交流;诗歌协会组织的辩论赛、诗歌朗诵会等,通过上述活动,学生在具有浓厚人文艺术氛围的环境中颐养性情,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不知不觉中形成健康的、积极的人生观;(2)各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如机电工程系承办的省级模具竞赛,不仅能拓宽学生专业视野,提升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正确的竞争价值观及其采用正确的竞争手段和方法,并且能通过参与竞赛组织工作,全面培养学生的沟通、协调、合作等全面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在今天的信息化时代,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才能自由的发挥个性,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高职教育的最终人才培养目标,它与马克思主义美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手段及目标完全吻合。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美育观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为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方向提供了一个不同的切入点。

[1]许冬玲,付家东.论美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J].求索,2003(4):173-175.

[2]赵利民,李孝弟.论马克思恩格斯美育思想特质[J].齐鲁学刊,2001(2):81-84.

[3]冉祥华.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90-92.

[4]徐世鼎.从美育角度谈学校的德育工作[J].教育探索,2006(9):90-92.

[5]吕妍,梁樑.师徒制技能提升模型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8(5):79-83.

[6]游麟麟.显性与隐性:获取知识的维度及其实现途径[J].学术交流,2005(7):189-192.

[7]李慧.高职学生文化经典阅读的意义与途径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6-107.

[8]候景娟.文学经典阅读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7-89.

[责任编辑李漪]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政校协同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佛山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项目编号:20130101004);2013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委员会项目“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项目编号:JGW2013061)

甘益慧,女,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高职教育管理;陈大力,男,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G711

A

1674-7747(2016)20-0010-05

猜你喜欢

隐性美育美的
论公民美育
让“隐性课程”会说话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浅析书籍设计中的“隐性”表现
论高中语文隐性知识教学策略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教师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