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白”:发现文本意义的另一扇窗
2016-10-13王蕾
“留白”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构图技巧,指绘画构图时预留部分空间,不着笔墨,意在通过黑白、虚实的强烈对比,吸引观者去思考作者创作的目的所在。教学留白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教师准确地捕捉教学内容的空白处或含蓄处,在教学中巧妙布白,给学生留下想象和思考的开阔时空,以达到教学艺术化的境界。它是遵循教学规律、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以及美的规律进行的创造性教学实践活动,追求“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之空灵之境。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总是积极利用文本的“留白”,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的“留白”,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的“留白”,引领学生真正发现文本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于教学准备中设计“留白”
语文教材往往是一些名家大师之作,再加上编者精心编选,最终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文本都是历经反复打磨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并举,把学生需要学习的东西浓缩在精短的文本篇幅中。有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还有意无意采用“留白”手法来处理,旨在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能真正学到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准确把握作者思想情感脉络和编者意图,并通过教材这个“例子”把作者思想、编者意图及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再现或者挖掘出来,传导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深挖教材,努力关注这些“留白”之处,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宽想象的空间,让虚实相生的境界融入课堂。
1.备课中的有意“留白”
在语文教学中,备课是教师对课文精细钻研、深刻领悟、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备课环节的“留白”,就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都有充分的了解,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充分的“留白”,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中去思考、讨论、品味。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打开智慧的闸门,走进文本,走进读者,品味语言的真谛。如在进行《长江之歌》一文备课时,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留白”: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引领学生在这个“留白”中去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其次是在每节的第一句“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处“留白”,为什么是春潮?为什么是从雪山走来?为什么是从远古走来?这里的“尘埃”仅仅是现实中的灰尘吗?在本课中还可以设计让学生展示人文历史中的长江、地理上的长江、古诗词中的长江等多个“留白”之处,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留白”之处驻足研读、品味,发现文字背后的意义。
2.导入中的巧妙“留白”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往往会精心设计一节课的导入语:或者通过话题引入新课,或者通过故事情节导入新课,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切入新课……不管使用哪种方法,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在综合运用这些导入方法的同时,一般会运用“留白”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教学达到先声夺人、事半功倍的成效。如在《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授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有意安排学生有序地从位于三楼的教室沿东楼梯下楼,再从西楼梯上楼,如此两遍之后,教师面对着气喘吁吁的学生,问:“你猜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大家如此上下楼梯?”教室里立即静了下来,留下的是妙不可言的思考空白。学生先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接着有反应快的同学马上想到了当天要上的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老师适时追问:“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这课与大家的爬楼梯有什么关系?”这次学生发言踊跃了,有的孩子甚至还找出了文中的老人“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的句子,对课文的阅读期待空前高涨。
3.提问中的“无意”“留白”
陶行知先生反复强调:“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有时候教师看似无意的“留白”,也会生成很多精彩的瞬间,助推课堂向纵深处漫游。在教学《学与问》时,教者没有急着切入课文,在让学生连续读三遍课题后,一句话没有说,而且停顿了30秒左右。这时,很多学生举手了,教师示意学生站起来汇报自己的想法。于是大家的问题一个个跑出来了:“为什么用《学与问》做课题?”“文章会讲些什么?”“文章应该重点是讲如何问的,因为如何学的知识和方法老师已经告诉我们很多了。”“老师,您不吱声就是想让我们学会提问的吧?”在语文课堂提问中的适当“留白”,给学生预留出更多的思考空间。当然,提问上的“留白”,更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设计“留白”的最佳节点,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思考,让语文课堂充满了求知、探讨、顿悟的曼妙情思。
二、于情感铺陈中发现“留白”
许多课文在情感表达中会出现跳跃,这样的跳跃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学会用联系的眼光去审视文本,将文本的“留白”部分与文本的显性内容进行自然的勾连,打通壁垒,丰实文本,丰富内涵。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开篇第一句话:“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高尔基爱自己的孩子,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也为下文儿子对这种父爱的回报埋下伏笔。但是父亲的爱并非溺爱,而是深层的爱,真正的爱,爱在幸福他人,爱在教子奉献上。该文的结尾,高尔基在信中说:“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作者没有具体写高尔基是如何爱他儿子的,而读者为什么却能从中感受到满满的爱意?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情感的留白,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去体会这种大爱。可以在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读文本,找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交流。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朗读、讨论、争辩高尔基究竟对儿子爱不爱,从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发现文本中深含的父爱。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高尔基和儿子在岛上可能讲些什么?一起做些什么?儿子走后高尔基会怎样想他?在给儿子的信中可能还写了哪些内容?通过这样的不断追问,学生就很容易从文本中短短的391个字中,读出文字背后高尔基那浓浓的父爱,而这些都是作者“留白”让读者感受到的精彩。如果直接平铺直叙,谈高尔基如何爱儿子、想儿子,文章就可能冗长而乏味。同样,即使文本文质兼美,但我们如果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之中,忽视运用多种方式打开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就读不出文本“留白”的妙处。
三、于文字浅表处挖掘“留白”
有些文本的语言看似通俗易懂,平淡无奇,甚至有学生认为其中的一些句子可有可无,只是“凑字数”而已。如果教者在教学时能细细琢磨这些“留白”,并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浅表的文字后面却蕴藏着很多深刻的东西。关注一些小细节,并抓住其中的某些点进行解读,引领孩子走进这些貌似浅显的文字背后,往往会相逢意外的精彩。如在教学《孔子游春》一文时,有学生认为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孔子动情地望着泗水河,陷入了沉思”没什么大意思。的确,这句话看似再简单不过了,但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却有四两拨千斤的妙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去研究孔子为什么会“陷入沉思”。可能是无意之举,更可能是有意为之,其目的就是为了引起弟子们的注意,也为他由观水而阐述哲思做了铺垫,还照应了开头那段看似平常而可有可无的文字:“孔子听说泗水正涨春潮,便带着弟子们到泗水河边游玩。”如果这些地方都能有所思考,那么对结尾部分“泗水河畔的春意更浓了”的理解就容易多了,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仿照着刚学过的方法,自己去揣摩填补文本“留白”的无尽意蕴。
四、于内涵感悟处拓展“留白”
文本表达往往呈现出许多不确定性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创造空间,需要教师在引导研读文本时巧妙地抓住这些因素,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锤炼言语的表达,体悟文本的价值。如《明天,我们毕业》中说:“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这一句是对教师的热烈赞颂,表达了由衷的热爱、依恋与崇敬之情,在解读时不妨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是就文本本身进行拓展:老师为什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呢?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品读体会,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联系自己和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进行情感上的融通。也可以是研究文本此处的写法:三个暗喻句子组成的排比句,强烈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我们学过的哪个语段也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学生很容易就联想到《烟台的海》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还可以组织学生仿写:你能仿造这种句式再写几句话吗?这样的创造性设计,既发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感悟到编者的良苦用心,更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发展了表达和综合运用的语言能力。
又如《夹竹桃》一课中,季羡林先生在文中说:“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可以拓展引出季羡林先生在文革时遭受迫害的经历,以及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说的:“您在最困难的时候,包括在‘牛棚挨整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信仰。”学生立即明白了作者为什么更为欣赏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为什么季羡林老先生被称为“夹竹桃君子”?他们就会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文本。
当然,我们在教学时也不能为了“留白”而“留白”,并不是每篇课文都需要在“留白”上化更多时间的。只有善于钻研教材,钻研学情,把握时机,适时适度地运用“留白”,才能发挥“留白”的最大功效。
(王蕾,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教育集团,211100)
责任编辑:宣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