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脊梁
2016-10-13兰兰
兰兰
近来,一部名为《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火了。
网络点击量过两百万,豆瓣评分达9.4分。这部国产纪录片的好评度不仅远高于眼下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的8.3分,就连口碑不错的《琅琊榜》《疯狂动物城》评分也要比它低一些。
在三集的篇幅里,它讲述了一群手艺高超的文物修复者如何让尘封百年、破损严重的故宫稀世珍品在其手中重新焕彩生辉。
震撼,是许多人看过后的第一观感。这群修复者们几乎是把毕生的精力与专注都用在了文物修复和保护上。
像《清明上河图》我们都见过,画中人物多达千人。但我们不知道的是,只为临摹一张《清明上河图》,技师冯忠莲前后花了十年的时间。
又比如修补缂丝。为控制好节奏,纺织组陈扬需要光着脚蹬机器。同时,由于技艺精细,织的时候也特别费眼睛。一天下来,即便是熟练工,最多就只能织出几寸缂丝。
但让陈扬如此耗时费力所修复的,仅是一件我们在观展时很难有印象的皇家春联。可即使如此,她在修补时也依然是那么地精心谨慎。
“看了这部片子你才能明白什么是中国传承了数千年的匠人精神:甘于寂寞,执着坚守,温暖谦逊,只有这样的品质才能担当起中国制造的脊梁。”有网友如此评价说。
对于匠人精神的渴求,我们或许从未如今天这般强烈。
就在近年国内市场消费持续低迷未见起色的同时,今年春节,600万出境过年的中国游客创下境外消费900亿元人民币的新纪录。
据世界旅游理事会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游客境外消费额达21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超过包括美国人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游客的国外消费额。而同期,到中国的外国游客数仅增2.2%。去年,他们在中国约消费575亿美元,同比2014年微增1.1%。
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据日本观光厅统计,去年中国游客在日消费额占全部访日游客消费总额的四成,人均消费约合1.6万元人民币。在经济不景气拖累销售额的情况下,中国游客的“爆买”成了日本各大零售商支撑业绩的唯一亮点。哪怕是当人民币出现贬值,在日本购物的性价比已有所下降,国人赴日的热情也依然不减。
对资深驴友王先生来说,吸引他的是产品好用。“15年前,亲戚从日本带回一个指甲钳,至今仍是家里最好用的一把。同样是100克左右的钢铁生产出来的产品,日本的保守估计能有20年的使用价值,而国产的用不到2年就成了废品。”
宋女士前不久刚去的日本,回来前她把札幌大丸百货博柏利店里的30余双袜子一扫而空。“折合下来平均一双才二十多元人民币,同样的在国内要卖一两百元,品质也时好时坏,而这袜子穿起来很服帖,颜色也特别雅致。”
如果说以前中国是稀缺经济,产品只要生产制作出来就可以卖光,那么现在则已从供应性需求过渡到体验性需求,产品不仅要漂亮,还要精致实用。这就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而日本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同上述的冯忠莲类似,冈野信雄是日本神户的一名匠人。30多年来,他只做了一件事:旧书修复。在别人看来,这是件枯燥无味的事,但冈野信雄却乐在其中,最后他能做到任何污损严重、破烂不堪的旧书,只要经他之手即光复如新,就像施了魔法一样。
在日本,类似的匠人有很多。一种说法是,从江户时代起,日本的匠人身份就是世袭的,阶层的固化使得每个人都安于现状,以把自己份内事做好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方式。他们彼此之间暗含一股较劲心理,寄希望于以技艺震撼对方,也因此他们对自己的手艺骄傲到近乎自负,如果做出质量不好的产品流通到市面上,他们将视之为耻辱。
正是基于这种近乎苦修、日求精进的传统,日本人不仅拿出佳能、尼康等让世界钦佩的精密工业品,而且还曾经借此革过现代工业的命。最典型的就是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
与之前福特发明的流水线生产不同,丰田的生产线一旦出现瑕疵,立马亮红灯示意,工人要及时处理,不让有瑕疵的产品进入市场,由此才有了“开不烂的丰田”的招牌。
同样在制造上声名显赫的还有德国。西门子、奔驰、博世……德国有很多百年工业家族,今年3月,宝马也成为其中一员。
在其位于慕尼黑以东100公里的最大生产厂内,1.85万名员工每天可出产1500辆宝马车。这里,分工极细。一条组装线上有数十个员工,每一个工位由两到四人组成。产品一到,工作人员要在五六秒内完成安椅子、矫正、拧螺丝等工序。
而从装上底盘、发动机、轮胎,到下线成一辆可以出售的成品车,只有两分钟的时间,但安装环节却要求非常严格,一旦某颗螺丝没有拧上,或没完全拧紧,整条安装线就得停止。
又比如德国标志性的科隆大教堂。它始建于1248年,一直到1880年才完工,耗时超过600年,可德国人却用这种“慢功细活”打造了完美的哥特式教堂。所谓欲速则不达,在德国人的眼中,稳健第一,速度第二。
事实上,如果纵览这两个国家近代以来的发展,日本和德国正是在二战后凭借着崇尚“工匠精神”才得以重新崛起。
即便是今日为人所称道的德国精工制造,在昔年亦有过因抄袭英国产品,被打上仿冒品、山寨品标签的历史。而德国反思后所采取的行动就是不断创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和专利制度。
再回到中国。其实,中国的工匠精神古已有之。譬如鲁班大师的匠心独运,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核舟记》的鬼斧神工,甚至如上述的故宫奇珍异宝,诸如此类传承至今的民间工艺技法,以及种种丰富的文化遗产,都是依靠代代传承者们的“工匠精神”才得以流传下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一段时间以来,因浮躁地追求“短平快”的短期效益,而使得我们日渐淡化了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让中国制造给人以低质低价的印象。随着世界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新消费观念的升级,企业生存正面临着巨大挑战,匠人精神的回归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一方面,过去中国制造的形象更多体现在量上,如今则强调的是对质的追求,其路径就是培育匠人精神,使之转化为有效的质量竞争力;另一方面,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主权前所未有地被强化,以消费者体验为追求的个性化定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而要做到产品与服务的精雕细琢,就更需要一颗匠心。当工匠精神加上智能制造业,我们的产品才能够升级换代,也才会更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