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的竞争力应该来自这里
2016-10-13
冯英杰
以史为镜,以老一代为镜,以他国为镜,找到中国孩子提升竞争力的几条途径。
以史为镜:大家族的价值观
中国传统的大家族,往往有一套可以在任何时代都屹立不倒的教育观为底蕴。以史为镜,从过去的家族历史中,可以找到提升竞争力的长久之道。
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如今仍被人津津乐道的,是其家族真正实现了“长盛不衰、代有人才”。两个儿子中,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第五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数代无一废人,均有建树。”有人如是评价。
这个大家族是如何延续竞争力,使其不管天下风云如何变化、几番改朝换代,都能争得生存地位呢?其秘诀就是:家训。
“勤俭”是曾国藩的教育精髓。在北京当差的他,将子女们都赶到了条件较差的县城老家,并告诫子女:饭菜不能过分丰盛,衣服不能过分华丽,门外不准挂“相府”“侯府”的匾,出门不能坐轿子要轻车简从,不能使唤奴婢端茶倒水,要做家务如拾柴、捡粪……
他要儿女一生都铭记十六个字: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在遗嘱中,他说:“古代的圣君贤相,无时无刻不以勤劳自勉,为自己打算,则必须操习技艺,磨炼筋骨,在困境中奋力前行,殚精竭虑,而后可以增加智慧增长见识。”
曾国藩警示子孙,从三个地方可以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第一,看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
在曾家人看来,勤俭的目的,是看脱离家族财富、名誉后,子女能否立足于社会,这样才会让孩子产生竞争力,才能一代代延续下去。
家族观念是一种凝聚力,也是竞争力的根基。历史上有名的家训,没有一个只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德育、吃苦耐劳、能屈能伸的精神,才是让后世子孙立足于社会的能耐和根本。
并且,有家族做根基,后代的竞争力才会更有使命感、荣誉感。家训不仅是对子孙后代的垂诫、训示,更是父辈总结出的立身、处世、为学等生存之道的结晶。可以说,家族观念是家族的一种凝聚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心中有家才有国,心中有国才有民族的力量。
以老一代人为镜:吃苦与报国心
关于吃苦的记忆,基本停留在上个世纪的多子女时代。那时,没有一个子女能够独享父母的爱和关注。为了争夺父母的爱,子女间会形成竞争,通过努力表现或者耍一些小聪明来引起关注。而被“淘汰”的同样会从中得到一种竞争力:接受挫折的能力和良好的心态。
那也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几个孩子同样需要竞争才能喂饱自己。家庭教育探索者唐僧宋健小时候听父母讲过邻居的故事:邻居家钓到一条鱼拿回家,子女们绕着鱼锅围坐成一圈,个个虎视眈眈。开吃后最小的孩子发现自己不是几个姐姐的对手,情急之下使出绝招:照着锅里狂吐唾沫。几个姐姐甘拜下风,留他一人慢慢享用。
而在不富裕的家境中长大,几个孩子间的关系会更亲密,在长大后他们自然就会抱团寻找出路,“穷则思变”,这让他们的生存力和竞争力远胜过城市里的同龄人。
提高竞争力的,还有思想觉悟。老一代留学生都以公派为主,需要真刀真枪的考试。那时多数人家庭基本不富裕,都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兼之见证过国家的动荡不安,有很强的“报效祖国”的心理,为能吃苦奠定了基础。
曾留学原苏联的著名化学家胡亚东说:“那时,留学生为民族、为国家建设考虑得多一些,为自己考虑得很少,一心想学点好的东西回来报效祖国;而现在缺乏那种浓浓的情怀。”
对老一辈留学生而言,留学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留学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所以,国外对中国老一辈留学生的印象都是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勤奋、刻苦。胡亚东说:“中国学生的成绩在班上都数一数二,到了考试,其他国家的同学,都喜欢坐在中国留学生的旁边。”
那时,若非特殊情况,家境不好的中国留学生,中途一般不回国,一呆就是整整四五年。在陌生的国度,这批有民族使命感的留学生,爆发出更强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他们会在当地做兼职,会去参加当地的各种活动,去融入外国人的圈子,了解其生活现状、经济现状、社会现状等。
而当中国的中产家庭数量猛增时,送孩子出国留学不再司空见惯,吃苦与报国心的教育内容再次被抬出来。
明白留学的目的是什么非常重要。如果只是父母为了让孩子长见识、镀层金,那结果可想而知。增强个人的竞争力之上,还需有更强烈的民族与国家荣誉感。
此外,与其为孩子制造衣食无忧的学习环境,不如给他们彻底造一个吃苦的环境。如今的留学生最需要学习的,是老一辈留学生的吃苦、好学精神;而如今的父母需要学习的,是放手让孩子去历练。
以海外为镜:在挫折与细节中学会独立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各种国际竞技赛中,中国孩子总能取得好的成绩,但评委总会意味深长地表示:“其实国外的孩子,在各种竞技赛中,更有创新能力,他们只是更注重过程;而中国孩子太注重结果,大多有输不起的心态。”
2014年,在《最强大脑》的国际挑战赛中,中国的“天才少年”李云龙因为担心已经输掉了比赛,而当众崩溃大哭;而他的对手,意大利小男孩安德烈,却以平常心对待赛事结果,还因为担心李云龙而跟着落泪:“我刚才很担心李云龙,他看起来很难过,我想要去拥抱他。”
意大利人的教育方式,就是输赢是竞争的最终呈现状态不假,但“赢”并不是人生常态,失败亦然。能够常胜的人,其实往往赢在心态上,而这是竞争力的核心。大人要教会孩子的是,不能有一味的求胜欲和只赢不输的心态,而要有去接受挫折、原谅自己的能力。
挫折教育往往与独立性的培养挂钩。如果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谈何竞争力?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女孩子到十六七岁时,会被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上午劳动,下午上学。因为瑞士是多语言国家,有德语区、法语区,所以通常会将姑娘送到讲另一种语言的地区去。这样做,一方面锻炼了劳动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
日本则坚持七分饱、七分暖的教育原则。不会让孩子吃得太饱,也不怕孩子穿得太少。在日本的幼儿园,无论冬天多么冷,孩子都穿着短裤上学。而当孩子生病时,妈妈们一般也不会送去医院打吊针,孩子都有很强的自愈能力。
同样是在日本,学校除了开设有家政、缝纫等生活技巧的课程外,还要求孩子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和谁说话,都要“笑眯眯”;要求孩子饭前洗手,饭后一定要刷牙;要求喝完牛奶要随手把牛奶盒子洗干净,然后拆开回收;要求在学校吃饭,自己洗碗筷,并收拾餐桌清洁。
其实,这就是中国家长刚刚开始接触的“礼仪教育中的人格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