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表达的空间视角

2016-10-13

关键词:聚焦点观察点观察者

李 淳



§博士生论坛§

论语言表达的空间视角

李淳

空间是人类最原初的感知对象,视角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空间视角体现为空间场景中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诸多具体关系,通过影响人们对空间场景的心理识解来改变语言的编码形式。在认知语言学基础上,空间视角可以分解为观察点位置、观察距离、观察范围、视角运动性等基本范畴,各范畴间相互作用,又形成了观察方式和观察方向等复合范畴。视角各范畴不仅对人类语言产生了普遍影响,还与现代汉语方位词“上、下”的特殊用法,水平维度方位判定歧义等具体语言现象有着紧密联系。

空间视角;心理识解;方位判定;认知语言学

空间是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人类对空间范畴的认知影响了语言的习得和表达,同时“隐喻是人类认知重要的和基本的方式之一,很大一部分隐喻来自空间概念”。*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8页。所谓“空间视角”,主要体现为三维空间场景中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的诸多具体关系,如前-后,左-右,上-下,远-近,动-静,部分-整体等。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观察角度的不同,人们对同一空间场景可能产生不同的识解,进而表现为不同的语言编码形式,我们将此称为“语言表达中的空间视角因素”。 例如:(1)a.The hill falls gently to the bank of the river. (山丘缓缓地下降至河岸。)b.The hill rises gently from the bank of the river.(山丘从河岸缓缓地升起。)*R.W. Langacker, Cognitive Grammar: An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p.82.在这两个例句中,a通过动词fall和介词to来表现从上往下的观察角度,b则通过动词rise和介词from来表现从下往上的观察角度。两套语言编码反映了观察者运用两种不同视角,化静为动,对现实空间中同一观察对象有着不同的心理识解方式。

认知语言学兴起后,语言学家们开始关注视角对人类识解经验的概念化和对同一情景不同语言编码能力所产生的影响。如兰盖克深入分析了视角在语法和语义结构中的作用,提出了焦点调整(focal adjustment)的识解机制,包括选择(selection)、视角(perspective)和抽象化(abstraction),其中视角又具体分为图形/背景(figure/ground)、视点(viewpoint)、指示语(deixis)以及主观性/客观性(subjectivity/objectivity)。*参见R.W. Langacke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pp.120-149.泰尔米指出视角是观察者对场景进行概念化时眼睛所停留的位置,涵括视角距离(perspective distance)和视角模式(perspective mode)两大范畴。视角距离可分为近距离(proximal)、中距离(midrange)和远距离(distal) 三类;视角模式又分为全景模式(synoptic mode)和顺序模式(sequential mode)。同时,语言中也存在不同视角之间的镶嵌(embedding)和套入(nesting)。*L.Taml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1,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2000, pp.68-76.莱文森在探讨空间方位参照系统与视角的关系时提出,空间参照框架可分为内在参照框架(intrinsic frame of reference)、相对参照框架(relative frame of reference)和绝对参照框架(absolute frame of reference)。其中相对参照系从观察者的视角出发,例如:The man is to the left of the house.(那个人在房子左边。)*S.C. Levinson, Space in Language and Cognition: Explorations in Cognitive Divers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24-61. 莱文森使用“内在参照框架”“相对参照框架”和“绝对参照框架”来指称确定某物体空间方位的三种定位系统:内在参照框架依赖参照物的内在方位来确定物体间位置关系,与观察者位置无关,如“苹果在桌上”;相对参照框架依赖观察者自我中心视角来确定物体间位置,如“我左手边是卧室”;绝对参照框架依赖自然地理特征(如磁极、日月星辰位置等)所提供的固定方向确定方位,如“意大利在法国南面”。

空间视角是一个有机运转的系统,它如何对人类语言形式产生普遍影响,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认知语言学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本文将空间视角系统分解为观察点位置、观察距离、观察范围、视角运动性四个基本范畴和观察方式、观察方向两个复合范畴,具体加以分析。

一、视角的基本范畴

1.观察点位置,指观察者在观察空间物体时实际或假想中所处的位置。它对语言表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词汇层面,比如当观察对象朝向或背向观察点位置运动时,其运动路径会被着重描绘,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这一现象在人类语言中具有普遍性,而不同民族选择的语言形式则同中有异。

汉语谓语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谓语动作而运动的方向通常使用趋向动词或趋向补语来表达,如:单音节(简单)趋向动词(来/去、上/下、进/出……),双音节(复合)趋向动词(上来/上去、进来/进去、回来/回去……),趋向动词做补语的动补结构(飞来/飞去、走进/走出、跳上/跳下、跑进来/跑出去……)。德语、日语也通过趋向动词来表达观察对象相对于观察点位置的运动方向,如德语的her(来)、hin(去),日语的来る(来)、行く(去)、帰る(回)。法语没有趋向动词,其趋向义是由表运动方向和位移的一类完成体动词单独表示的,如:aller(去),venir(来),apporter(带来),rentrer(回到),sortir(出去),partir(出发去),envoyer(派……去)。英语既使用趋向动词,又使用动词+表示趋向义的副词/介词组成的动词短语来表达观察对象相对于观察点的运动方向,如:come/go(来/去),come in/go out(进来/出去),sit down(坐下),jump on(跳上),throw away(扔过去),climb over(爬过去),lift up(提起来),go outside(出门去)。由此可见,“进、出、上、下”义动词表达观察对象相对于观察点位置“往里面移动”“往外面移动”“往高处移动”“往低处移动”;“来、去”义动词表示“朝向观察者移动,由远及近”“背向观察者移动,由近及远”。而汉语中的复合趋向动词(补语)“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回来/回去”等则是上述两类意思的复合体,既表示动作行为的位移方向,又表示位移方向与观察者的位置关系。

观察点位置在词汇层面还体现为指示词的选择,指示词体现了说话人以自己为参照物来考察观察对象与观察点位置的距离远近关系的认知过程。一般来说,此时观察点位置与说话人当前位置重合,当说话人指自己身边时用近称,指听话人身边时用中称,指远离自己和听话人身边时用远称,指不确定与自己的位置关系时用疑问称(也叫不定称)。指示语在不同语言中也是同中有异,如下表所示:

近称中称远称不定称汉语这/这+量词这里那/那+量词那里哪+量词哪里英语thisherethattherewhichwhere日语これ(这个)ここ(这里)それ(那个)そこ(那里)あれ(那个)あそこ(那里)どれ(哪个)どこ(哪里)

续上表

表中五种语言均具有近称、远称和疑问称指示词,但汉语、英语、德语中无中称指示词。这说明,虽然观察点位置与观察对象的远近关系在人类认知识解中具有普遍性,但不同民族的认知详细度和语言细化程度不同。

观察点位置亦可体现于句子层面,主要表现在句子成分的隐显和语序上。例如:(2) a.The lunchroom door slowly opened and two men walked in.(餐厅大门缓缓打开,两个男人走了进来。)b.Two men slowly opened the lunchroom door and walked in.(两个男人缓缓打开了餐厅大门,走了进去。)*Taml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Vol.1, p.69.在这两个例句中,a暗示观察点位于餐厅内部,这样观察者才可能看不到正在进入餐厅的施动者;b表明观察点位于餐厅外,这样观察者才有可能看到正在推门而入的施动者。因此a没有提及“推开门”的施事,b则指明了施事“two men”(两个男人)。

观察点位置还可以扩展到句群乃至语篇层面。它能够涵盖所指场景内的任一位置——听话人或读者通过对语言形式进行解码,能将假想的观察点投射到特定描述场景中。例如:(3)她坐在床边的摇椅里,向窗外望去。天空是多么的美丽!(4)他站在树下,远远地望向索菲娅。阳光中她的一头金发绚丽无匹,多么迷人啊!若有旁人经过,就会发现他的脸已经涨得通红。*未标明具体出处的语例来源于CCL语料库或个人自造语例。在例(3)中,第一句话使用了第三人称代词和客观的场景描写,以读者(听话人)的观察点置入所描绘的房间,观察投向了“她”。第二句感叹句和主观感受的表达,则将读者(听话人)的观察点位置转为从“她”的眼中向外观察。在例(4)中,“树下”是对空间场景中“他”的位置的客观描写,此句以读者(听话人)的观察点位置对“他”进行的观察,并随着 “他”的视线“望向”远方。第二句极富主观感情色彩的感叹,则将读者(听话人)的观察点转为从“他”的眼中看索菲娅——“多么迷人”。第三句又将读者(听话人)拉回外部观察者位置——“发现他的脸已经涨得通红”。

2.观察距离,指观察者与观察对象间距离的变化,可分为近、中、远距离三类。人们在近距离观察时将对象识解为无界直线,中距离观察时将对象识解为有界线段,远距离观察时将对象识解为一个点。这体现了空间的二重性:即空间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对于同一观察对象(空间物体或空间事件),人们可以主观地“推远”或“拉进”观察距离,将之识解为有界或无界的。例如:(5)a. The box is 20 feet away from the wall.(箱子离墙有20尺远。)b. The box is 2 feet across.(箱子两尺见方。)(6)a. I read the book 20 years ago.(我20年前读过这本书。)b. I read the book in 2 hours.(我读了两小时书。)*Langacker, 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er, p.133.在例(5)a中,说话人从远距离观察,将“箱子”主观识解为空间中的一个点,不考虑“箱子”本身占据的空间体积;例(6)a中说话人也从远距离观察,将“读书”识解为瞬时动作,“读书”花费的时间被压缩成一个时点,而非时间段。在例(5)b中,说话人从中距离观察,所关注的是“箱子”本身的尺寸,观察对象“箱子”变成有界的;例(6)b中说话人也从中距离观察,但所关注的是“读书”花费时间的长短,将“读书”识解为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观察对象“读书的时间”也变成有界的。可以看出,观察距离既影响人们对空间内物质实体的识解,又影响人们对空间事件的时间属性的认知。

观察点位置和观察距离通常共同对空间识解和语言表达起作用。以指示词为例,远称、中称、近称指示词并非与本文所定义的远距离、中距离、近距离观察完全对应。如“那是一个五米见方的水池”中,“那”是远称指示代词,指代的对象是“水池”,但说话人仍将“水池”识解为有界的,采用了中距离观察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认为说话人站在离水池较远的地方,他对“水池”的空间信息(“五米见方”)的了解可能并非通过实时实地的观察,而是基于先前的已有经验,正因为说话人已经具有足够的空间场景信息,他才能在较远的观察距离给出较详尽的空间描述。

3.观察范围是视野的一部分,但不等于视野。人目所能及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强调人的视觉能力;观察者注意力所管辖的视线范围称为观察范围,强调人对空间场景的“有界化”识解。观察范围取决于注意力的强度。当人们忽视空间场景的某部分,注意力强度为0,该部分位于观察范围外;当人们注意到空间场景的某部分而未将之作为关注焦点时,注意力强度为弱,该部分位于观察范围边缘;当人们注意到空间场景的某部分并将之作为关注焦点时,注意力强度为强,该部分位于观察范围中心。

观察范围在认知语言学中又被称为“凸显”。场景中哪个物体或区域容易得到凸显,通常是由物体或区域的实际特征决定的:如颜色鲜艳比颜色暗淡的容易凸显(如“The star is shining in the sky”),外部轮廓封闭的比开放的容易凸显(如人脸/花瓶幻觉),运动的比静止的容易凸显(如“The balloon is above the house”)。*弗里德里希·温格瑞尔、汉斯尤格·施密特:《认知语言学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5-188页。当然人们也可以通过主观识解,人为地使某个物体或区域得到凸显——这种操作即“背景化和前景化”。得到凸显的成为前景,未得到凸显的成为背景。可以说,观察范围就是人们空间视野中得到凸显的前景部分。例如:(7)The garden is swarming with bees.(花园里蜜蜂嗡嗡飞舞。)*M. Salkoff, “Bees Are Swarming in the Garden: A Systematic Synchronic Study of Productivity,” Language, No.2, 1983, pp.288-291.通常来讲,处所区域是空间场景中不易凸显的背景,在句子中作附加的处所状语,如“Bees are swarming in the garden”(蜜蜂在花园里嗡嗡飞舞)。但例(7)中地点名词“the garden”却作句子主语,这是因为观察者通过主观识解,人为地将其凸显,即处所得到了前景化。

现代汉语存现句似乎也可以使用观察范围来做出一定的解释。描写人或物与处所关系的单句结构,通常分为常规式和非常规式。常规式结构可简化为两类:1. 人或物+处所+动词性成分,如“乞丐在天桥上乞讨”;2. 人或物+动词性成分+处所,如“他瘫倒在地上”。非常规式结构即存现句,可简化为:处所+存现动词+人或物,如“台上坐着主席团”“山上矗立着一座铁塔”“店里来了三个人”。就常规式来看,由于外部轮廓封闭和运动的部分较之轮廓开放和静止的部分,更容易处于观察范围中心,因此人或物自然地处于凸显位置,处所成为不易凸显的部分。其观察顺序是从人或物再到处所,由于观察顺序和句子语序具有象似性,因而在句法上就表征为人或物作主语,处所成分作状语或补语后附。而非常规式之所以也合法,是因为人们通过“主观识解”,将原不凸显的处所置于观察范围中心,原本凸显的人或物则被降级为不易凸显的部分。其观察顺序是从处所再到人或物,人或物是处所附带激活的观察对象。由于顺序象似性,句法上就表征为处所作主语,人或物作宾语的一种特定句式。

观察范围还影响着空间事件的句法结构,例如:(8)a.The clerk sold a vase to a customer.(售货员把花瓶卖给顾客。)b.The customer bought the vase from a clerk. (顾客从售货员那买了一只花瓶。)*C.J. Fillmore, “Scenes-and-Frames Semantics, Linguistic Structures Processing,” In Antonio Zampolli (ed.), Fundamental Studies in Computer Science, No. 59,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 1977, pp.55-88.由于观察者对观察范围的中心/边缘有着不同识解方式,同一个商务事件框架产生了不同的句法结构。在此例中,a观察范围的中心是“售货员”,边缘是“顾客”。句子通过语序上的“前景优先”,和定冠词the/不定冠词a的使用,实现了卖者前景化和买者背景化;b观察范围的中心是“顾客”,边缘是“售货员”。句子通过同样的语法手段,实现了买者前景化和卖者背景化。而在汉语中,通常使用语序手段来外化空间事件的观察范围,如“我卖了他两头牛”这句话的观察中心是“我”,观察边缘是“他”,句子通过语序上的“前景优先”实现了卖者前景化和买者背景化。我们可以将该句略说为“我卖了两头牛”,而不能单说“卖了他两头牛”。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这是由于边缘区域比中心区域更容易为注意力所忽略,句子省略背景通常可以成立,而省略前景不成立的缘故。

4.视角运动性,涉及观察点与聚焦点的动静关系。若将视线简化为一条有向线段,则观察点位置为视线起点,聚焦点(观察者视线聚焦的区域)为视线终点。视角运动意味着视线运动,视线运动意味着观察点/聚焦点(至少其一)的运动。因此判断视角运动性时,可以用观察点/聚焦点的静止/运动作为判断标准。具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第一,观察点静止,聚焦点静止,则视角静止。例如:(9)他狠狠地盯着王刚,仿佛要将他看出个窟窿来。此例句中,观察点“他”静止,聚焦点自始至终都落在“王刚”身上,动态助词“着”体现了视角静止时动作“盯”的持续不变。第二,观察点静止,聚焦点移动,则视角运动。例如:(10)李琳环顾四周,屋里只摆着两台电脑、两部电话机和一台传真。 此例句中,观察点“李琳”静止,但其聚焦点不断变化,依次落到不同物体上,动词“环顾”体现了视角的运动性,对空间物体的描述顺序和观察者聚焦顺序一致,反映了汉语在语序与时序的象似性。第三,观察点移动,聚焦点静止,则视角运动。例如:(11)他座下的马如飞一般,路旁的酒肆一闪而过。此例句中,观察者将“酒肆”识解成一个点,等同于聚焦点。此时虽然聚焦点静止,但观察点的移动导致视角移动,“酒肆”也因此化静为动,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常规的破格表达。第四,观察点移动,聚焦点也移动,则视角运动。例如:(12)火车疾驰向北,一路上河道蜿蜒,山峦起伏。此例句中,观察者将“河道”和“山峦”识解成无界的,聚焦点在其各局部之间不断移动。此时虽然“河道”和“山峦”在客观上是静止的,但聚焦点的移动导致视角运动,“河道”和“山峦”也因此化静为动。

由例(11)和例(12)可见,聚焦点不完全等同于一个空间物体本身。如前所述,观察者通过主观地推进或拉远观察距离,可以将同一空间物体识解为有界或无界的。因此,当将空间物体识解成一个点时,聚焦点等于空间物体本身;当将空间物体识解成有界线段或者无界直线时,聚焦点可以在同一物体的各局部间不断运动变化。

二、视角的复合范畴

1.视角运动性、观察距离与观察范围三者组合,便构成了一个复合范畴,即观察方式。

对空间物体的观察方式,泰尔米将其分为“总括扫描”和“次第扫描”两类,并且举例:(13)a. There are some houses in the valley.(山谷中坐落着几座小屋。)b. There is a house every now and then through the valley.(山谷中时而闪现出一座小屋。)*Tamly, 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Vol.1, p.71.对于空间物体而言,“总括扫描”意味着观察者一次性地将所有物体尽收眼底,为远距离观察,聚焦点和视线静止,观察范围是空间场景中的“各物体之和”,观察时间凝缩成一个时点,因此在句法上倾向于使用复数形式。如a通过使用名词的复数形式,限定词“some”和介词“in”等句法手段外化了总括扫描。而“次第扫描”意味着观察者对各空间物体的观察有先后之别,为近距离观察,聚焦点和视线移动,观察范围在空间场景的各局部之间移动,在同一时间点上只聚焦一个对象,观察时间是一个时段,因此在句法上倾向于使用单数形式。如b运用名词单数形式,限定词“a”,时间状语“every now and then”和表示运动的介词“through”等句法手段外化了次第扫描。

观察方式还影响着空间事件的句法结构,例如:(14)a.儿女们全都离开了部队。b.儿子离开了部队,女儿也离开了。c.儿女们一个一个地离开了部队。对于空间事件而言,“总括扫描”意味着一次性地将几个不同的空间事件化零为整,相当于远距离观察,聚焦点和视线静止,观察范围是“各事件之和”,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被凝缩成一个时点,因此在句法上倾向于使用复数形式。如a通过复数标记“们”和副词连用形式“全都”外化了总括扫描。“次第扫描”意味着依次观察各个事件,相当于近距离观察,聚焦点和视线移动,观察范围从一个事件转移到另一个事件,事件之间的间隔为时段,因此在句法上倾向于使用单数形式。b使用表单数的主语和化整句为分句的手段外化了次第扫描。c则体现了从总括扫描到次第扫描的过渡阶段,同时使用了复数标记“们”和数量词重叠式“一个一个”。

2.当运用次第扫描时,观察点位置与聚焦点共同作用构成了一个新的复合范畴——观察方向。

在空间场景中,观察者从既定的观察点观察对象,视线方向是特定的。因此观察方向可以看作是由观察点发出,指向观察对象的有向线段,其中观察者位置是起点,观察对象位置是终点。例如汉语中“向上(下)看”表明观察对象位置高(低)于观察者位置;“向左(右)看”则表明观察对象位置在观察者面向位置的左(右)方。在汉语普通话和部分方言中,方位词“上、下”存在着一种有别于其基本义的特殊用法。表示“地面上”的意义,既可以用“地上”,也可以用“地下”,例如:(15)a.别把烟头扔在地上。b.别把烟头扔在地下。(普通话)又如:(16)a.地下脏死了,也没得个人扫下子。b.地上脏死了,也没得个人扫下子。(扬州话)*储泽祥、肖任飞:《“地下”的参照体系与匹配限制》,《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

方位词“上”在某些方位短语结构中可使用反义词“下”替换,表达的意思不变。借助莱文森的空间框架理论,本文认为这首先是因为说话人选择了不同的参照框架。当使用“地上”时,说话人采用的是内在参照框架,而内在参照框架与观察者无关。“上”是地面本身具有的内在方位,“地上”是对空间场景中位置关系的镜像投射。当使用“地下”时,说话人采用的是相对参照框架,依赖自我中心视角来确定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地下”这一表达其实隐含着说话人的观察方向,即说话人的眼睛高于地面,向下观察地面上的事物。观察方向对于汉语方位表达的影响,还可见于例(17):天花板上有一只苍蝇。此例句中,苍蝇的实际位置是在天花板的下表面,但汉语中我们却说“天花板上”。这同样是因为说话人采用相对参照框架来识解空间场景的缘故。“天花板上”隐含着说话人的观察方向,即说话人的眼睛低于天花板,向上观察天花板上的物体。

三、从观察点位置看水平维度方位表达歧义现象和汉语方位判定策略

郭锐指出水平维度的英语表达常产生歧义,如例(18):There is a cat in front of the car.其可指 a、b两种位置(图1)。汉语有相应的表达,如例(19):汽车的前面有一只猫。通过对97人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汉语中类似表达可指4种位置(图2)。

被试者100%选择a、50%选择b、18%选择c、18%选择d、0%选择e。郭锐认为,这里的歧义主要是由于参照策略(reference strategy)不同。a和d利用参照物内在方位特征;b说话人把自己的方位特征镜像投射在参照物上;c说话人把自己的方位特征顺向投射在参照物上。a和d的区别为:方位域(指方位词语在现实世界中所指的实际区域)是否是参照物的一部分。*郭锐:《空间参照理论与汉语方位表达参照策略研究》,沈阳、冯胜利主编:《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0-121页。英语中若方位域不是参照物的一部分,不加定冠词“the”;若方位域是参照物的一部分,加定冠词“the”。如“in front of the house”表示在房子外的前方,“in the front of the house”表示在房子里的前部。

图1图2

对于例(18)的歧义,克拉克认为英语中有两种“前、后”:1.参照物内在的前、后(位置a);2.自我中心的前、后(位置b)。*H. H. Clark, “Space, Time, Semantics and Child,” In T. E. Moore(ed.),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the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73, pp.27-62.对于汉语的水平维度方位表达,方经民认为汉语“左、右”的使用有主视和客视之分,主视即“自身参照”,客视即“外物参照”。*方经民:《汉语“左”“右”方位参照中的主观和客观——兼与游顺钊先生讨论》,《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但现有研究未能充分解释为什么汉语中这几种位置都能被人们接受,且方位域不是参照物一部分的三种位置在接受度上有高低之分:位置a>位置b>位置c。*我们不考虑位置d是为了使讨论成为同质的——位置d的方位域是参照物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可以用观察点位置来解释例(19)中的歧义现象,在此之前需厘清几个预设:第一,水平维度上的四个基本的相对方位是前后左右,这意味着人们用汽车作为参照物来定位猫时,可以有4种基本观察位置。第二,“前”在空间域的原型意义是指观察者自身实际面向的位置,类推意义是指观察者以外的客体面向的位置(如果能区分出客体的面向的话——实际上这要求客体具有区分前后的内部特征,比如房子有门的那一面的朝向为前)。*原型意义指概念最基本、使用最频繁的意义,通常也是最早和最容易为人们所习得的意义。类推意义指从原型意义类推出的引申意义。贾红霞的个案研究指出,习得普通话过程中,对“前”最早的理解是儿童自身面对的前面的位置,为原型意义,如“爸爸坐前面”(26个月28天);从 27 个月开始出现以其他物体或生命体为参照点的表达,为类推意义,如“这个贴到小熊前边”(27个月23天),“我坐妈妈前边”(28个月01天)。参见贾红霞:《普通话儿童空间范畴表达发展的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第18页。第三,由于“前”的类推意义是从其原型意义引申的,所以当人们用客观物体作参照物来定位其“前面”的焦点物时,倾向于将自己观察时的面向作为客观物体的面向,我们将之称为“客体的主观化”识解操作。因此当“观察者→参照物→焦点物”成这样一个线性序列时,我们会将焦点物识解为位于参照物的前面。

现在,我们假设有4个观察者分别从4个基本观察位置来观察车与猫的关系,如果不考虑客体本身的因素,那每个观察者都会以其自身的观察面向为车体面向,因此理论上位置a、b、c、e都可以是“汽车前面”猫所在的位置。然而汽车的内部特征(即汽车有车头、车尾之分)本身就能够区分前、后,位置a靠近车头,位置e靠近车尾。汽车的内部特征是固有属性,其所决定的“前、后”是客观、固定的;而“客体主观化”识解出的“前、后”则是主观、相对的。前者的方位特征处于强势地位,观察者会首先考虑,可称之为“强条件”;后者的方位特征处于弱势地位,观察者会次要考虑,可称之为“弱条件”。因此,观察者按自身观察面向判断“前、后”时,其前提是不能违背汽车固有的“前、后”。已经被判断为“前”的不再判断为“后”,已经判断为“后”的不再判断为“前”。按照这个规律,位置e被优先排除了,因为判断它为“后”的是强条件,判断它为“前”的是弱条件,以强条件为准。位置a接受度最高,因为强条件和弱条件都判断它为“前”,它拥有的理据性最强。强条件不能判断位置b和位置c为“后”,但弱条件可以判断位置b和位置c为“前”。之所以位置b接受度大于位置c,则是由于被试者看图说话,从汽车的右侧面习得“车-猫”空间关系场景造成的。被试者从汽车右侧观察区域b时无遮挡,观察区域c时有遮挡。而“前”的原型义隐含“处于观察者面向区域,看得见”,“后”的原型义隐含“处于观察者背向区域,看不见”。因此被试者主观上倾向于判断无遮挡的区域b为前,有遮挡的区域c为后。区域b受到该附加条件的加成,因此其接受度高于区域c。

通过分析水平维度方位表达歧义现象的成因,可以对汉语方位判定策略有明确的认识。方位判定既与客观物体的固有方位特征有关,又与观察者主观选择的观察点位置有关,还与观察者习得该空间场景时的观察位置有关。观察者主观识解的多样性造成了水平维度方位表达的歧义现象。但人们对歧义句的几种含义所反映出的方位关系的接受度有差别,则是缘于方位判定同时受到几种条件的制约。

综合以上论述:视角是人类最普遍、最基本的认知方式之一,也是影响语言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只有对“最基本、最简单的问题采取最审慎的态度”,才能“真正地研究清楚在简单现象基础上不断调整、演化而来的复杂现象”。*马清华:《并列结构的自组织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语言形式是人类心理识解过程的外化,通过考察空间视角与语言表达的关系,既可以探求人类某些普遍的认知心理,也可以揭示认知结构与语义结构乃至句法结构间的某些潜在关系,还能为语言复杂化中不同层面的一些问题找到统一的、有内在联系的解释。

(责任编辑:庞礴)

Spatial Perspectives in Linguistic Expressions

Li Chun

Space is a primary cognitive object for mankind, and perspectives are one of our most basic cognitive styles. Space perspectives refer to several specific relations between observers and objects, and transform linguistic coding forms by influencing one's psychological construal of space scenes.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space perspectives can be resolved into four basic categories as observation location, observation distance, observation range and perspective movement. Several compound categories including observation modes and direction of viewing flow from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basic categories. Spatial perspectives are not only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human languages, but are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pecial usage of “up” and “down”, and the ambiguity of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in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in modern Chinese.

spatial perspectives, psychological construal,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李淳,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21004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句子复杂化问题的研究”(11BYY084)

H0

A

1006-0766(2016)05-0153-08

猜你喜欢

聚焦点观察点观察者
我省4家农民合作社被列为部级观察点
冷静而又理性的观察者——德国华人作家刘瑛访谈
关爱聚焦点
关爱聚焦点
关爱聚焦点
关爱聚焦点
清明节期间全国祭扫民众达1338.7万人次
法治思维下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障机制*——以河南省原阳县留守儿童学校为观察点
观察者模式在Java 事件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委托与事件在观察者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