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探索破解高校专利困局
2016-10-13杨雪萍
文 / 杨雪萍
郑州大学探索破解高校专利困局
文 / 杨雪萍
取消专利申请奖励制度,设立专利成果转化专业部门,设立1亿元创新基金,专利转化收益的70%归研发团队和教师个人所有……
拥挤的实验室里放满了各种仪器、设备,七八个穿着白大褂的博士生们,或观察反应器皿,或紧张地操做实验仪器,边认真记录……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实验世界里。这是笔者4月20日在郑州大学工业催化研究所化学实验室看到的情形。这时,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向宇教授走进实验室,满脸喜悦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鲁西集团三个催化剂专利转让项目的首笔500万专利转让款已经到账了。”顿时,博士生们放下手中的仪器,鼓掌欢呼起来:“太好了,这下有钱买新仪器了!”
专利从“数量”向“质量”跨越
进入新世纪以来,郑州大学制订了知识产权战略,先后成立了国家知识产权(郑州大学)培训基地,与审协河南中心、河南省知识产权局三方共建知识产权学院,制订了专利奖励资助政策,学校规定申请一件发明专利,学校给予专利申请费资助,专利授权后申请教师可以获得万元奖励。
在政策鼓励和引导下,郑州大学师生专利意识普遍提高,不少老师从以前“重论文,轻专利”、“申请专利无用论”,开始将科研成果向专利申请转变,“先申请专利,再发表论文”已经成为理工科教师的自觉行动,学校的发明专利拥有量、授权量急剧增长。据统计,2015年郑州大学发明专利累计拥有量达到436件,累计授权量404件,均在全省高校中位居前列。
然而,伴随着专利数量的增加,不断增高的专利维持年费,也在困扰着郑州大学。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的专利转化率只有5%,绝大部分发明专利“养在深闺人未识”。
201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炯天就任郑州大学校长后,为了防止郑大的专利申请也走上只重其“数量”而忽视其“质量”的路子,学校研究后宣布于2014年取消专利奖励政策,取而代之的是成立了郑州大学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研究院,专门负责全校的专利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工作;并打破常规,规定专利转让费用的最高70%可归为研发团队和项目参与者个人所有,为学校拥有的专利“疏通”转化渠道;上市公司河南汉威电子股份公司资助郑州大学设立1亿元的创新基金,资助鼓励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投身产学研一线。
其次,郑州大学瞄准“中心城市,一流大学”的目标,鼓励各院系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优势,与地市结合,开展“三个一”帮扶目标,即:帮助地市“建立一所研究院、帮助一所高校、扶持一家医院”,提出面向市场开展产学研项目,专利申请归双方共有,从而有效促进了郑州大学专利产出的质量和专利的市场实用性。
市场导向催开转化之花
从利益引导到市场引导,从收益模糊到向研发团队重点倾斜。专利管理机制“指挥棒”的转变,促进了郑州大学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由“重申请”向“重转化”的巨大跨越,并催开了专利转化的绚丽之花。
2014年4月,郑州大学常俊标教授(现河南师范大学校长)牵头的生物制药研发团队率先实现专利转化“开门红”。该团队研发的创新艾滋病毒药物阿兹夫定(FNC)专利项目,以4 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兴宇中科投资有限公司,并在平顶山建厂投产,成为该领域我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物。据了解,目前该药物已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在河南省驻马店上蔡县某“艾滋病村”进行临床二期试用。
当年12月,常俊标教授团队再次爆出喜讯:该研发团队研制出的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脑中风的新药布罗佐喷钠(BZP)专利,以4 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浙江奥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以1/100D专利入股企业10年,创郑州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最高纪录。2015年11月,该药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进入1/3临床试验。
一系列专利转化的喜讯在郑州大学引起了巨大轰动,专利转化一时间成为了理工科科研团队和教师们的最热门议题。郑州大学工程塑料研究室近5年来先后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项,全部获得转化,转让费从79万元到1 450万元不等,其研发的尼龙1212、尼龙1111、尼龙12T 和尼龙11T等专利技术分别在山东淄博、莱阳,河南濮阳、南阳等化工企业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产品替代了市场上相当一部分的进口长碳链尼龙和耐高温尼龙,为我国高性能工程塑料材料及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累计为我国工程塑料的造价节省了900亿元的进口费用。
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道德体系,都必须符合社会的制度本质,符合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因此,乡村伦理道德体系建设也要遵循这种规律性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确立,应考虑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特别是农业生产力,要有利于基层民主法制的进步和完善,要有利于实现广大基层农业人口的现实利益。同时,乡村伦理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指向是破除小农经济观念,肃清宗法制度的不良影响。
此外,由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刘忠毅教授团队研制出的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专利技术,已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天津、重庆等十余家企业推广应用,国内市场占有率100%。该项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整体技术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郑州大学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雷天友教授给笔者做了一个统计,仅“十二五”期间,郑州大学就转让专利成果96项,专利转化合同金额高达9 708.5万元,位列全省高校首位,初步探索破解了高校专利转化的困局,使得郑大成为引领河南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发展的“领头羊”,在走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大学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硕果背后隐藏科研苦心
“过去,是我们到处找市场、找客户,现如今,是全国各地客户来找我们,争抢着要和我们签约。”郑州大学化学催化剂实验室38岁的年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仲毅自信地说道。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过去,转让一项专利成果,我们开口只敢5万、几十万的要价,如今,我们不仅敢开口要价500万,而且国内许多企业慕名上门要专利,还主动提出给他们实验室投入经费合作。仅今年前4个月我们就签订了1 500万元的专利转让和委托开发经费。”
“这个70%专利转让效益归个人所有的政策,会不会促使一批百万富翁的诞生呢?”笔者打趣地问。刘仲毅教授告诉笔者,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市场化专利转化会立竿见影带来一些收益,但是作为高校,他们不光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们还要深入研究它的反应机理等基础性的原理,这样才能推动人类科技的基础研究和共同进步,而这些基础研究,几乎是纯粹投入,带不来什么直接经济收益的。除此之外,虽然专利转化给他们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客户给的经费是有限的,而且是分期分批支付的。科研是一项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的工程,仪器、设备、材料以及国内外合作专家团队补贴都是需要花钱的。
郑州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王向宇教授告诉笔者,科研的周期比较长,比如他们实验室搞的绿色催化剂项目,前前后后花费了18年时间,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经在鲁西集团、平煤神马集团、北京安耐吉能源、河北美邦科技等进行专利转化专利5项,取得专利转让和产学研合作经费1 795万元,其中在鲁西集团当年投产当年见效,大幅度降低了反应能耗和原料消耗,减少三废排放20%,为企业带来新增效益2亿多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滑的情况下,该公司效益却连年递增,并主动给他们追加科研经费。
“目前,郑州大学的老师们处于科研‘最幸福’的阶段。”满头华发的王向宇教授高兴地说:“学校和学院为我们建立了大型仪器科研平台,购置了6 000多万元的先进科研仪器和装置,让我们研发团队有了创新平台和条件,专利申请由学校科研处服务,专利转让由学校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研究院负责进行谈判,专利转让许可合同由学校知识产权学院负责法律把关,专利收益70%归我们研发团队支配。我们一心搞科研就行了。”
“一件专利转让几百万、上千万,听起来好像很多,但对于科研来说,好像永远都不够。实验室的师生们把每一分钱都掰成两半来花,哪舍得装进自己的腰包?进入2016年,我们经常牺牲节假日,加班加点完成客户的合作项目,但一分钱补贴还没领呢!”王向宇教授告诉笔者,去年,他的实验室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10多位老师还不得不自筹1 000万元经费,“集资”购买了所需要的关键实验设备。当然,也就因为看到了这套设备,国内一家企业老总带着技术团队上门考察后,说“我考察了国内多所高校,直到我看到你们这台设备,我才知道只有你们实验室才能攻克我们的技术难题。”当场拍板决定和他们合作,并先期支付200万元的前期研发经费。
“其实作为科研人员,大家也没考虑到个人的奢华和富贵,没有想过通过科研来致富,每个创新成果的研究都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很大的精力,如果不是怀着对科研的热爱之心、对社会的感恩之心,可能很多人都无法走完科研这条路。”郑州大学产业开发与科技合作研究院副院长雷天友教授由衷地对笔者说道。面对新一轮的科技创新创业大潮,郑州大学的科研人员,将继续秉承刘炯天校长提出的“创新在郑大,创业在河南”的理念,积极促进郑大专利由“高数量”向“高质量”的跨越,破解高校专利转化的困局,使得郑大成为引领河南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发展的风向标,不断向“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大学道路上昂首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