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会助老现状初探
2016-10-13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社区教育中心226432
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社区教育中心 (226432)
张建军
社区社会助老现状初探
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社区教育中心 (226432)
张建军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步伐的加快,老龄化人群的比例权重会愈发加大,养老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焦点。由于受传统家庭养老观念的影响,家庭养老仍然是许多老年人首选的居家养老模式。但由于现代家庭结构的变化,人们生活方式的变迁,家庭养老功能日趋弱化,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逐渐成为可行的养老模式。从老年人的需要出发,社区为他们提供全方位、多样性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当前助老服务事业的重点,其中失能失智失独的“三失”老人则成为最需要救助的群体。江苏省如东县新店镇针对老年群体进行了一次社会助老情况调查,以期通过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措施。
1.老年群体情况
(1)老龄化趋势新店镇现有12个村居,截至2014年12月31日,总人口37 456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12 071人,占32.23%,90岁以上老人449人,占1.2%,百岁老人9人。根据2014年新店镇人口年报显示,未来20年内,老龄人口的比重会因各种原因而加大。
(2)老龄化成因新店镇的老龄化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计划生育早、生的少,教育质量高、外流多,生活质量好、人长寿及其他因素。如东县是全国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最早的县之一,新店镇于1981年就开始了计划生育工作,但80、90年代仍然经历了第二次人口的快速发展并趋于稳定。进入21世纪后,新店镇的人口缓步下降,现在则出现加速趋势。据统计,近年来,每年出生人口200多人,而死亡人口近400人。改革开放以来,新店人特别重视教育,30多年来,近万人通过教育而成为外流人员,大大减少了中青年人口的比例,提升了老龄人口的权重,加剧了老龄化现象。由于新店镇的区位优势,经济发展速度快,大大改善了新店人的生活水平,提升了新店人的生活质量,新店人的平均寿命大幅度提高,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也增加了老龄人口的权重。此外还有新店人外出务工创业后在外购房落户、人口迁居等因素。
(3)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作为如东县最小的一个乡镇,由于独特的区位优势,新店镇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根据镇工办和农办的统计,全镇60—70岁的老龄人口中,约有3 200多人还在企业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有的甚至超过70岁。能务工或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经济状况都不错,但缺乏劳动生产能力的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明显要差许多,有的甚至极为贫困。
新店镇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虽然职工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基本覆盖适龄人口,但主要集中在中年和中老年。根据镇人保所数据,61—65岁的覆盖率最高,66—70岁只占30%,71岁以上则不超过10%。有职工养老保险或新农保的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要好,全没有的老年人家庭经济状况明显要差,有的甚至极为贫困。
来自镇派出所的相关数据:全镇1.2万多老龄人口家庭中,因子女外出务工、外迁等因素造成的空巢家庭几近四成,家庭生活支出、人情交往支出、孙辈教育支出、医疗支出等负担几乎全压在老年人身上,由于当地生活水平相对较高,老人们的压力较大,子女能拿出钱来的要好得多,子女能力有限或其他因素的老人家庭就困难,特别是“三失家庭”老人。
2.社会助老情况
(1)社会助老的对象群体根据老龄化镇情,目前最需要帮助的是“三失”空巢老人。通过镇民政统计:目前全镇“三失”老人278人 ,男167人,女111人;118人有配偶,160人无配偶;30人丧子,102人无生养,146人子女外迁;157人能自理,99人半失能,22人完全失能;179人独居,99人夫妻合居;34人靠社保金生活,99人靠低保生活,75人由子女供养,70人自挣自养。
(2)社会助老的方式目前社会助老行为主体主要是政府,对完全失能的无依无靠的高龄老人提供五保服务,年龄稍低一点的提供低保服务。目前全镇享受这两项服务的共183人,基本生活和医疗有保障。而对“三失”空巢老人,政府在逢年过年时挤出部分资金慰问,平时通过爱心人士或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社区干部不定期走访。
3.“三失”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受助需求情况
根据2015年对“三失”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7份,收回36份)情况如下:
(1)基本信息:年龄分布60~69岁9人,70~79岁17人,80~89岁10人;男性21人,女性25人;空巢8人,失能12人,失独10人,失偶11人,特困15人;独居19人,和老伴一起生活但空巢11人,与子女或亲属一起生活6人;以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帮助和邻里帮助为主,偶尔有义工或志愿者帮助。
(2)社会帮助需求:绝大部分表示非常需要,主要是在医疗帮助、出行帮助和洗衣卫生方面,如有其它帮助就更好;最希望得到社区村居干部的关心,有老人作伴和子女与亲人的探望。
(3)受助情况:25人受过政府买单的助老服务,24人得到社区服务,34人基本满意当前的社会帮助;10人经常得到子女回家探望,11人很少,9人子女基本不回家;一般能得到邻里关心,认可当前的社会助老风气。在老年人看来,影响社会助老的因素中,少数人尊老助老观念缺失、人们工作学习太忙而顾不上,也有怕被老年人误解。
(4)对政府、社会助老方面的希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包含加强孝道教育,营造尊老、助老氛围;建立相关制度保证,提供经费保障,提供必要的设施设备。应该对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失能、残疾、失独、特困、空巢老人作为社会助老的重点。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组建专业的社工和志愿者队伍,注重实效和常态化。
4.社会助老调查的启示和建议
(1)加强社工、志愿者队伍和老龄互助队伍的建设管理,制定相应的工作章程和工作流程,通过定期培训交流,使其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助老服务技能。
(2)建立老龄互助和邻里帮助积分奖励制度,发动低龄健康老人义务帮助高龄失能老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对立树立“今天我帮人,明天人帮我”的养老助老理念。
(3)把政府部门的社会助老工作纳入考核,建立社会助老联席会议,在现有一对一帮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助老的形式和内容,解决老人的实际需要。
(4)充分发挥养老机构和各村居家养老中心的基本功能和辐射功能,通过政府购买和社会筹措来加大助老设施设备投入,提升服务能力和设施设备的使用率。
(5)政府在加大资金投入购买社会助老服务的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社会助老慈善事业专项基金,鼓励并扶持有能力的企业或个人建立托老助老服务微盈利机构,为“三失”空巢老人服务,解决在外子女的后顾之忧。
(本栏编辑:卢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