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师道尊严”到“亦师亦友”

2016-10-12赵建新

创新时代 2016年9期
关键词:师道尊严亦师亦友师生关系

赵建新

《礼记·学记》云:“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意思是说,教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知识、道理才会受到尊敬。但本该教学相长、感情深厚的师生关系近来却屡屡出现不和谐的音符,甚至时有悲剧上演,这是社会观念转变的冲击使然,还是伦理道德缺失所致?师生之道,路在何方?

一、时代呼唤“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的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在“师道尊严”下,学生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内心极易受到伤害,他们会疏远甚至排斥教师,更别说和教师成为知心朋友了。

如今是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为师之道也在悄然变迁。既然“师道尊严”已成“昨日黄花”,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当怎么面对自己的学生呢?该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走上讲台呢?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双向回流的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当务之急,我认为“亦师亦友”是调和现代师生关系的一帖良药。做学生的朋友,教师的“降格”和学生的“上位”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做学生的朋友,教师的“下蹲”和学生的“直立”做到了师生之间的平视。

二、教育追求“亦师亦友”的理想境界

1.让“亦师亦友”包容成长

当学生在教师亲如朋友式的温情下成长,他是开心的、快乐的,也会把对父母都不肯讲的内心秘密向教师吐露。偶有小错下的教诲,即使是言词尖锐,他也会感到如沐春风并向积极的方面转化。如果师生之间缺乏情谊,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很可能对教师存有戒心。一旦对教师筑起了心理防线,他们就会排斥教师,从而使师生关系恶化。

2.用“亦师亦友”发展自己

朋友式师生感情的反馈是螺旋式上升的,在“亦师亦友”的情感碰撞中,教师付出了真爱、收获了真情,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职业,就会更加努力地探索教育的艺术。

三、科学探索“亦师亦友”的教育艺术

教师想让学生接受自己就要从与学生做朋友开始。那么,教师又该如何使自己真正地成学生的良师益友呢?

1.了解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

教师要想真正地成为学生的朋友,必须要了解学生。如果教师连自己的学生都不了解,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做学生的朋友。教师了解学生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是多问、巧谈等。

多问问学生,问学生的打算,问学生对教师的要求,问学生的学习情况……多问问家长,向家长问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学生的思想变化……多问问老师,我们还要主动向班主任、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

巧谈要注意选择场合,如课堂、办公室、过道、操场,或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等。巧谈要选好话题,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帮助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这样他们才能认同教师是自己的知心朋友。

2.尊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尊严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尊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需要,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应该懂得尊重、相信和宽容学生。

尊重学生。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哪怕意见是幼稚的、不成熟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也要表现出耐心,允许他们有一些“异想天开”或者不一致的意见,使他们享受平等对待的快乐。

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还要相信他们对真理和正义的信服。当他们迷茫时,我们应该像对待朋友一样,向他们阐明道理,表达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

宽容学生。学生肯定会犯错误,教师在处理犯错误的学生时要体现出对他的宽容。发泄性的责备和带侮辱性的讽刺都不利于处理好师生关系,它不仅有损于教师形象,还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3.亲近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自己

拉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应该亲近学生,培养师生共同的兴趣。例如,体育活动课,我们可以是活动或游戏的参与者;研究性学习,我们可以是亲临的实践者;闲暇聊天,我们可以是学生的倾诉者;等等。

俯下身子做学生的朋友。教师只有用学生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他们所做的事,他们才会和你倾真情,说实话,才愿意和你交流,并乐意接受你的教导,还会很用心地学习功课。这在无形中给学生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是你们的老师,更是你们的朋友。

4.帮助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做好服务

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帮助他们。例如,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一方面帮他们答疑解难,另一方面播下了师生关系和谐的种子。

5.鼓励学生,帮每一个学生树立信心

肢体动作鼓励。在课堂上,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个微笑都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在与他们交流。

语言文字鼓励。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进步,教师都要有及时的表扬鼓励;在批改作业或试卷时,教师可以在作业或试卷上面给予赞扬、期望等。

打分评定鼓励。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定期给自己打分、写评语,或者班集体考核小组给学生打分、写评语等。

能够赢得学生的信任,走进学生的心中,靠的不仅仅是广博的知识、有趣的讲课方式和高明的教学手段,更应是教师对学生的古怪刁钻与非难的宽容之心,是教师将学生坚硬和冷漠的外壳渐渐融化的真诚之心,是教师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呵护之心。因此真正让学生为之折服的是教师掩饰不住、伪装不来的心灵深处闪耀着智慧之光的人格魅力。

由“师道尊严”到“亦师亦友”才是我们与现代社会相匹配、相适应的为师之道。

猜你喜欢

师道尊严亦师亦友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毕加索&达利:亦师亦友亦对手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启思开智 亦师亦友——恭祝《人大建设》创刊25周年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项子建
“丝路画意——亦师亦友”第六届海上画家联展开幕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试论“师道尊严”对构建双向型师生关系的积极意义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