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为媒文化育人
2016-10-12陆洁殷明
陆洁 殷明
文化,是一种人的生活方式,学生在课堂中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就意味着课堂有什么样的文化。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只有将学生与所在地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让物质、精神文化与个人情感互动,让文化浸润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才能使不同的学生获得共同的文化体验,自觉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而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少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能力养成的综合性课程。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系列的品德课本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不同范围的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爱家乡、爱社区、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因此,品德课堂因其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成为滋养学生心灵,引导品德成长的摇篮。陶行知先生说:“人生天地之间,各自有禀赋。”课堂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嘴,使之能谈;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这种解放立足于丰厚的文化传统滋养。品德课程的内容涉及面十分广泛,尤其是三到六年级的课程与传统文化的联系内容就更多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托有效的课程资源,并着力开发利用本地的传统文化资源,使课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文化、生活的认知能力,并逐渐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一、用地域文化故事守望传统
无论是低年级的学生还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都喜欢生动的故事。小故事里有大智慧,故事更能启迪学生的灵魂,抚慰学生的心灵。而我们鸿山不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是民间故事的聚集地,这些生动有趣的素材贯穿到品德课堂中来,使充实的课堂锦上添花。
1.传统故事入耳
道德认识是情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促成了认识向行动的转化,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尤其要注重在课内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怎样与人相处》一课中,笔者通过穿插讲述《吴泰伯三让皇位》《梁鸿与孟光》《白龙瞟姣娘》《鸳鸯河》等传统故事,有效加深学生的认识,扩大他们的经验,这样的教学也正符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及追求教育的有效性和基础性的理念,同时让学生在倾听中得到熏陶,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指向,提高情感的品味。
2.经典故事出口
品德学科是一门内涵丰富的学科,学习过程应该在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从而在快乐与兴趣的引领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学生。教师在课堂中用讲故事的形式,使学生理解故事内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为人处事的道理,从而学会用自己的方式理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解释世界、理解人生。
例如,在鸿山周围涌现过许多名人志士,流传着许多经典故事。在教学《为你介绍我们的学校》一课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校的地域特色,回忆并相机出示学校百年历史中的传奇故事;在教学《让我们来寻根》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人老了都希望回到故乡,“树高千丈,落叶归根”,许多海外侨胞在垂暮之年都要回祖国大陆探亲或安度晚年,这就是“寻根”。从古至今,中国人都有着强烈的根的意识,思念故土的情怀。鸿山有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第一艘机械动力船的发明人、科学家、数学家华蘅芳故居,杰出科学家钱伟长故居等。教师以照片为引子,讲述搜集的名人故事,并最后总结:因为故乡永远都会支持你,包容你,盼着你的归来,所以我们不能忘了生育并养育我们的故乡和祖国,更要时刻怀抱着感恩的心,为故乡和祖国奉献一切。
3.自述故事入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发展和培养不能给予人和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和培养,必须用自己的内部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儿童在对生活的实践中找寻着属于自己的快乐,模仿别人的过程也是创造自己的过程。作为德育工作者,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儿童只有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满怀热情,才会不断去探究,不断增强自己的能力。因此,在用耳听、动口说的基础上,教师应当给学生讲传统及经典故事进行内化,如果是贴近生活的故事,那么就更容易引起学生内心情感的共鸣。例如,在《认识广告》这一课中,指导学生讲故事并通过多种广告形式传播开去,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试想还有什么教学方法会比学生的动手、动脑更有教育性呢?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感悟故事,获得对世界的间接感受,帮助他们认识真实的生活。
二、用地域文化歌曲守望传承
儿童的道德是习得的,它需要一个开放式的空间,离不开同伴们的互助,快乐、健康、向上的心情远比单纯的获取知识更重要。品德教师应该牢记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因此将歌曲运用在课堂中,其朗朗上口的内容灵活多变的形式好学易记,是一个极好的文化载体。
例如,在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一课中的回顾家乡美景环节时,教师由最富有地域特色的《鸿山十八景山歌》演唱开始,介绍“鸿隐堂”“鸿泉井”“眼空台”“龙娘庙”等家乡著名文化景点,运用《泰伯山歌》中“三让皇位吴泰伯,开化荆蛮种庄稼,兴修水利凿伯渎,立国‘勾吴安天下”以及《梁孟山歌》中“梁鸿孟光到梅里,隐居江南浚梁溪,铁山脚下传耕织,‘举案齐眉好夫妻”等通俗易懂、深受吴地百姓喜爱的吴歌,让学生在传唱的过程中关注和了解家乡鸿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感受家乡的地域气息,从而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同时,鼓励学生与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教师和其他人(如一些外地孩子、老师等)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传唱《啥个啥》《十个婶婶勿一样》等有趣吴歌的经验和感受,感受代代相传的吴地鸿山地区的一大特色。学生在传唱活动中学习探究,并体现了自己的主体性,同时也培养了留心生活、学会欣赏的良好习惯。
三、用地域文化活动守望传播
“儿童的发展是其怀着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而逐步实现的。课程必须植根于儿童的生活才会对儿童有意义,教学必须与儿童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才能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
1.做民间游戏
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吴地游戏作为文化的载体,十分受学生的喜爱和推崇。在教学《我们的民风民俗》第二课时,教师可通过指导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传统文娱活动的乐趣。例如,我国有许多相传很久的文化娱乐活动,如风筝、陀螺、跳绳、毽子等。你们玩过这些游戏吗?谁能现场露一手?接着,让学生阅读《大课间活动》,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毽子带来的快乐。从而引发思考: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文娱活动?
2.品民间美食
鸿山葡萄、清明节要吃的青白团子、香喷喷的推酥麦饼……在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时,让学生结合这些当地的特色小吃,想一想、尝一尝,接着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同学们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3.游特色景点
品德教材中蕴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学生不但要认识到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而且对国土面积等一些基本常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数据无疑太过抽象。况且,品德与生活课程不能等同于历史、地理课,应更需注重情感目标的实现。所以,在“看地图,找家乡”环节中,请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并给家乡涂上颜色,还可以让学生结合鸿山街道总面积58.6平方公里,来理解我国国土面积。在“认识家乡”的环节中,让学生动手安排“鸿山一日游”的行程,学会合理设计游览线路图,这样使学生既巩固了前一课所学的知识,又进一步了解家乡景点的特色。
例如,在《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中,在课前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游览当地名胜古迹,课堂中询问:“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景点吗?”(学生回答:泰伯墓、怀海义庄、鸿山遗址博物馆等)学生通过学生对家乡景点的回忆和有关景点图片的介绍,初步了解了家乡风景的秀美,对家乡产生热爱之情,为下面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埋下伏笔。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我们学校身处泰伯故里,把优秀的民俗文化引进校园,就是对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具体实践。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在特长养成教育中体验、感悟生命的真谛,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地发展。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神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我们的品德课堂,应该以地域文化为载体,因为只有基于文化、植根于文化的品德课堂,才能更好地与生活结合,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如春风化雨般的滋润。使传统文化与品德教育相结合,将是品德教师们继续努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