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懂我的心
2016-10-12马志国
马志国
一个夏天的早上,校园里一片宁静。突然,校长办公室门外一声“报告”打破宁静。校长惊异的拉开门,一个高中男孩恭敬而严肃地站在面前。男孩庄严而激动地说:“校长,请给我开一封介绍信,如果可以的话,我愿将生命的三分之一去换取俄罗斯博物馆的一个中国印迹……” 校长有点懵:这是怎么回事?这个男孩说的是什么?当即请来了男孩的家长。
我要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男孩的父母只知道孩子是个内向老实的人,一向踏实念书,成绩也不错,晚上和爷爷奶奶一起睡,很少听孩子说心事。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孩子突然和爷爷奶奶说,自己要到大西北,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当时弄得全家人一头雾水,就担心孩子出点什么事。真是怕啥有啥,现在孩子真出事了。
男孩见到家长,也说不清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家长更听不懂孩子是怎么回事,更感到孩子说话颠三倒四。校长和家长初步沟通,担心到了一块:孩子是不是有精神病?是不是得了精神分裂症?
眼神里流露的是真诚、智慧和善良
一般来说,精神病都会出现大脑功能失调,从而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上面的故事中,男孩要去俄罗斯,去西北,要实现自己的誓言,这究竟是理想,还是妄想?就是说,究竟男孩是否得了精神病?
在我们的心理咨询会话中,男孩没有任何精神障碍的症状,没有任何精神错乱的表现,思维清晰,语言准确,情绪正常,举止得当,眼神里流露的是真诚、智慧和善良。上述的故事,就主要是男孩自己告诉我的。一个精神病患者不可能进行如此正常的沟通。而且,男孩是非常主动来访的,希望心理咨询师能理解他,帮助他。这又说明男孩有很好的自知力。这种完好的自知力,这种主动求助的愿望,是排除精神障碍的最好依据。大凡精神病患者,由于自知力缺乏,都很难主动求助。
一颗明朗而纯净的美好心灵
为了进一步的诊断,接下来,我和男孩进行了意象对话。
意象对话的操作,就是双方闭上眼睛,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求询者进入想象的情境,然后双方通过意象进行交流。
通常,意象对话中想象出来的房子,象征了当事人的心态。那么,现在这个男孩想象中的房子怎样呢?在我们的意象对话中,男孩想象中的房子,从外面看崭新漂亮,房间里光线明亮,家具整洁干净,气氛温馨舒适,没有任何心理障碍的迹象。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的,是一颗明朗而纯净的美好心灵。与前面的诊断联系起来看,这进一步证明男孩的心理状态一切正常。
晶莹的泪花中露出了笑容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怎样解释男孩在前面故事中的言行。
这时候,我们已经有了较多的交流,男孩已经完全放松了心情,我请男孩坦率地谈谈。男孩伸出手掌郑重地按在自己的胸口:“是他们误会了,是他们不懂我的心,我真的没有病,我就是一颗爱国心。”随后,男孩解释说,随着自己长大,爱国的心越来越强烈。前几天,语文课上学的一篇课文写到文物流失国外,激发了自己的爱国热情。周末晚上又看了一个爱国题材的电视剧,久久不眠。第二天早上依然激情澎湃,很早来到学校,没有见到老师,就直接去找校长了。以前说去西北,也是看了电视,感到西北人民太苦了,就想去帮助他们,睡前就情不自禁地和爷爷奶奶说起。可是,他们不懂我的心,就担心我脑子出了问题,担心我有了精神病……
看我貌似听懂了他的心思,男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男孩坦诚的诉说,已经对他那些看来似乎令人莫名其妙的言行,做出了并不费解的很好很清晰的说明。我们从中已经可以清楚而鲜明地看到,男孩想去西北,去俄罗斯,以至于一大早上去找校长开介绍信,是年轻人一颗爱国心的表现,是年轻人可贵的理想,而不是病理性的妄想。一句话,男孩没有精神病。
为了进一步的诊断,我们约定了第二次会话的时间,请男孩带来几篇以前的作文或日记,并带来所学的那篇课文。
第二次来访,男孩带来他们的语文课本。那篇课文是余秋雨写的《道士塔》,里面谈到敦煌文物流失国外的屈辱,其中有两节特别激动人心。男孩说,最打动自己的就是这两节。至于俄罗斯博物馆有中国文物,是老师讲课谈到的。男孩说,当时在课堂上就很动情,很投入,周末又看了爱国题材的电视剧,就激情燃烧了。
这些情况,让我们进一步看清了男孩言行的来龙去脉,进一步理解了男孩的似乎怪异的言行背后的心路历程。
最后,我们就这个故事交流了感悟。男孩说经过几天的思考,懂得了有爱国理想,还要脚踏实地。应该学会摆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报效祖国,现在,最重要的是在校园里,踏踏实实地完成好自己的学习任务。
不久传来消息,男孩已经在校园里安心学习了,一切正常,学业又有了发展。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下来了。
一个有惊无险的故事结束了,我们的思考应该继续。青少年应该怎样善待自己的理想?成人应该怎样读懂青少年的心灵?相信故事会留给我们深深地思考。
从前面的案例中我们看到,险些蒙冤精神病男孩的种种言行,其实都是青少年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比如,男孩的爱国热情高,理想主义情节重,考虑事情不够理性,说话做事容易冲动,容易情绪化,容易脱离实际,容易异想天开,这都是青少年学生共性的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再如,男孩语言文字的散文化,感情色彩浓烈,语言行为有较多戏剧特征,这又是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特征的表现。如此等等不同于成年人的表现,就容易被成年人认为是出现了精神障碍,甚至错当成精神病。
我们既要防止把精神障碍错当成心理问题,免得延误了治疗的时机;我们也要注意防止把心理问题错当成精神障碍,让青少年蒙冤“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