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自制葡萄酒中的科学原理
2016-10-12陈嘉禾
陈嘉禾
摘 要: 自制葡萄酒操作简便,味道纯正天然,不含防腐剂,而且对人体有诸多益处,如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美容养颜等,因此每年葡萄大量上市时,人们就开始动手制作各种葡萄酒,不仅满足人们DIY的乐趣,还享受葡萄酒带来的健康。受益之余,让我们一起探秘自制葡萄酒过程中蕴含的理综知识。
关键词: 葡萄酒 自制 物理变化 生化反应
普遍认同葡萄酒是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酒精饮品,其工业酿造或家庭自制都遵循同样的科学原理,本文把自制葡萄酒当做一次生活实验,探求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物化生知识,不仅运用知识解释和校正实际操作,还能享受自己动手的乐趣,真实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趣味。
一、自制葡萄酒的工作原理
葡萄酒自制的原理:采用物理方法使葡萄发生物理变化,保存葡萄皮上天然生成的白色物质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环境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1]。在相对密闭、缺氧的环境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使葡萄糖或单糖发生糖酵解,以充分完成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经过20多天,将葡萄糖、单糖全部转化为乙醇,最终制成酸甜可口的葡萄酒。
二.自制葡萄酒的工艺流程
本文按照自制葡萄酒的工艺:选择优质葡萄→清洗、筛选葡萄→捣碎葡萄→加糖→发酵→澄清→贮藏七个流程进行研究,对应找到工艺操作中遵循的科学原理。
三、自制葡萄酒过程中的物化生原理
1.用物理方法选择、处理葡萄
采用物理方法挑选处理葡萄,尽量保存葡萄天然自带的酵母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按物质状态选择优质葡萄
以北京巨峰葡萄为例,保证自制葡萄酒色、香、味,要挑选葡萄梗绿色的、果皮颜色较深、新鲜有弹性的葡萄,剔除葡萄梗变为棕色的,颗粒变软、开裂、长霉的葡萄,防止存在其他细菌、微生物而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步:用物理方法清洗、筛选葡萄
清洗葡萄时,需要将整串葡萄放于水龙头下冲洗,主要是将葡萄表面上的泥土和杂物等洗掉,最大程度保留好葡萄皮表面天然生成的酵母菌,并摘掉腐烂、生青的葡萄粒。待葡萄冲洗后应将其置于竹筛上,并置于阴凉、通风的位置将水分晾干。不能使用任何去污剂,防止沾上新的化合物。
第三步:改变物质形态——捣碎葡萄
待葡萄表面的水分干后,需要将葡萄一粒粒摘下,摘掉烂掉的颗粒。将葡萄粒放于消过毒的盆中,用干净的手或消毒过的搅拌器将其捣碎,将捣碎后的葡萄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自制葡萄酒可以使用陶瓷制品、玻璃制品、食品级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将容器置于沸水中煮10分钟进行物理杀菌消毒[2]。但是不能选用铜制品、铁制品、一般塑料制品,防止这些材质容易跟葡萄酒发生化学反应。
总结:以上操作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只改变葡萄状态,没有改变葡萄本质属性,属于物理变化,将压榨后的葡萄汁装入容器至2/3即可,形成葡萄汁固液混合物。
2.自制葡萄酒过程中的生化反应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菌,参与有氧、无氧呼吸作用的全过程,葡萄汁固液混合物在酵母菌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反应,葡萄糖及单糖等有机物被分解为无机物,并生成新的物质乙醇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具体步骤如下:
第四步:为酵母菌的繁殖提供营养——加糖
葡萄被捣碎装瓶后加入适量糖,盖上盖子,注意不要将盖子拧紧,只要能够遮挡灰尘或者虫子即可,将容器放于阴凉温度适当的位置。这个阶段,温度保持18~25℃之间,糖的加入是促进葡萄汁固液混合物中培养繁殖大量酵母菌[1]。由于葡萄汁固液混合物中有溶解氧,此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以出芽方式迅速增殖,进行异化作用,催化葡萄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葡萄糖)转化为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发生发酵反应。
第五步:酵母菌作为分解者大行其道——发酵
经过有氧呼吸反应后的葡萄汁固液混合物过滤掉大颗粒物质后,将汁液放入密闭容器中,氧气将消耗殆尽,将温度设定在25℃左右,在无氧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受到抑制,而酵母菌开始进行无氧呼吸,葡萄糖或加入的糖(单糖)及葡萄皮色素被酵母菌逐一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体积膨胀,释放小量ATP[3],溶液中糖度迅速降低,酒精浓度慢慢上升,葡萄汁液逐渐呈现深红色,在充分发酵后即完成氧化还原反应,最终酵母菌因营养物质(葡萄糖)缺乏而死亡,此时发酵反应结束。
观察发现:最初有微量的二氧化碳小气泡冒出,待2~3天后便可以看见二氧化碳小气泡的急剧增加;减少容器内二氧化碳气体压力,每天适当开盖排放CO气体,防止CO压力过大发生爆瓶。由于酵母菌在乙醇浓度超过15°的情况下不能存活,因此一般自制葡萄酒的酒精浓度不超过15°。
总结:在加糖、发酵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糖是酵母菌养料,酵母菌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为1∶3,在有氧呼吸中,拆开1个分子葡萄糖中的化学键,需要6个分子的氧气,产生6个分子的二氧化碳,混合物体积不变,整个过程释放大量的ATP能量[1]。而在无氧呼吸过程中,酵母菌分解1个分子葡萄糖中的化学键,可以生成2个分子的乙醇、2个分子的二氧化碳及少量的ATP。
3.新混合物葡萄酒溶液的物理属性
采用物理方法,如过滤、密封、贮藏等手段,保证发酵后葡萄酒溶液中乙醇浓度、PH值酸碱度等物理性质不变。具体步骤如下:
第六步:采用物理方法分离混合物——静置、澄清、过滤
发酵后生成新的混合物——葡萄酒混合溶液,呈现带有不溶性物质的浑浊状态,选择透明、干净的玻璃容器便于观察酒液的不溶物沉淀,将其放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待葡萄酒液静置后,将上层澄清的酒液倒出,过滤、去除不溶性的杂质,然后密封保存。
第七步:保证葡萄酒溶液物物理属性不变——密封贮藏
将玻璃容器装满澄清的酒液后,密封瓶口,一方面防止葡萄酒分子不断挥发运动降低酒精浓度,影响酒精的浓度。另一方面防止空气进入发生氧化反应,破坏葡萄酒纯度。因此长期贮存的最佳温度为20℃左右,避免暴晒,保证葡萄酒溶液均一、稳定,溶液浓度和成分不发生变化,口感适宜。
总结:通过用物理方法,静置、澄清对含有残渣和酒泥的溶液分层沉淀、过滤,将澄清的葡萄酒液装瓶密封,在温度、湿度恒定的条件下,确保葡萄酒液不发生氧化还原或其他化学反应。酿酒过程简单,但七步操作技术会因人而异,发酵后得到的葡萄酒的浓度、味道、颜色也会不尽相同,要鉴定自制葡萄酒酿制是否成功的方法,可以采用:嗅味与品尝、显微镜观察、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等物理、化学技术方法。
四、结论
自制葡萄酒可以把学到的物理、化学、生物概念、原理编织起来,让枯燥、单调的理论变得简单明了,让人们随心所欲制作百变口味的葡萄酒,让我们在追求绿色生活中学得扎实、做得明白、吃得自然,激发理论指导实践的活力。借用美国作家威廉·杨格的话“一串葡萄是美丽,静止与纯洁的,但它只是水果而已;一旦压榨,变成葡萄酒以后,就有了生命”。
参考文献:
[1]美国高中主流理科教材科学发现者.化学概念与应用.浙江教育出版社.
[2]百度百科.
[3]高中生物必修三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