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践行策略

2016-10-12李龙英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分层信息技术内容

李龙英

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分层教学”,是指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技能基础和接受能力,实施分层要求、分类指导的层次教学策略,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侧重点不尽相同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能,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努力践行分层教学,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一、巧设冲关,提高打字速度

英文输入训练机械、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免出现从高涨走向低落的现象。常用的英文输入训练软件ST3.0中自带的训练内容学生不认识,有的只是26个字母及符号的随机组合,是抽象的符号,课与课之间难度无变化,学生不感兴趣。要使学生持久地、积极地投入到英文输入训练中,必须不断激发学生兴趣,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说的:“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的支配。”笔者在教学中,整合英语学科改变内容,把训练内容改成四到六年级的英语单词和课文,使训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融入学生英语学习,增强亲近感和趣味性。同时在内容中加入一定数量的基准键、符号的练习,使训练内容有一定的梯度和层次性,每个年级按照难易程度分成五课,命名为“五星级练习”,根据速度和正确率评出星级能手和高手,增强激励性。

二、巧添任务,实现更高目标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活动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对知识掌握较好的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强基础性,重视发展性。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区)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层次的知识水平。”教学任务的分层在于给不同学生设置不同的阶段学习目标,使不同学生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任务达到各自应有的水平。教学中,以分层教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设计教学活动,把握基本教学目标,预设多层教学任务,使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如苏教版三年级《16课下载网上信息》第三部分“搜索下载图片”: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图片并保存图片。根据三年级学生实际情况,预设教学任务:基本题1.利用百度网站,搜索大家喜欢的大熊猫图片。2.把自己喜欢的1张图片保存到“我的文档”中。提高题3.利用百度以外的网站,搜索自己喜欢的动物或植物,把其中几张有关联的图片保存下来。如保存反映大熊猫生活特性的一组图片,保存能说明月季花生长过程的一组图片,等等。发展题4.打开“画图”程序,粘贴下载的图片,对图片进行介绍、说明,也可以修改,组成新的图片。教学中通过自学尝试、教师演示讲解等教学手段,学生掌握了搜索并保存图片的方法,在完成基本题的过程中,不熟练的同学一边操作一边思考,有时还要看书或需要教师个别指导,而基础好接受能力强的同学,操作熟练,一会儿就完成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出示预先准备好的提高题和发展题,完成基本题的同学马上又兴奋起来,充满信心地探索研究。

三、巧分角色,实施小组协作

如六年级学生临近毕业,制作演示文稿表达对母校的感恩。制作前,组织准备工作:1.每2至3人一组,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2.各小组讨论确定主题,如“母校,美好的记忆”“母校,促我健康成长”“母校,给我第二张漂亮的脸”……3.根据主题规划内容,考虑安排哪些内容,重点呈现什么内容,如何突出主题。4.人员分工,收集素材。明确每个人主要负责哪一部分任务,拍电子照,写材料等。制作时,各小组整理挑选精彩合适的内容,成员再次具体分工,充分发挥特长,打字快的输入文章,美术好的抓画排版,文采好的修改文章资料,制作技能好的美化幻灯片。最后,各小组展示作品,分享成果,通过评价交流,吸收精华,汲取意见,使自己的作品更完善。

四、巧借能手,促进全体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操作性特别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千变万化,后进生每班或多或少地存在,仅依靠教师解决学生中发生的个体问题几乎是不可能的,往往是顾此失彼,忙得不亦乐乎,却收效甚微。更需要教师借用学生本身的优质资源上好信息技术课。

三年级刚刚学习信息技术课,一些同学接触计算机的次数就是在校一周一次,对计算机的操作很陌生,就连鼠标的移动、单击、双击这些基本操作掌握起来也很困难,特别需要“小老师”。笔者挑选操作技能强、乐于助人的学生担任小助手,并用心培养,在不经意间教他们辅导的方法。“小老师”们边完成任务,边主动指导同组有困难的同学,甚至手把手地教。在“小老师”们的努力下,后进生能顺利完成教学基本任务,同时“小老师”在语言、分析问题等方面也得到了锻炼。

在高年级教学中,“小老师”同样重要,弥补了教师不能照顾所有需要帮助的学生的不足。“小老师”不仅有利于促进困难生的发展,而且在指导同学的过程中同样发展了自我。巧借“小老师”,用好“小老师”,是分层教学的又一亮点,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力保证。

“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几年的分层教学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的层次有了动态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优质层次的人数。学习的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浓厚,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各班涌现了大批“小老师”、“小能手”,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星级训练、任务驱动的作用下明显提高,学习热情高涨。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面向全体,依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变成了现实。为使水平层次不齐的学生都能提高信息素养,需要教师把握好分层教学,尊重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正如孔子所言:“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

猜你喜欢

分层信息技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有趣的分层
主要内容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