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写结合,点滴相融

2016-10-12蒋凯

考试周刊 2016年7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蒋凯

摘 要: 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四种语言技能提出详细的描述,总结归纳“读”和“写”的要求,“读”是指认读、阅读、诵读;“写”是指能在四线格中正确写出字母、单词、句子及正确使用英语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相关主题的小篇章。在英语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二级总目标是:能用简单的英语互致问候,交换有关个人、家庭和朋友的简单信息;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读懂并讲述简单的故事;能根据图片或提示写简单的句子;在学习中乐于参与、积极合作、主动请教。这指明了英语学习的四种能力,即“听”“说”“读”“写”是主要的四种基本形式。

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无法开阔视野,更谈不上知识的积累。不积累量变无以促质变。因此,处理好读写的关系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基本问题,读写结合是推进英语教育素质化的有效手段。按照新课程“体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个性化”、“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理念,“读写结合”在新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一些读写结合策略,现在作一介绍。

策略一:音素的渗透——音与形义的结合。

词汇的认读,是读写课的基础。对于词汇的处理,我们更应该侧重的是单词的形,通过音素,引起学生对形的关注,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单词的音与形义的关系,即教会学生记忆单词的学习策略,通过发音(音素)记忆单词,而不是死记硬背。

比如在这节课中,单词window,door,bed,desk的认读对学生来说是容易的。但是如何记忆这五个单词,对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想这也是在词汇读写课中该解决的任务之一。那么,通过音素/b/+/e/+/d/得出单词bed是可行的。当单词的发音是不规则或者说比较复杂的时候,就不可以用直拼的方式,比如单词door,window等。对这三个单词,我是这样做的:floor—or—door,yellow—ow—dow—window,这种方法叫“迁移法”或“联想法”。由于小学生音素知识的局限性,字母组合的发音是超出他们的理解与记忆范围的,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发音类似词汇之间的迁移或联想进行记忆,是可行的。

策略二:通过“读”来巩固“写”。

阅读具有吸收功能,为写作提供样式;作文具有表达功能,体现阅读的效果和水平。读写两者相辅相成,读是理解和吸收,写是表达和运用。吸收有助于表达,表达运用中又可以加深理解。

读写课,一个教学重要目标就是“读”,包括认读、阅读和诵读。认读、诵读的内容可以是认读本课时的主要单词、句子,阅读的内容主要是与本课时主题相关的具有大容量的篇章。

这堂课主要认读、朗读的单词是家具类的词汇,主要句子是“Look at the.../It is.../I like...very much.”,针对这几个句型,我设计的教学活动主要是看图描述,让学生在认读句子的同时,看图说出单词,从而进行描述与表达。先说,即接触单词的“音”,过渡到单词的“形”,这种层递进的过渡方式能被学生较容易接受。

在本节课的阅读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1)Whose house is it? Listen and find the answer.(2)Listen and again,then fill in the blank.就是文中在描写房子结构部分时,对主要单词进行挖空,要求学生先听,再把单词补充完整。学生通过听——听觉上的信息接收,再通过阅读——视觉上的信息接收,最后自己写一写。这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显得比较有意义,学生在听和阅读的过程中巩固“写”。

所以我想不管是字母、词汇还是句子的读写课,重要的是不要使“读”和“写”的关系脱离,它们应是相互融合的关系。

策略三:拓展要不脱离教学内容与“读写”主题。

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家具类词,主要句子是我自己构思的:Look at the.../It is...我的拓展活动是:盼盼在“莫拉克”台风中失去了家园,让学生设计一个house和room送给盼盼,然后让学生看图描述房间,动笔写一写。首先,在这个拓展的活动中,学生的活动并没有脱离本课时的主要语言框架结构;其次,学生说一说,同样遵循“看图认读单词”的“读”的能力要求;最后,学生写一写,巩固本课时的主要教学知识目标,即单词的读写。所以,我想,读写课需要拓展,但是拓展也要体现“读写”的功能。

读写结合中的写不同于一般的作文,它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读,是读的延伸,是阅读成果的表达,是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观点、思想情感的表达,是阅读材料中的典型表达技巧的学习借鉴,写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文而异。这就决定了写的形式灵活多样,写的篇幅长短不一,可以是围绕一个问题发表意见,提出观点,阐述观点;也可以从某些方面深入开掘,广泛联系,形之于文。可以三五十字;也可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结合的形式:说与写结合;篇与段结合;与大作文训练结合;与综合性学习结合;与课外阅读结合;与日记、周记结合等。

总之,“读写结合”是英语新课标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通过课堂上的合理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使他们在脑中产生新的语言,在此基础上给予点拨,使他们把脑中产生的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实现由读到写的迁移、读写训练融合,实现英语课堂的返璞归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19-139.

[3]林崇德.英语教育心理学[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49-152.

[4]李庭乡.英语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95-98.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