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2016-10-12李琳
李 琳
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
李琳
目的分析应用中西医治疗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A组和治疗B组。其中治疗A组患者单独给予西医治疗,治疗B组患者予以中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3例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和6例无效;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8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和1例无效;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接近,其中,治疗A组治疗前VAS评分(8.15±1.41)分,治疗B组治疗前VAS评分(8.31±0.72)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B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分别为(3.32±0.24)分和(1.32±1.24)分,经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A组,A组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分别为(5.43±1.05)分和(3.43±2.95)分,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中西医;扁平苔藓;疏肝汤
口腔扁平苔藓为常见口腔黏膜疾病,发病率约为0.5%,患者因长期口腔糜烂病损,且出现恶变情况,世界卫生组织将其纳入癌前病变范畴。本研究分析了中西医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1月—2015年12月4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治疗A组患者20例,包括男性5例,女性15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38.76±2.51)岁;体重41kg~82kg,平均体重(64.12±11.34)kg。其中,病变部位于口腔颊有15例,舌背2例,口腔颊和牙龈并存有3例。伴有糜烂者有12例。治疗B组患者20例,包括男性4例,女性16例;年龄25岁~68岁,平均年龄(38.92±2.22)岁;体重42kg~82kg,平均体重(64.62±11.24)kg。其中,病变部位于口腔颊有14例,舌背2例、口腔颊和牙龈并存有4例。伴有糜烂者有11例。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发现两组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损部位、糜烂情况等方面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符合口腔扁平苔藓诊断标准,均为不伴随皮肤损害单纯性口腔损害者,且无合并全身疾病。患者有口干、粗糙感、口涩、灼痛、局部麻胀等临床表现,部分可出现味觉减退,讲话和进食困难。经实验室检查可见口腔颊咬合线周围、舌背、龈沟等部位有灰白色网状条纹,且条纹间有潮红色黏膜,严重者可有糜烂面。
1.3治疗方法治疗A组患者单独给予西医治疗。口服氯喹,每次125mg,每天2次,每周用药5次。根据患者症状给予对症治疗,感染者加用抗生素,无糜烂者用0.2洗必泰和2%碳酸氢钠交替含漱,每日数次;糜烂者用2%普鲁卡因10~25mg和等量泼尼松龙注射病损区基底部,1周注射1次。可选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涂抹于患处。治疗B组患者予以中西医治疗,其中,西医治疗方案同治疗A组。中医治疗方案采用疏肝汤口服。方剂组成:生地黄、薏苡仁、茯神各15 g,白鲜皮、玄参各12 g,白芍、枳实、川芎、柴胡、乌药、延胡索、赤芍、牛膝、赤茯苓皮各10 g,甘草5 g。用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温服。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疼痛评分。
痊愈:患者口腔溃疡、充血、斑纹等损害完全消退,无疼痛症状;显效:患者口腔溃疡、充血、斑纹等损害消退≥70%,疼痛评分减少2分及2分以上;有效:患者口腔溃疡、充血、斑纹等损害消退≥35%,疼痛评分减少1分;无效:患者口腔溃疡、充血、斑纹等损害消退<35%,疼痛症状无缓解。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1]。
疼痛分数以10分法为准,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让患者根据自我感觉进行标识[2]。
2 结果
2.1总有效率比较经过数据统计发现,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0.00%,其中3例痊愈,5例显效,6例有效和6例无效;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5.00%,其中8例痊愈,7例显效,4例有效和1例无效。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治疗A组和治疗B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注:与治疗A组对比,1)表示P值<0.05
2.2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接近,其中,治疗A组治疗前VAS评分(8.15±1.41)分,治疗B组治疗前VAS评分(8.31±0.72)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B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分别为(3.32±0.24)分和(1.32±1.24)分,经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A组,A组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分别为(5.43±1.05)分和(3.43±2.95)分,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组别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A组8.15±1.415.43±1.053.43±2.95治疗B组8.31±0.723.32±0.241)1.32±1.241)t值1.087.1710.34P值0.7350.0240.000
注:与治疗A组对比,1)表示P值<0.05
3 讨论
口腔扁平苔藓为常见口腔黏膜疾病,表现为黏膜浅表性、非感染性慢性炎症反应,目前关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理尚不清晰,但多跟自身免疫、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和病毒感染相关。
西医治疗多对症给予抗生素、维生素、外用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提升机体抵抗力,促进糜烂面愈合,缓解患者症状,但单独西医用药存在一定的缺陷,如不良作用多,容易复发等[3]。
从中医角度看,口腔扁平苔藓发病跟肝气郁结、肝脾不和等相关,因此临床治疗应以疏肝解郁,调和肝脾为主[4]。本研究中,中药方剂采用疏肝汤,其中柴胡有疏肝解郁之功,乌药有疏肝理气、散寒止痛之功,白芍和延胡索可缓急止痛,川芎可活血化瘀,加入玄参、赤茯苓皮等可发挥清热解毒、疏肝利湿之功,还有安神养阴、消肿止痛的作用。诸药合用,可共奏疏理肝气,调和脾胃之功。现代药理学证实,上述诸药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和减少炎症渗出,有助于上皮修复[5]。
中西医结合用药,可发挥西医起效快和中医整体调节的作用,充分发挥中西医治疗的优势和协同作用,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6~8]。
本研究中,治疗A组患者单独给予西医治疗,治疗B组患者予以中西医治疗。结果显示,治疗A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B组总有效率为95.00%,治疗B组有明显优势。覃双福[9]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的有效方法,其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单纯西医治疗或单纯中医治疗,跟本研究结果具有相似性。王鑫玺[10]的研究也有类似结果,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为95.7%,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56.7%,表明了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可以对患者起到活血化瘀、调节微循环的作用,治疗效果较为满意,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
另外,本次研究还表明,治疗B组患者治疗2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VAS评分明显优于治疗A组,提示中西医治疗扁平苔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杨欣[11]的研究也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者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西医治疗者,中西医结合治疗者疼痛VAS评分和复发率均显著低于西医治疗者,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患者长期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以及显著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
综上所述,中西医治疗扁平苔藓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但因本研究样本量、研究时间、随访时间等均有限,因此未能开展长时间大样本多中心可重复试验,需开展进一步研究证实中西医治疗扁平苔藓的疗效和安全性、复发情况。
[1]王艳宏,李晓南.中药药膜治疗口腔扁平苔癣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9):1721-1722.
[2]吉辉芳.疏肝健脾治疗糜烂性口腔扁平苔藓26例[J].光明中医,2011,26(6):1167-1167.
[3]柳研,徐丽敏.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1,26(2):403-404.
[4]黄晓慧,王彩红,王静,等.王守儒教授对口腔扁平苔藓的中医辨证治疗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4):627-628.
[5]罗静.昆明山海棠配合中药方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92例临床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7,24(8):1394-1395.
[6]沈漪,罗冬青.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藓37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3):384-385,386.
[7]高晓英.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癣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287-288.
[8]苗国英,栗志英,田珂,等.44例皮肤扁平苔癣临床诊治及其免疫学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11(3):165-166.
[9]覃双福.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癣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106-107.
[10]王鑫玺.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糜烂型扁平苔癣的疗效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2C):122-123.
[11]杨欣.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治疗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93-94.
河南省济源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济源 459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17.048
1003-8914(2016)-17-2558-02
(本文校对:申红卫2016-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