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以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为例
2016-10-12谭益民张志强
谭益民张志强
(1.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0;2.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基于文化遗产传承的城市文化建设研究
——以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为例
谭益民1,2张志强2
(1.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00;2.湖南工业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湖南株洲412000)
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性格和城市身份的体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单城性”挑战,保持城市文化的独特属性和城市文化建设的特色已经摆在了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基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为研究起点,提出文化遗产传承对当前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以陶瓷历史文化名城醴陵为研究对象,梳理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为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提出建议。
城市文化遗产;文化建设;文化身份;醴陵
面对全球化地域性城市文化特色所带来的城市文化趋同现象,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城市文化遗产和城市特色,如何在全球同质化的城市建设中发展和维系自己的城市文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城市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历史过程中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反映着城市发展的文脉,是我们今天还可以触摸到的历史真实[1,2]。城市文化建设应立足于体现城市价值和城市文化身份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发展城市的特色文化品牌上,使城市文化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原动力作用。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同时也是城市进一步发展进步所不可或缺的坚实基础。对一座城市来讲,文化遗产就是自己的品牌和个性,就是财富,就是创造和建设现代特色城市的基础[3],保护城市的文化遗产就是保护城市所具有的独特个性。在当代语境下对城市独特地域性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应对全球化“单城性”问题的有效解答,同时对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城市文化遗产及传承
(一)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框架
城市文化遗产包括地面上的文物遗存,地面以下没有发掘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表1所示),分为三级。
第一是单体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分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等。对于每一层次的文化遗产采取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保护各类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原貌和真迹。
第二是历史文化街区、村镇,对于这类文化遗产应保护历史的真实性和完善性,保护原有街区、村镇的风貌格局。
第三是历史文化名城,对于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其所包含的单体文保单位和历史街区、历史村镇的基础上保护和延续古城的格局和历史风貌。
第四是保护能够反映城市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主要是以抢救性保护和传承为主。
表1 城市文化遗产框架
(二)城市遗产文脉的延续
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在快速化发展的城市浪潮中贪大求洋出现了城市文脉的断裂、异化,并冲击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城市文化资源的价值就在于文化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缺失引发了城市文化的“特色危机”和城市记忆的消失,严重制约着国家的文化安全[4,5]。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对城市遗产文脉的传承和延续是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城市文脉是城市文化遗产的时空序列。当前的文化建设只是城市整体文脉上的一个节点,每个历史时期都在城市的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城市的发展文脉具有独特性、不可复制性和不可再生性,是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城市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对城市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优秀文化积淀的调查分析和传承。不同城市的显性因素及隐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城市文脉的差异性及多层次性[6]。这种差异性和多层次性的城市文脉是建设特色城市文化的基础。
(三)城市文化遗产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
城市文化是城市形象塑造的核心,城市形象所凝聚的是城市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7]。这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就是城市文脉的具体反映,在城市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城市的历史文脉,形成城市独特的文化品牌和城市形象,构建城市和谐的文化生态和人居环境。城市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作为城市文化符号引导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定位。城市文化符号的树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城市发展的深厚历史传统基础之上的,城市文化符号是人们对城市文化特定的感知,是人们对城市文化宏观层面上的认识。在全球城市趋同化的发展背景下,发掘和提炼属于自己的城市文化符号树立自己的文化建设定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当下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文化软实力资本对城市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态文明等建设贡献的程度越来越大,文化的驱动效果越来越明显。城市文化符号作为软实力的向心作用是提高城市文化建设的内涵、质量及定位的重要表征。
2.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支撑着城市文化建设的厚度。一座城市有没有文化底蕴就看它有没有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明程度高低的体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城市文化建设。一个国家或区域内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和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所形成的历史、地理、经济、历史遗存等城市文明的见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8]。一座有文化厚度的城市更让人有归属感,能为城市的文化建设不断注入发展的源泉,相对而言一座缺乏文化厚度的城市其文明程度也不会有所高度。厚度建设是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巨大挑战,“造城运动”带来的同质化、城市肌理结构外表特征越来越难以区分的背景下,深入挖掘、提炼和修复城市文脉是当代城市建设过程中一项历史性的课题。
3.作为文化的优良基因,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文化价值取向。人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外部环境对人长时期的影响,塑造了独特的文化心理和价值取向。城市作为重要的人创环境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可以说一座城市的历史也是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历史,城市历史遗存展现了一部活着的历史,通过保存其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存诉说着人类的发展。不同的地理和历史所形成的城市文化也不尽相同,这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基因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和文化观,对城市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利于提高居民的文化素养,培育积极向上的文化观。
二 醴陵陶瓷文化遗产与特色城市文化建设
(一)醴陵陶瓷文化的兴起
醴陵市位于湖南省东部,所辖2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经济开放区,总面积2 157 km2,105万人,盛产陶瓷,是“中国陶瓷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釉下五彩发源地,中国国瓷“红官窑”所在地,区域内瓷土、陶土和耐火泥资源储藏丰富。如表2所示,陶瓷发展历史悠久,醴陵市因陶瓷业而兴盛,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0—220年)就开始出现陶瓷作坊,开始生产实用性的壶、碗、罐等陶器[9]。最近的考古在距醴陵市城北黄达嘴焦源一带发现了宋元青瓷遗址。明清开始醴陵市的陶瓷产业逐渐兴盛,现在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
表2 醴陵市陶瓷文化发展沿革
陶瓷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须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从原始的制陶到丰富多彩的瓷器,无不体现着人类改造自然的智慧。城市形成的初期,具有代表性的手工业和农业的出现,对城市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醴陵陶瓷手工业发展的同时也积淀了以陶瓷文化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文脉。
(二)醴陵陶瓷文化遗产
醴陵市陶瓷文化的发展积淀了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如表3所示。这些类型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是塑造自己城市品牌的重要资源依托,对于城市特色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陶瓷文化的产生是建立在对自然环境和资源利用的基础上的。英国生态人类学家斯图尔德认为:“文化在人类与其生态环境之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类通过文化认识到能源或资源,同时又通过文化获取、利用能源或资源,而环境对文化进化的决定作用,最集中地体现为它对人类开放技术或生产技术的净化的制约作用[10]。”通过对当地独特瓷土的利用,积累和创造了城市的陶瓷文化遗产。从文化遗产资源的形态上来看,陶瓷文化遗产包括物质形态的陶瓷制造和烧制场地、瓷土的挖掘矿口和销售场地。非物质形态的陶瓷文化遗产包括瓷器的制造工艺和由此产生的文化活动,两者共同构成了醴陵的陶瓷文化遗产和城市文脉,对挖掘醴陵文化底蕴打造醴陵陶瓷文化经济品牌具有重要的价值。
表3 醴陵陶瓷文化遗址
(三)醴陵市陶瓷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陶瓷文化遗产缺乏整体的系统的调查及名录保护措施。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缺乏系统的对区域内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陶瓷文化遗产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保护和挖掘,导致一些文化遗产资源缺乏保护以致濒临灭绝。现存的陶瓷文化遗产仅限于目前考古发掘的窑址,对与醴陵制瓷技艺和制瓷传统有关的历史遗存、非物质文化技艺传承人等缺乏系统的建档保护。从纵向角度看,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传承有序,但受自然和人为的破坏相对较严重。首先,自然的损毁及渐进式的自然破坏,如洪灾、泥石流、火灾等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对遗产资源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次,人为的破坏较严重,工农业生产,非法挖掘,无序建设及监管规划不到位等对陶瓷文化遗产的破坏也是相当严重的。由此可见,开展调查,全面掌握区域内的陶瓷文化遗产资源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及现存状态,分类归档,建立保护名录的迫切性。
2.缺乏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塑造陶瓷文化品牌。城市文化软实力能够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借助于文化传播和推广为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城市文化软实力包括文化凝聚力、文化创造力、文化辐射力、文化传承力、文化保障力等[11,12]。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构成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是长期以来缺乏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高度来加强陶瓷文化产业的内涵和价值观念建设,从而削弱了城市文化软实力对城市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作用。从文化的凝聚力来看,陶瓷文化遗产的核心向心力作用还不够明显,文化遗产优势度发挥不够。陶瓷文化的现代价值性及创新创造能力有待加强,依托陶瓷文化的城市文化创造力所带来的对城市发展的辐射影响力不够。在传承核心城市文化方面过于追求市场效应而忽视了城市文化的传承。保障陶瓷文化发展和市民基本文化共享方面的政策有待提高。
3.缺乏对陶瓷文化遗产的再生利用。文化遗产的再生利用对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提升遗产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的再利用和再开发水平还处于基础阶段,陶瓷文化遗产的利用仅限于旅游观光和基础性的科学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展遗产保护和再生利用的途径,激活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的多维度再生利用价值。
4.复合型的陶瓷文化研究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城市文化的建设和传承依赖于人才队伍的建设,陶瓷产业作为传统的优势产业,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面临诸多譬如市场经济的挑战、产品革新的挑战、国内外相关产业的竞争挑战等等,这需要大力培养陶瓷文化创新研究、科学研究及传播经营研究等高素质的人才。从当前醴陵市陶瓷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而言,仅限于陶瓷产业中的设计、生产、销售等方面,大部分陶瓷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缺乏后劲,人才队伍结构单一,缺乏产、学、研、推广等相融合相促进的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
5.城市文化性格的凝练及培养不够,居民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认识度和积极性不高。城市文化性格的塑造和养成是长期的过程,但是对于陶瓷文化遗产所代表的城市文化性格的凝练度还不够高,在过于急切的市场开发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一些体现城市文化性格和特色的人文积淀被无情的摧毁,陶瓷文化遗产文脉被割裂,城市文化记忆被抹杀。在调查中发现,市民对醴陵市城市文化建设的认识度不够,认识不到陶瓷文化遗产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和对居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有的甚至人为的破坏、挖掘和非法买卖陶瓷文化遗产资源,造成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三 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陶瓷文化是醴陵的城市文化品牌,是和其他城市相区别的重要的文化符号,作为城市文化建设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为城市文化建设所利用。但是,它在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换过程中必然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冲击,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在对醴陵市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现状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遗产资源的现代延续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与实施对策。
(一)开展全方位的陶瓷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工作,保持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及城市文化性格
根据醴陵市区域范围内地上和地下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全面掌握其数量、种类、分布、价值并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归档,按保护等级及保存现状理清陶瓷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重点、难点及时序性,进行分类归档,记录成册。按其遗产文化特征和类别进行集群式保护和规划。划定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区和可开发利用区,对于与陶瓷制作生产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根据传承保护、博物馆保护等方式进行。培养优秀的陶瓷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让掌握优秀技艺的传承人进课堂、进社区进行现场示范教学,让社会大众喜欢和热爱国瓷,参与陶瓷遗产的传承中来。
醴陵市拥有着丰富的陶瓷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其城市文化性格的体现。城市的发展伴随着悠久的制瓷业的发展,可以说醴陵陶瓷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城市的发展史,在当下的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更应该注重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陶瓷文化遗产原真性的保持同优秀城市文化性格的彰显相结合,在这些体现城市文化个性的遗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禁止没有规划的草率开发,提出以保持文化遗产资源原真性为指导原则牵涉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严格开发规范。对于陶瓷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还要采取适当留白的措施,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和子孙后代更为长远利用提供保障。
(二)树立以陶瓷文化为主的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软实力
根据《2015年中国工业报告》醴陵市位于中国工业城市百强县第93位,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醴陵市排第82位,综合实力居湖南省县域前四强。成功申报“醴陵釉下五彩瓷”地方标准,2013年醴陵市陶瓷值达到166亿人民币,并进行了陶瓷产业园的建设。综合对醴陵市近年的发展分析,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传统支柱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文化作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的作用更加突出,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当地政府应该突出重点着重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打造从陶瓷生产加工、陶瓷创意、市场推广、陶瓷旅游、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全方位文化产业链,还应该更加注重整个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发扬传统优秀的陶瓷品牌的基础上,创造新的陶瓷产品,重点培育龙头陶瓷企业,增加市场竞争力,从而塑造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提升陶瓷文化品牌的价值和内生力。
(三)加强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活化陶瓷文化遗产资源
只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让陶瓷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以人才的创新来带动遗产资源的活化,应该创新高素质陶瓷人才的培养途径,利用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的独特优势吸引文化型、艺术型、创意型、技术性的外来人才、陶瓷研究团体和相关高校进行入驻,进行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意的孵化,壮大人才队伍,同时提高本土陶瓷从业者的综合素质,实行人才的优势互补。
创新陶瓷文化遗产资源的展示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醴陵以陶瓷为主的城市文化。利用各种媒介进行文化遗产展示,充分发挥文化遗产的资源优势,如通过陶瓷考古遗址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瓷工艺过程的展演,传统制瓷的体验,瓷道文化的展示,发展以陶瓷文化教育和体验为主的特色城市文化旅游业,打造高端化品牌化的陶瓷体验产品,实现陶瓷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动力。
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当前城市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城市发展的特色追求和地域性文化身份的建立,应该建立在对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研究和利用的基础上。一个抛弃了自己城市文化传统的城市不可能实现城市的文化发展。对于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其多样性和丰富性,扩展保护和利用的空间让其为当代城市文化建设提供动力。城市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应该牢固树立自己的文化品牌和文化身份,立足自身城市文脉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城市文化建设的时代性,赋予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新的活力。
[1]杨章贤,刘继生.城市文化与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人文地理.2002,17(4):25-28.
[2]郑时龄,关于城市文化和建筑的思考[J].建筑与文化,2012(7):7-8.
[3]单霁翔.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18):8-11.
[4]张洁.特色地域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以自贡“井盐文化”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6):34-37.
[5]张松.城市特色维持与历史保护[J].城市规划学刊,1992(5):32-39.
[6]吴云鹏.论城市文脉的传承[J].现代城市研究,2007 (9):67-73.
[7]张锦秋.浅谈城市文化环境的营建[J].建筑创作,2002 (4):30-33.
[8]赵夏.城市文化遗存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问题,2008(4):76-80.
[9]陈海波.醴陵陶瓷历史、现状与未来[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0(6)11:7-12.
[10]傅兰妮,胡光宇译.全球化世界中的城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7-136.
[11]谭志云.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架及其战略选择:以南京为例[J].学海,2009(2):175-180.
[12]陈宗章,王建润.历史文化遗产与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173-177.
责任编辑:徐蓓
Analysis of Urban Cultural Construction based on Culture Heritage——Taking Chinese Ceram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Liling as one Example
TAN Yimin1,2,ZHANG Zhiqiang2
(1.Research Center of Forest Tourism Engineering Technology;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Changsha 41000,China; 2.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Hu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uzhou Hunan 412000,China)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city personality and identity that produced in the process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city.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huge challenge in our city,keeping the unique attributes of urban culture and c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have already on the height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security.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the effect of urban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to culture construction,the cultural inheritance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culture.Taking ceramic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Liling as an research object,as well as combing ceramic culture heritage can offer sugges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culture at present.
urban 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construction;cultural identity;Liling
F592.9
A
1674-117X(2016)03-0018-06
10.3969/j.issn.1674-117X.2016.03.005
2016-02-29
谭益民(1962-),男,湖南湘潭人,湖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生态学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张志强(1991-),男,湖南怀化人,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与生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