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英语翻译去动词化语法隐喻探究

2016-10-11粟湘云

科技视界 2016年24期

粟湘云

【摘 要】语法隐喻呈现形式包含形容词化、名词化以及动词化隐喻,本文主要对科技语篇中的动词化隐喻呈现形式进行探究。根据英语科技文本的特点和动词化语法隐喻在英汉翻译中的广泛应用,并以“语法隐喻”( Grammatical Metaphor) 为理论依据,分析动词化语法隐喻下的英语科技文本的翻译,探讨去隐喻结构的翻译思路和翻译方法。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语法隐喻;动词化隐喻形式;去隐喻思维

1 语法隐喻的提出及发展

Halliday学者于1985 年提出了语法隐喻,而后如Ravelli,Martin等该学派其他学者认同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发展和补充。语法隐喻是指在实际语言表达过程中,一个过程隐喻到另一个过程,并且含有不同过程的小句的各个功能成分也可以互相隐喻,而在词汇语法层这些功能成分又可以从一种形式隐喻为另一种形式[1]。在词汇语法层面,有着不同的表现方式,即一致式和非一致式或隐喻式。一致式即接近事态发展变化意义的表达,隐喻式则是偏离常规的意义表达。

2 动词化的界定

在传统研究中, “动词化”是用词类转化(conversation)的客观角度来归类动词的应用与生成的。其中不同词类之间的转化和应用应称之为“化”,属于构词法中词性转换的范畴。如动词用作名词称之为名词化,名词用作动词就称为动词化。例1 中madam的用法就称为名词的动词化。

1)Dont madam me so long.(名词动词化)

不要老是称呼我“女士”。

本文中的“化”不参考词类间的转换。传统的动词化主要是其它词类用作动词的相关转换,文中 “动词化”指与传统研究中对这一术语的解释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同。与此,“化”的解释应是对语法形式使用的趋势或倾向。如我国语言学家朱永生,致力于研究证明了动词化存在以及其与语法隐喻之间的关系。他相关研究中指出,动词化是指通过用动词去替代其它的词类表达一般不是由动词表达的意义[2]。下面的例子可以清晰地表明动词化的内涵。比如例2的b句中的caused即是动词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将结果关系看作是过程。

2)a: As she was careless,an accident occurred.

b: Her carelessness caused an accident.

3 去动词化语法隐喻在英语科技翻译中的运用

英语科技文本陈述客观、语言规范、专业性和逻辑性较强[3]。一致式语法隐喻可以将书面表达中主观性的参与感受者进行虚化,甚至于是省略,以增添英语科技文的现实与客观性。一般来说,用动词表达非动词的意义,从而使科技语篇成为正式语体,更加简洁明确。动词表达逻辑关系,并把静态关系变为动态过程,就产生名词短语+逻辑谓语动词+名词短语句式。其中谓语动词指的是那些完全或基本不含信息且仅表达某种逻辑关系的动词。科技英语中的文本动词化隐喻呈现形式,是将非过程的隐喻表示成过程。科技英文表述的隐喻化使得翻译过程中往往要“去隐喻”来符合中文科技文本中行文简洁严谨的特点。朱永生认为,动词化的类型可大致分为以下四种类别:

1)把因果关系看作过程结构;2)把条件看作过程结构;3)把让步关系看作过程结构;4)把时间关系看作过程结构[3]。

一般来说,因果关系是由原因状语从句来表达的,并由表示因果的连接词,as,since,because进行引导。但在隐喻式表达时,则转为表因果的逻辑性动词lead to,caused by,create,account for等表达,如:

3)a: Light-scattering processes in the open ocean create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backgrounds.

3)b: The different attributes of these two elements account for one crucial differences among viruses is the rate of mutation.

a句中create动词原意为“创造”“产生”此句中还隐含了结果逻辑关系。3)b句运用“去隐喻”处理后可译为:由于两种物质属性的不同,病毒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病毒的突变概率。译文句式更整齐,逻辑关系更明了,且更贴近汉语行文的表达。

除表因果关系动词化隐喻外,还存在时间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如:

3)c: It took through predation followed by a risk rearrangement of genes between one virus and the other during the viral replication.

在掠夺发生基因重组后,在复制过程中病毒之间又出现了偶然的基因重新排列情况。通过去隐喻处理后,句子的连贯性更加强,表达更具动态属性。

3)d: The success in this area will depend on strong relationships with outside organizations.

只要外部组织关系密切,科学家就会取得实验的成功。去隐喻后,符合科技文的文本特征。

3)e: The policy of trimming present work force doesnt prevent companies from hiring the new talents.

“去隐喻”后,转换成一致式的让步状语从句为:

Though the policy is to trim work force,companies still hire the new talents.

根据一致式表达译文为:虽然政策要求削减劳动力,但是企业仍会引进新一批人才。

4 结语

本文通过将去隐喻后的译文与直接翻译的译文相比较,将语法隐喻这一重要的翻译思维方式运用到英语科技文翻译之中,大大提升译文的质量。但不可否认,动词化现象体现行文的客观性,严肃性和简洁性满足了科技英语的需要。本文旨在以动词化隐喻现象为切入点,进一步探究其特点及翻译技巧,为日后在动词化现象进一步研究和实际翻译中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Thompson,G. Introducing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Edward Arnold Ltd,1996.

[2]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和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38(2):83-89.

[3]戴文进.科技英语翻译理论与技巧[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朱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