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午睡有讲究
2016-10-11
严君
午睡是对人体生物钟的科学调剂,是一种有效的“健康充电法”。但不是什么样的午睡都能达到休息目的。午睡应讲究科学方法,午睡不当会适得其反。老年人午睡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午睡时间不宜过长
老年人午睡的时间以30~90分钟为宜。时间过长,大脑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脑的血流量相对减少,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人也会更加困倦。睡觉时间太长还可能导致夜晚难以入眠。应尽可能保持有规律的午睡习惯,定时睡、定时起。
二、饭后不要立即午睡
刚吃过午饭,消化器官正处于工作状态,胃肠蠕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这时入睡会降低消化机能。同时,饭后立即入睡会使得心脏供血量减少,也会影响全身和大脑的供血,睡醒后人会更加疲劳。老年人午睡一般要在午饭后30分钟开始,或在轻微活动15分钟后再睡,这样不仅有利于快速入睡,还有利于食物消化。
三、午睡场所不可太随意
午睡需要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不要在喧哗的场合午睡,以免影响睡眠质量。更不能随便在走廊里、树荫下、草地上、水泥地面上躺下午睡,也不能在穿堂风的位置、电风扇下或温度较低的空调房里午睡。因为人在睡眠中体温调节中枢神经功能减退,体温下降、肌肉松弛、毛细血管扩张、汗孔张大,在这些场所午睡,轻者会引起身体不适,重者会受凉感冒或导致其他疾病。无论春夏秋冬,老年人午睡时都应在胸口盖上毛巾被单,因为老人毛窍空虚,极易受寒着凉。
四、午睡的姿势很重要
午睡以在床上平躺为好,不要伏案或靠沙发、椅子而睡。午饭可使更多的血液进入胃肠系统,采用坐姿睡觉时会使心率减慢,易加剧大脑缺氧,使人产生头晕、耳鸣、腿软、乏力等不适症状。伏桌而睡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肺负担,且易做梦;头部压迫双臂,也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使上肢发麻或产生刺痛感;眼睛贴在胳膊上会使眼球受压,醒后会出现暂时性视物不清,久而久之会损害眼睛。
五、午睡应因人而异
只有需要午睡时才午睡,午睡是一种习惯性的作息,不提倡强迫自己午睡,更不要为了午睡而服安眠药,还是顺其自然为好。身体好或夜间睡眠充足者若无睡意,不可强求,不午睡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并不是每个老人都适宜睡午觉,比如有的老人醒来常出现头晕、头痛及疲乏等不舒服的症状。德国精神病专家研究认为,有几种人不宜睡午觉:年龄在64岁以上,且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的人;血压过低的人;血液循环系统有严重障碍的人,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痛、头晕的人。这是因为睡眠时,心率相对缓慢,脑血流量减少,容易使这些人出现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发其他疾病。这些人只要白天(特别是上午)注意不要过劳,适量做一些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即能保证睡眠质量。
六、午睡醒后不要立即起床
每当醒后应先在床上伸伸懒腰,用手搓搓脸,待神志清醒后缓缓下床,这样既有利于血脉通畅,也能防止跌倒。有专家建议老人应注意几个半分钟,即:醒后不要马上起床,先在床上再躺半分钟;从床上坐起后,在床边坐半分钟;靠床边站立半分钟,然后再下床活动。这样渐进性的活动可以让身体各器官适应变化,减少猛然起床对血管的压迫,避免摔倒等风险,有利于心率等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