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久了 你的姿态只能孤芳自赏
2016-10-11
Locus
你看起来那么平静,那么温和,那么忍耐,大风大浪里就算栽了跟斗,也从不抗争,那么易如反掌的样子,自然可以把你圈禁在他的笼子里。他高兴的时候,你陪他高兴,他不高兴的时候,你陪他不高兴。而他从来不需要问你高不高兴,因为你对他的态度,从来都是一面镜子,照着你和他的关系,经久绵长。
你是否过度讨好他人,失去了自我界限
“寝室室友平时人品不好,总喜欢在背后算计,所以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谁都不帮她,她求到我,我也不想帮,可是不好意思不帮。”人家都好意思不帮,为什么她就做不到呢?她说,因为自己善良,总是受不了别人受苦,一旦看到别人遇到困难,自己不帮就觉得良心上过不去。可要是帮了,自己心里也觉得不是滋味,很难受,毕竟那是伤害过自己的人。这些不懂得拒绝的人,总是被这些事逼到角落上,怎么选择都是难过。
像这种默默忍受委屈,只知道诉苦,诉苦后一切照旧的人,被叫做“包子”。包子们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就是不会拒绝别人。哪怕在一般人看来只是一个简单的说个“不”字的小事,对于某些人都是要命的事。最明显的发生在我们与领导、老师、父母相处中,也会强烈地发生在我们与伴侣、情人或朋友间。年幼时期,我们把对自己的爱和认同的主动权交给了父母、老师和其他长辈等,按照他们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做,妥协自己,让自己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来得到爱、关心和认同。
久而久之,我们害怕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如此,我们日渐积累的恐惧和羞愧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我们在成人时失去了表达真实想法和说“不”的能力和力量。说“不”只会给我们带来压力以及退缩感。
为何不反抗,不敢拒绝的人,他们到底在害怕什么?
曾经有位已婚女士因为忘记叫老公起床,导致他迟到了,他起床后就破口大骂,女士帮他递衣服、收电脑,他最后摔门而出,女士却依然下楼给他送伞。他下班回家后像一切都没发生一样,慢慢地女士也接受了他漠视的态度,和往常一样的吃饭聊天。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感觉自己是如此的可怜,为什么会坦然接受他的行为,为什么会把这种伤害作为生活的常态并习以为常?
她们害怕改变。
那位忍受老公辱骂的妻子,害怕离婚。那位忍受朋友刻薄的女孩,害怕失去唯一的朋友。他们觉得改变等于未知,未知等于危险。这种发自内心的,对于生活的胆怯和无能,让他们宁愿选择屈服于目前任何一股强大的力量,不去做反抗。他们总以为用忍耐就能换来对方的一点同情,从而息事宁人。但结果永远是事与愿违。人性的恶,在被纵容和不加遏制的情况下会走得无限远。
她们害怕被否定。
那些老好人们通常都有较高的道德标准,他们轻视自己的感受,一味的奉献自己,却并非是毫无所求,他们求的是别人的承认和自己道义上的圆满,并且为此沾沾自喜。这个世界,永远是有人活得爽,有人活得憋屈。即使在相同资源的情况下,同样拿一手相同的牌,不同的性格也能打出不同的结果。谁都想活得爽,谁都不愿意憋屈,人在世界上有两大义务,一是好好做人,二是不能惯别人的臭毛病。想要的都争取,不想要的断然拒绝。活得坦荡,心中没有恐惧,恐惧就钻不进来
她们害怕失败。
不拒绝,往往并非善良,症结往往在缺乏自信上。他们认为,拒绝意味着激怒对方,而激怒对方意味着将不被对方接受,不被对方接受的结果就是证明自己失败。其实这就是一个自觉很失败的人,绕了一个很大的圈子,来证明自己不失败,却因为习惯性的取悦别人,毫无原则,更容易被人群忽视、漠视和侵犯,给自己内心带来了强烈的焦虑和冲突,反而会让本来就不多的自信心遭遇更加沉重的打击,活得更加失败了。这是一个死循环,而且越走下去这个死结就打得越紧。
别人对你的态度,是你允许的
人与人之间,就是一场拔河比赛,势均力敌的感觉最好,你获得尊重,他获得欣赏。如果有一个人太过于软弱,那么这一场比赛,出场就结束了,因为另一个人根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把你打倒。而你的力量,决定着这场比赛里,如果输赢,彼此是否都光彩无比。林徽因有一句话是: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的坚强。不常常妥协,不沉默不语,不沉重地走一路,要生动而有灵气,随时高兴,随时难过。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一定要有态度。因为你的态度,决定别人对你的态度.
所有让你反感的事,你都义正言辞地提出来;所有让你讨厌的事,你都尽力寻求一切帮助;所有让你不愉快的事,在没有触犯法律之下,要养成一种驱逐力。那不仅仅是一种本事,更是一种原则。不要小看自己在每一件事上的态度,因为很有可能决定着未来别人对你的态度。不要小瞧每一次山雨欲来风满楼时的自己,你的每一次抗争就算没有结果,但也一定是有用的。逆来顺受,从来不会让事情变好,只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糟糕。
拒绝小技巧:
1、保持简单回应,如果你要拒绝,坚决而直接。使用短语如:“感谢你看得起我,但现在不方便”或”对不起,我不能帮忙。”尝试用你的身体语言强调不,不需过分道歉,记住,你不需允许才能拒绝。
2、给自己一些时间。打破“是”循环,在空闲时考虑考虑,你会更有信心地拒绝。
3、考虑一项妥协方案。如果你要同意这项请求,才采取这方法,但用限的时间或能力做。
4、区分拒绝与排斥。记得你是拒绝请求,而不是排斥一个人。通常人们都会明白,你有拒绝的权利,就像是他们有权利要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