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买鹿之谋

2016-10-11陈抗行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21期
关键词:铜币齐桓公诸侯

·文/陈抗行

买鹿之谋

·文/陈抗行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管仲,把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齐国强大了,各地诸侯基本都承认了齐国的霸主地位,只剩下楚国不听号令。齐王准备发兵征讨楚国。当时,齐国有好几位大将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挂帅攻打楚国,但却遭到了宰相管仲的反对。管仲认为眼下齐军疲惫,不宜久兴兵事,他日夜命人抢铸铜钱。

一天,管仲派百余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鹿是较为普通的动物,楚国盛产鹿,人们把鹿作为肉用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到一头鹿。另一方面,管仲派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购买。”齐国商人开始贩卖鹿。开始3枚铜币一头,后加价到5枚铜币一头。于是楚人竞相到山中猎鹿,鹿资源日益短缺,商人又从中哄抬鹿价。一个月后,鹿价涨到了40枚铜币一头,40枚铜币在当时可以买到5000斤粮食。高昂的利润使楚国上下变得疯狂起来,农民不再种田,改行做了猎人;士兵不再练兵,背起弓箭偷偷上了山。

一年之后,楚国国内铜币堆积如山,但田地荒芜,粮食断绝。

管仲又向各诸侯国发号施令,禁止与楚国交易。这下不得了,楚国人拿着大把的铜币却买不到粮食,全国闹起了饥荒,人们四处逃难,楚军人黄马瘦,完全丧失了作战能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人马,开往楚国边境。楚成王内外交困,忙派大臣向齐国求和,割据一方,保证从此听从齐国的号令。

管仲其实早就洞察了买鹿这件事会引起的连锁反应,他广为散布 “齐桓公好鹿”的流言,不惜抛出铜币哄抬鹿价,使楚国人再也无心从事农业生产,客观上切断了楚军的粮食供给,然后果断地集合八路诸侯进兵楚国,逼迫楚王臣服。

管仲不动一刀一枪,不死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地治服了本来强大的楚国。

(赵燕摘自《大科技·百科探索》)

猜你喜欢

铜币齐桓公诸侯
春秋——诸侯争霸的擂台赛
西周金文所见周天子对诸侯臣属的聘问之礼
小品中的数学问题
烽火戏诸侯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齐桓公遇委蛇
齐桓公大败山戎
齐桓公:交际中的人格魅力
阿凡提分饭钱
论齐桓公的「尊周而亲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