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盘区准备巷道“错层位”布置的利弊

2016-10-11

山西焦煤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层位大巷矿井

周 锋

(山西西山白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2)



·问题探讨·

浅谈盘区准备巷道“错层位”布置的利弊

周锋

(山西西山白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太原030022)

矿井盘区准备巷道布置形式多种多样,合理选取其布置形式直接影响着生产矿井的长远利益。通过对白家庄矿业公司盘区准备巷道“错层位”、同煤层“托夹石层”开掘的两种布置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了两种布置形式存在的差异,对巷道开掘“全锚”支护、生产条件、经济情况进行对比,总结了两种布置形式的利弊,优化盘区及工作面设计,为类似矿井盘区开掘提供实践经验及理论依据。

错层位;托夹石层;全锚支护;生产条件;经济对比

井下开采是我国煤炭开采的主要方式,随着矿井生产的不断延伸、盘区不断地接续,大量的煤岩准备巷道被开掘,其布置形式也多种多样。由于井下煤层赋存较为复杂,在一定的井田地质、开掘技术条件下,矿井盘区准备巷道可有多种布置形式。根据矿井开拓方式、开掘现状,合理地选择接续盘区准备巷道的布置形式,直接影响到整个矿井生产的长远利益,矿井的基本建设工程量和建设速度,以及后续生产工作面的开采、开掘,进而影响矿井经济效益。矿井盘区准备巷道开拓方案一经实施,若发现不合理再改动,将造成时间、成本的浪费。因此,如何选择矿井盘区准备巷道布置形式,成为矿井盘区接续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山西西山白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坑接续盘区为例,对盘区巷道“错层位”、同煤层“托夹石层”开掘的两种布置形式进行研究,分析两种布置形式的利弊,为类似矿井盘区开拓提供实践经验及理论依据。

1 盘区准备巷道概况

山西白家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个拥有80余年开采历史的老矿,目前共有2对生产井口,即南坑、二号井。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加大,南坑井现采盘区资源已近枯竭,需要开掘新的接续盘区以维持矿井正常生产。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情况,新的接续盘区主要开采中组6#和下组8#、9#煤层,其中下组煤层设计布置3条准备巷道,即轨道、运输、回风大巷,3条准备巷道设计均沿8#煤层“夹石层”开掘,属同煤层、同层位布置方式。

1.1盘区煤层赋存情况

8#煤层顶、底板情况见表1.

1.2盘区巷道及设计工作面布置情况

根据接续盘区整体布局,盘区内3条准备巷道沿走向布置,设计长度均为2 000 m,其左、右翼共计布置12个工作面。盘区及设计工作面布置情况示意图见图1.

2 “托夹石层”布置方式主要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根据煤层赋存情况,南坑井接续盘区在设计之初,主要选用同煤层“托夹石层”的布置形式开掘准备巷道,采用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最大限度地回收煤炭资源,开掘煤量也可以为矿井带来经济效益,但此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

表1 工作面顶、底板情况表

图1 盘区大巷及设计工作面布置情况平、剖面示意图

1) “夹石层”为不稳定岩层,准备巷道 “托夹石层”开掘难度加大,支护成本增加,职工劳动强度增大。

2) 盘区准备巷道主要服务整个接续盘区,其使用年限必须以所有设计工作面回采结束为时间节点,而且在服务年限内,必须相对减少巷道维护量,减少矿井维护成本。

3) 工作面初始设计,因盘区巷道为同煤层“托夹石层”开掘,12个工作面均需开掘相应辅助穿层巷道,即图1所示的风桥,以防止系统紊乱但增加了工作面的开掘工作难度及成本,不利于今后的回采工作。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盘区准备巷道采用“错层位”布置方式,以解决存在的问题。所谓盘区巷道“错层位”布置,即在8#煤层中回风大巷沿8#煤层顶板开掘,轨道、运输大巷沿8#煤层“夹石层”开掘。

3 方案对比

3.1方案差异分析

在准备巷道“托夹石层”布置与“错层位”布置形式中,主要存在差异为:

1) 回风大巷开掘层位的不同。“托夹石层”布置中回风大巷沿“夹石层”开掘,而“错层位”布置中回风大巷沿8#煤层顶板开掘。

2) 工作面辅助回采巷道的不同。“托夹石层”布置中辅助回采巷道需要开掘穿层风桥,而“错层位”布置中工作面辅助回采巷道不需要开掘风桥。

对上述方案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因此带来的问题是沿不同层位开掘巷道,“全锚”支护形式将大为不同,支护成本也相差较大。

3.2支护形式

3.2.1方案一:同煤层“托夹石层”掘进支护方式

1) 盘区准备巷道支护形式。

因夹石层为不稳定岩层,设计采用锚杆+锚索+钢带的“全锚”支护形式,具体形式见图2.

图2 盘区准备巷道支护示意图

图2所示支护中,顶、帮锚均采用d20 mm×2 200 mm的螺纹钢锚杆,其中顶锚间排距为900 mm×1 000 mm;顶锚索选用d17.8 mm×5 300 mm,间排距为1 800 mm×2 000 mm.

2) 工作面回风联络巷支护形式。

因工作面轨道巷、运输巷均沿夹石层开掘,因此,工作面回风联络巷的支护形式与盘区准备巷道支护形式相同。

3) 风桥支护形式。

风桥主要为穿层巷道,设计选用拱形断面,其“全锚”支护形式见图3.

图3 风桥支护示意图

3.2.2方案二:“错层位”掘进方式

1) 盘区巷道支护形式。

因8#煤层为坚硬石灰岩顶板,设计盘区回风大巷上移,与轨道、运输大巷“错层位”布置,设计采用锚杆+钢带的“全锚”支护形式,其“全锚”支护形式见图4.

图4 回风大巷“错层位”布置支护示意图

图4所示支护中,顶、帮锚均采用d20 mm×2 200 mm的螺纹钢锚杆,其中顶锚间排距为900 mm×1 500 mm.

2) 工作面回风联络巷支护形式。

由于回风大巷沿8#煤层顶板开掘,工作面两巷沿“夹石层”开掘,因此,工作面2条回风联络巷均为穿层巷道,故采用架棚巷道进行支护,见图5.

图5 回风联络巷支护示意图

铁棚主要采用矿用11#工字钢,棚距1 000 mm.

3.3生产条件限制安全生产方面的对比分析

1) 巷道开掘期间安全对比分析。

回风大巷采用“错层位”布置后,沿8#煤层石灰岩顶板开掘,由于灰岩顶板为稳定岩层,相对“托夹石层”泥岩顶板较为坚固,顶板管理相对安全可靠;另外两帮开掘后,“错层位”布置形式为泥岩帮,相较“托夹石层”开掘的煤帮稳定,可以减少滚帮、片帮现象。因此,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在开掘期间无论是顶板管理还是两帮管理,均优越于“托夹石层”布置形式,且提高了开掘期间安全系数,确保了矿井安全生产。

2) 巷道使用及年限对比分析。

采用“错层位”布置法开掘的回风大巷处于坚硬、稳定岩层中,巷道本身安全性较高,不容易发生冒顶、片帮、垮塌等源于巷道本身的安全事故,与此同时,后期维护率较低,有利于巷道长期使用,有效地延长了盘区巷道使用年限。

3) 系统优化对比分析。

在原有“托夹石层”布置形式中,由于盘区准备巷道属同一层位布置,与回采巷道之间需要施工穿层巷道—风桥来解决通风、运输等系统问题,生产条件较为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若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可优化盘区准备巷道与回采巷道之间的系统,使系统存在的问题得以解决,简化生产条件,利于矿井安全生产。

3.4方案经济对比(支护形式差异经济对比)

1) 回风大巷经济对比。

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后,回风大巷沿8#煤层顶板开掘,与“托夹石层”布置形式进行经济对比,见表2.

表2 回风大巷支护经济对比表

由表2可以看出,“错层位”掘进支护比同煤层“托夹石层”掘进支护每延米总额减少95.51元,测算到巷道全长,回风大巷节省资金总计19.1万元。

2) 风桥经济对比。

若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可不必施工穿层施工风桥,因此可节省资金总计56万元。

3) 回风联络巷经济对比。

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后,工作面两条回风联络巷需要穿层开掘,与“托夹石层”布置形式进行经济对比,见表3.

由表3可以看出,“错层位”掘进支护比同煤层“托夹石层”掘进支护每延米总额增加4 309.18元,测算到回风联络巷巷道全长,增加资金总计38.8万元。

综上所述,若回风大巷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仅从单工作面的物料方面考虑,节省资金总计36.3万元,测算到整个盘区(12个工作面),节省资金可达435.6万元。

4 结 论

1) 盘区巷道采用“错层位”布置形式,将回风大巷上移至沿8#煤层沿石灰岩顶板掘进,顶板支护稳定,巷道维护率低,可有效延长盘区准备巷道服务年限。

2) 盘区整体系统布局合理,工作面也可达到优化设计的目的,同时工作面在开掘期间减少了穿层巷道的支护难度及成本,有利于今后的回采工作。

3) 对“错层位”布置与“托夹石层”布置支护形式进行经济对比,可为该矿节省支护成本435.6万元,若结合人工、维护费用等综合测算,成本将会大大缩减,可为类似煤矿“降本提效”提供借鉴。

[1]郭海生.论煤炭开采技术的改进方向[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8(4):1-2.

[2]王昌华.煤矿设计中应用节能方案和节能技术探讨[J].资源节能与环保,2015(12):13.

[3]张富荣.煤矿采煤掘进工作中的技术应用[J].山西化工,2015(6):90-91.

[4]谢和平,王金华,姜鹏飞,等.煤炭科学开采新理念与技术变革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15(9):36-41.

2016-04-16

周锋(1983—),男,山西阳泉人,2006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师,主要从事煤矿井下开采、开掘技术工作

(E-mail)541488953@qq.com

TD353

B

1672-0652(2016)05-0047-04

猜你喜欢

层位大巷矿井
工作面跨大巷连续开采大巷层位优化技术研究
基于样本选取和多种质控的地震层位智能拾取
涡北煤矿综采放顶煤运输巷层位布置的探讨分析
矿井大巷布置方式
以机器人研发应用引领矿井“四化”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巷道支护设计
矿井下的歌声
卡拉麦里山前石炭系火山岩序列层位归属及分布研究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