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高校实验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探讨

2016-10-11李庆

高师理科学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

李庆[1]



建设高校实验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探讨

李庆[1]

(天津医科大学 医学英语与健康传媒学院,天津 300070)

通过对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管理现状和目前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目标、建设方法和框架设计方案.以期对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效率.

信息化平台;实验教学;高校

高校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通过建设国家级、省级和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体系(以下亦称“实验教学中心”),可以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和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水平.实验室是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场所,为实践性教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校要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不断提高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逐步建成一批教学质量高、学生受益面广、服务能力强、资源共享度高、示范辐射作用大的实验教学中心.因此,建设高校实验教学新型信息化管理平台意义重大.

1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管理现状

目前,教育部已建成80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涵盖计算机、生物、医学等多个学科.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要具备“先进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推动课程管理、师生交流、教学评价的信息化,推进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实验内容、空间、时间、人员及仪器设备等的高效利用和开放共享[1].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特别是“985”和“211”高校在建设实验教学中心过程中均已不同程度地开展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如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均已开发实验室开放门户等实验教学教务管理系统[2].各高校开发的实验教学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各有特色,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高校实验教学质量和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多年来,天津医科大学也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截至目前已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9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别涉及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及医学英语等多个学科.随着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各实验教学中心根据不同学科实验教学的特点,从实验教学管理和实验教学资源管理入手进行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和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1.2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院校虽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且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实验教学中心总体上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水平与国外先进的大学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比较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一是实验教学中心设计理念本是实验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其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应能整合校内外实验资源,缓解高校实验资源配置不平衡、供给不足的现象,解决重复购置和资源使用率低下的问题,实现各实验教学中心之间优质实验资源有效共享和优势互补[3-4].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实验教学中心资源共享范围通常只限于本中心内部,高校内各个不同级别的实验教学中心彼此实验资源管理相对独立,高校内部缺乏统一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实验资源统一调配和管理,更无法实现各高校之间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二是高校各实验教学中心之间由于管理体制等问题,造成实验教学缺乏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开放性和创新性,从而制约了高校实验教学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三是个别高校由于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对实验教学管理缺乏质量评价,对实验管理人员缺乏绩效考核.四是一些高水平实验教学中心负责人通常是兼职教授,其主要精力往往放在课堂教学、科研课题和培养研究生上,很难在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和管理上投入太多精力[5].因此,高校实验教学中心管理模式亟待改善,其信息化统一管理平台亟需构建.

2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

2.1 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建立高校统一标准的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门户,高校内各级别实验教学中心均在同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管理.

(2)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由高校专门实验教学管理机构负责管理,校内各级别示范中心均使用同一门户网站,并根据自身权限处理实验教学相关事务作为彼此协作沟通的平台,不断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

(3)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与客户端/服务器(C/S)相结合的应用模式,以网络为平台实现高校实验教学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和共享,以及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调度,并为各高校间的实验教学中心实验资源共享提供服务.

(4)通过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在同一个信息化管理门户完成高校内及高校间实验教学中心的资源共享和彼此协作的目标.

2.2 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法

为了充分保障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和规范运行,高校需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暂称作“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且由实验教学管理中心专职负责人全面负责此项工作.应用互联网思维构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6],建议高校成立“教学基础建设委员会”,该委员会将统一在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工作.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应属于高校“教学基础建设委员会”下属机构,并接受该委员会领导.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全面负责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与实施,并逐步完善实验教学管理和评价机制,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所属各级别实验教学中心均要求设立专职主任全面负责本示范中心管理工作,科学配置管理人员并开展绩效考核.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应在高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设有专门的门户网站,通过不同功能模块实现实验教学和实验室流程管理实时化,实验教学资源全部高效共享和服务,实验教学相关师生和工作人员高效互动等[7-8].

2.3 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设计

关于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框架设计见图1.

框架设计说明:

(1)高校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所属各级别(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均在同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

(2)信息化系统硬件平台结构由数据库服务器、Web服务器、终端PC机、指纹识别机和智能读卡器构成[9];系统软件框架结构由实验室教学管理、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管理和系统管理等若干子系统构成.

(3)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设计基于ASP.NET框架,采用模块化设计,系统设计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采用B/S模式和“用户层——应用层——数据层”3层架构模式[10].

(4)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数字化自主学习平台应用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均在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中设计为3个单独模块进行管理.

2.4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难点及问题的解决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的重点是将高校所属各级别(国家级、省级或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均统一在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展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然而,各级别实验教学中心因原有的信息化水平不一致和信息化的标准不统一,是构建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难点.如何将各级实验教学中心分散的数据标准化并进行统一管理,是构建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关键.另外,由于许多高校缺乏既熟悉业务又精通信息化设计专业人才,这也是制约高校建设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要培养或招聘既熟悉实验设备操作又精通信息化软件设计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现有各级别实验教学中心的信息化管理现状.在技术上根据实验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框架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接口和标准,将不同级别的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系统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实现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对修改难度较大的原有信息化管理商业软件可选择放弃,并根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框架要求和相应的设计进行重新编码.也可在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之间加入一个中间件,用于协调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实现对不同系统数据库的无缝链接.这样既保证各个级别实验中心的独立运行,也可以实现不同实验中心进行有效的数据交互,以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构建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反复测试的过程,逐步解决各级别实验教学中心异构系统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最终实现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数据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整合与集成.

3 结语

中国教育步入新常态,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动力源,也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遇.在“互联网+”的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行业的渗透和融合,进一步催生新的教育模式实现转型.积极建设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将对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效率发挥积极的作用,也是高校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透过整合高校各级实验教学管理中心实验资源为出发点,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建立高校实验教学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高校实验设备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当然,建设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个长期逐步完善的过程,只要高校领导重视,最终一定会实现实验资源一体化高效管理.

[1] 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31号[EB/OL]. (2015-06-29)[2015-09-20].http://www.jyb.cn/info/jyzck/201506/t20150629_628010.html

[2] 李玉东,艾永乐,王晓卫,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7):144-147

[3] 初汉芳,李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管理模式与运作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127-129

[4] 徐英莲.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26(6):956-959

[5] 王杰,刘晓鸿,冯璐,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实践、成效与存在问题探索[C/OL].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会第十二届(2010)学术年会.(2011-12-14)[2015-09-10].http://jswz.caigou.com.cn/details.asp?id=15

[6] 李庆.应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探索高校教学管理新模式[J].速读,2015(7):60-62

[7] 李文军,杨娜,刘辉军,等.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学资源信息化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5):128-131

[8] 王岩,田曙坚.Web平台上B/S模式的化学废液统计数据库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70-71

[9] 佟颖,白海会,吴晓荣.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教育技术,2008,18(2):101-104

[10] 周慧芬.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设计[J].物联网技术,2012(8):77-78


Discusse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about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LI Qing

(School of Medical English and Health Communication,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0)

With the analyzing current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some problems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discussed the construction goal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which included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the framework designed.Hope that it will have some positive impact on building of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about experiment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including education reform comprehensively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fficiency.

information platform;experiment teaching;university

1007-9831(2016)02-0073-04

TP391∶G642.0

A

10.3969/j.issn.1007-9831.2016.02.021

2015-09-30

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5年天津市教育系统专项调研课题——应用互联网思维构建高校教学管理创新模式的研究

李庆(1964-),女,天津人,实验师,从事教学管理研究.E-mail:Liqing988@163.com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中心信息化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