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2016-10-11莫永芳伍业冬杜娟娇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3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麻醉学麻醉科实习生

莫永芳,伍业冬,杜娟娇,黄 新(.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3)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学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探索

莫永芳1,伍业冬2,杜娟娇2,黄新2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PBL教学法;麻醉学;教学改革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学生转变为医生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临床麻醉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理论和技术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生物工程等综合发展而成,具有很强的操作技术性。如何使实习生在时间有限的麻醉科实习期间,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是每一位麻醉医师值得深思的问题。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目前医学教学改革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教学方法[1]。广西中医药大学直属教学医院每年都承担着大量的实习生、进修生的带教工作,麻醉科也是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重要轮转科室,笔者于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麻醉科临床实习带教中运用PBL教学方法,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教学对象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麻醉科实习的2015届广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本科类实习生58名,即广西中医药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30名和2010级中西医结合临床本科专业28名,其中男生27人,女生31人。两个专业实习生均已掌握了必要的临床医学基本知识,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基础药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学习外科学时均已对《麻醉》章节进行了相同学时、相同内容的系统理论授课。将58名实习生随机分为PBL教学组(实验组)和传统教学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9人,男生13人、女生16人,麻醉理论学习成绩82.15±6.43分;对照组29人,男生14人、女生15人,麻醉理论学习成绩82.64±6.02分。两组学生的性别构成比、麻醉理论学习成绩和教育背景等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教学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的29名实习生分批进入麻醉科轮转实习,每批实习生约4~5人,实习时间为3周。按照传统带教模式,固定一位带教老师带实习生。带教老师根据实习大纲要求,对麻醉科常见的麻醉方法、操作流程等内容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方式授课。在3周的实习时间内,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尽可能观摩麻醉科临床工作的各种麻醉方法及操作。对于一些较简便的操作,实习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作完成。

1.2.2实验组实验组的29名实习生也分批进入麻醉科轮转实习,每批实习生约4~5人,实习时间为3周。带教老师根据麻醉科实习大纲要求,采用PBL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

1.2.2.1撰写PBL教学剧本及教案选取有代表性的临床病案撰写成PBL教学剧本、教案。PBL教学剧本的撰写,应紧扣麻醉学教学大纲、符合教学目标;以问题为导向,问题设计时,其范围需涵盖麻醉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知识,如:麻醉前患者的病情评估、麻醉前准备事项、麻醉前用药,手术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并发证、适应证和禁忌证,麻醉期间和麻醉恢复期间的监测、管理等。PBL中的问题情景是结构不良的、能够自由探索的,剧本问题的设计能引出与所学领域相关的概念原理;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动机,鼓励学生去探索、学习。

结合教学医院实习生在一个科室轮转的周期一般为3周的情况,麻醉学的PBL教学剧本一般分为3幕进行讨论,第一幕的问题设计以术前访视为主,第二幕的问题设计以术中麻醉方式与操作为主,第三幕的问题设计以术后麻醉并发症为主。

1.2.2.2讨论前准备带教老师在入科的每批实习生中选取一位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为该组组长,负责PBL教学讨论主持及协调。将PBL教学剧本在组织实习生讨论前的3~5天发给实习生,以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查阅资料。带教老师同时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提供相关教材、期刊论文、网站等教学资源给学生。学生要从既有的知识与问题情境出发,查阅资料,形成自己的观点。

1.2.2.3PBL教学讨论讨论时,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师生地位平等的讨论氛围。教师方面,注意做到鼓励学生展示和交流学生自己查阅到的学习资料;倾听和鼓励学生发言,控制讨论气氛;善于提出启发式问题促进学生开展讨论,能向学生提供及时、恰当和鼓励性的反馈;对学生查阅的资料进行收集,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适当记录,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评分,作为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之一。学生方面,学生应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将收集到的资料以及自己的观点大胆展示。

实习生在入科的第一周周一先熟悉麻醉科的一般工作流程及相关制度,周二将第一幕PBL剧本发放给学生,周五进行第一幕讨论,经讨论后得出第一幕结论,并同时将第二幕剧本发放给学生,做好第二周周三进行第二幕讨论的准备,至此完成第一幕的讨论。以此类推,整个PBL教学讨论需要3个周期分别进行3幕讨论。每幕讨论时间为1~2小时,每幕开展的间隔时间不要超过1周,以保证讨论的连续性。3幕讨论结束后,由带教老师对PBL教学进行归纳总结:一是剧本中问题的答案解析,并结合麻醉学的最新进展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建立临床思维与批判性思维;二是对实习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进行点评与评价,鼓励学生发言,激发学习兴趣。

1.3评价方法3周实习结束后,实习生需参加科室的出科考试,两组均采用相同的试卷进行闭卷考试。结合实习教学大纲内容,将试题划分为基础知识题、理解记忆题、病例分析题、实际操作题4部分,分别占总分的15%、20%、25%、40%。基础知识题为麻醉医学基础知识,以概念及定义为主;理解记忆题考核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的记忆,主要考核学生的理解能力;病例分析题要求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判断临床病案的诊断与治疗,主要考核学生的临床思维;实际操作题是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统一由1名老师进行考核及阅卷,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均以x±s表示,两组资料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发现,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理解记忆题、病例分析题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基础知识题、实际操作题的得分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考试结果的比较情况详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麻醉科考试结果对比(分±s)

表1 对照组与实验组麻醉科考试结果对比(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n基础知识题理解记忆题病例分析题实际操作题实验组2912.03±2.2617.1±2.94①22.59±2.41①34.07±5.33对照组2912.07±2.3012.13±3.1813.45±3.7835.21±5.20

3 讨论

PBL是基于现实问题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主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PBL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使学生真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PBL教学时学生必须通过查阅大量的资料,经过自己的思考、综合分析、判断才能获得想要的答案,进而在讨论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边查阅资料、边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建立自己的临床思维。

本研究表明,应用PBL教学方法的实验组学生的理解记忆、病例分析题得分明显优于传统“灌输式”教学组,也体现了PBL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知识理解及提高知识应用理论水平,结果与国内学者报道基本一致[2]。

笔者认为原因如下:一是学生要想获得PBL剧本中问题的答案,必须主动、积极地去查阅大量资料,将所查资料与所学知识整理、思考、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从而在讨论时能阐述自己的理由及答案。二是PBL剧本中所呈现的问题都来源于临床麻醉工作中的真实案例,但这种案例的问题是结构不良的,可以展开讨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三是学生在讨论甚至是辩论时,需有理有据,自己通过发言、聆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以及老师的引导,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激发了灵感与创新能力。四是PBL剧本中的问题起到了“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获得自己观点的过程,就是一个“去伪存真、知识归纳、探索发现”的过程。比如PBL剧本中麻醉方式的选择,只有知道了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的机制、生理、适应证、禁忌证等基础知识,才可以通过现有的问题、现已掌握的知识去思考,到底哪种麻醉方式更加适合患者的病情,用这个问题的“点”,来思考、探索其他相关知识的“面”。五是讨论结束时,老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及表现给予评价,并根据剧本将麻醉学知识联系最新进展、动态前沿等展开分析讲解,做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再次将麻醉学知识总结归纳,使学生知识掌握更加牢固。由此可知,经过3个周期的PBL教学,学生的麻醉学知识基本已涵盖,深度及广度均在收集资料及讨论时得到进一步扩展,故其在理解记忆、病例分析应用能力方面有明显优势。

本研究表明PBL实验组与传统教学对照组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际操作题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把学习知识点、重点、难点等直接传授给学生,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无需额外查阅资料即可获得相关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能保证学习活动循序渐进,使学生获得系统、扎实、完整的科学知识。

无论是PBL教学法还是传统教学法,给予学生的都是一种理论的学习方法,对于提高临床的实际操作能力,都没有较突出的优势。医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其临床实践性是特有的,只有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多动手、多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操作水平,麻醉医学更是如此。因此,在麻醉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及条件,充分利用PBL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各自优势:在理论授课时,为利于学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可采取固定班级人数和统一时间来进行传统教学授课,从而赢得教学的高速度;在进入临床实习时,为利于学生临床思维建立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可采取PBL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只有通过将不同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才能不断推动医院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

[1]Barrows H 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1986(20):481-486.

[2]陈治军,莫碧文,邓一岚,等.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应用比较[J].华夏医学,2013,26(1): 160-162.

(编辑汤敏华)

R614;G642.4

A

2095-4441(2016)01-0116-03

2015-11-25

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编号:2015JGB269)

莫永芳(1979-),女,主治医师,讲师,主要从事麻醉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杜娟娇,女,副主任医师,E-mial:dujuanjiao@126.com

猜你喜欢

麻醉学麻醉科实习生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麻醉科住院医师术前访视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市属三级综合医院麻醉科医师人力配置实践与分析
麻醉科特色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查房模式探索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可视化技术在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PBL教学法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