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巍山城市文化产业研究

2016-10-11张莹博赵紫辰秦晓杰代继平杨加勇

绿色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丽江市支撑体系丽江

张莹博, 赵紫辰, 秦晓杰, 代继平, 杨加勇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城市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历史文化名城视角下的巍山城市文化产业研究

张莹博, 赵紫辰, 秦晓杰, 代继平, 杨加勇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 城市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为了适应新时期城市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从历史文化名城的角度,对巍山县的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并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将有关指标与丽江进行了对比,找出了巍山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不足,提出了发展建议。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文化产业; 层次分析法; 巍山; 丽江

1 巍山县文化产业概况

巍山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南部。县城东距省会昆明市391 km,北距州府大理市53 km。1994年,巍山县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根据巍山县2005~2015年的相关数据显示,其文化产业产值逐年增加,并且2013年产值比2005年翻一番;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整体增加,但是增长幅度不大,局部有下降趋势。近年来,巍山县政府以“历史文化”为开发基点,并以此为契机来带动文化产业乃至城市发展。县内馆藏文物有3000多件,各级政府公布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8处,国家级的有2处,省级有4处,州级3处,县级49处;古城内还保存明清时期的社学、书院、楼、阁、寺、庵、亭、坊、宫、庙、塔等20余处古建筑;有民族歌舞、音乐、服饰、饮食、民俗风情等文化遗产。扎染工艺、马帮文化、古城文化、踏歌文化以及饮食文化等都是巍山县历史文化遗产的代表。

巍山县的历史文化极大的推动了文化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根据巍山县城市文化所开展的文化旅游项目有六个:古城文化旅游、巍宝山文化旅游、鸟道雄关文化旅游、大小寺文化旅游、庙街文化旅游以及红河源文化旅游项目。

2 城市文化产业支撑体系

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产业需要能够体现历史文化的东西来支撑。这些支撑点就是城市文化产业资源,产业资源所包含的内容很多,比如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风貌、城市布局、建筑特色和相关的城市管理。经过指标筛选,建立适合历史文化名城的产业支撑体系。

在此基础上,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将要评价系统的各种要素分解成若干层次,并且同一层次的各种要素以上一层要素为准则,进行两两比较并计算出各要素的权重,根据综合权重按照最大权重原则确定最优方案。

确定支撑体系的权重时,采用目前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专家打分法。打分采用“1-9标度”打分法,用1~9表示指标的重要程度,1表示最不重要,9表示最重要。根据打分情况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调整、一致性检验,得出指标体系的同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值,在通过归一化处理确定具体数据层相对于目标层的最终权值。如表1所示。

3 实证研究

本文将巍山城市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的相关指标与丽江作对比,针对2005~2015年10年进行研究。支撑体系中具体数据层的数据本文用调查问卷(有效调查问卷共80份)的方式将其定量化,调查问卷采用“1~10赋值法”将其赋值,对每年指标变化程度进行赋值。用1~10表示指标发展好坏程度,1表示指标发展最不好,10表示发展最好。将调查问卷每年指标进行统计并计算平均值得出指标因子变化的最后得分。

有些指标单位不统一,因此在计算前将每个指标的具体数值标准化。找出每个指标十年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分母,每年对应的数值与最大值相比所得的数即标准化之后的值。将每年的每个指标因子权重与标准化值相乘得出每个指标因子在本年内的因子指数,再将具体数据层指标指数相加最终得出本年度城市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综合指数。 目标层的综合指数是体现该年度支撑体系状况的一种方法。经过计算,最终得出2005~2015年10年间巍山县和丽江市的城市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综合指数,如图1所示。

图1 城文化产业支撑体系综合指数对比

折线图显示,巍山县和丽江市十年间城市文化产业支撑体系指数总体上升。通过对比发现,巍山县折线走势与丽江市的差距整体呈缩小趋势;巍山县的折线图整体比丽江市的要陡,说明巍山县的发展潜力相对较大。与此同时,也可以看出,巍山县的文化产业支撑体系历年指数都比丽江低,说明其发展中还有很多问题。

4 问题及建议

4.1问题

(1)市场监管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丽江市有自己的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范,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法律法规相对完善。巍山县没有类似的法律法规,导致城市管理者对古城文化保护力度不够、对城市文明监管措施不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企业的积极性。

(2)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整合意识薄弱。丽江市将东巴文、东巴音乐、东巴舞、东巴宫、东巴绘画、东巴艺术品、纳西族习俗、婚俗、食俗以及纳西民族节庆整合在一起,构成了丽江的民族文化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城市文化产业发展当中。虽然巍山县在文化资源的保护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但是对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还不够,没有将南诏文化、非物质文化以及景观建筑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弘扬、提升并向产业一体化发展,民族文化与旅游景点、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资源缺乏一体化整合,分散经营造成成本增加、文化资源浪费,影响产业发展。

(3)古城风貌体现不足。丽江市在1996年地震后,政府重视古城建设以及发展,古城风貌统一并秉承了当地民族特色建筑的特点。巍山县古城由于历史的原因,风貌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位于县域中心位置的古城区人口密度较大,不利于古城风貌的保护,老房子较多,年久失修,建筑风貌体现不足。而且2015年1月份,拱辰楼的烧毁也是巍山县的一大损失。

(4)文化宣传不够。丽江市为宣传丽江民族文化制作了各种宣传片,并通过各种媒体进行宣传。巍山县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对其文化资源的打造、包装意识不强,没有一批有实力、有创新的龙头文化企业和品牌作对外宣传。

4.2建议

(1)提高对历史文化的认识,寻求发展新途径。

(2)完善市场监管制度以及相关法律法规。

(3)充分利用古城文化,以“扎染工艺”发展扎染企业为发展契机,来带动“饮食文化”、“马帮文化”和“踏歌文化”等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并形成非物质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古城文化特色的产业链,发挥其优势。

(4)提高文化资源保护意识,将南诏文化以及景观建筑特色文化深入挖掘、弘扬、提升并逐步向产业一体化发展,旅游景点、餐饮、住宿、娱乐等与民族文化资源进行融合。

(5)城市合理布局充分体现古城风貌。发展新城的同时,保护古城,调整古城区的人口密度和功能。规划老城区的功能以居住、商业、文化和旅游服务为主。保护古城内部的空间尺度、氛围以及历史节点,建筑形式以及风格统一,提升古城内部区域魅力。

(6)加大对城市文化产业的投入以及宣传力度。 总之,城市发展离不开文化资源,尤其是巍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发展巍山城市文化产业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我们应吸取丽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丰富经验,立足底蕴深厚的南诏历史文化,盘活自身的城市文化资源全面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只有这样, 21世纪的巍山县才能闯出一条康庄大道,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大县,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书写出绚丽的篇章。

[1]荣跃明.文化产业:形态演变、产业基础和时代特征[J].社会科学,2005,(9):176~184.

[2]《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编委会.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城市规划国际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7.

[3]吴志强,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4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dali.gov.cn/dlzwz/5116089176692883456/index.html

[5]彭翊.中国城市文化产业发展评价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张胜冰.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7]丽江市政府办公室.2015年丽江市政府工作报告[R].丽江:丽江市政府,2015.

[8]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统计局.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统计资料[R].巍山: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统计局,2005-2015.

[9]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大理·巍山县城近期建设规划(2011-2015)[R].昆明:云南省建筑工程设计院,2011.

2016-06-04

张莹博(1987—), 女, 助教, 主要从事城乡规划方面的工作。

G124

A

1674-9944(2016)14-0285-02

猜你喜欢

丽江市支撑体系丽江
铝合金模板早拆架支撑体系的受力分析研究模板拆除方法
浅析圆弧段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设计与应用
丽江三朵节
丽江的荒
丽江市大、中学生群众体育调查研究
安徽:打造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支撑体系
丽江市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及对策
云南·丽江
浅议消费安全问题多发的症结所在
谁说丽江是艳遇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