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家店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0-11王玉发

绿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文家新一轮管护

王玉发

(贵州省思南县文家店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思南 565100)



文家店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玉发

(贵州省思南县文家店镇林业环保站,贵州 思南 565100)

总结了文家店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文家店镇新一轮退耕还林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退耕还林;问题;对策;探讨

1 文家店镇基本情况

文家店镇位于思南县西南部,东与三道水乡接壤,南与瓮溪镇共界,西与石阡县本庄镇毗邻,北紧靠乌江河与合朋溪镇、长坝乡、香坝乡隔江相望。全镇国土总面积57.1 km2,辖12个村1个社区,有3734户1573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48%。全镇耕地面积51300亩,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8271.5亩。境内最高海拔毛盖顶1033.2 m,最低海拔438 m。地形以低山为主,山体切割较深,山高坡陡,垂直温差较大,农业耕作方式粗放,产业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农作物以水稻、玉米、红苕、烤烟、油菜为主,是典型的山区农业乡镇。

据2014年森林资源调查统计:全镇林业用地面积31113亩,其中有林地面积24315.45亩,疏林地面积346.2亩,灌木林地面积3435.9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1294.95亩,无立木林地面积855.15亩,宜林荒山荒地面积321.6亩,森林覆盖率38.23%。全镇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林分结构不合理,树种单一,马尾松、柏木纯林占了98%,导致森林社会综合效益降低,病虫害发生严重,降低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石漠化现象相当突出,阻碍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道路。

2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政策

2.1严格限定退耕范围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严格将退耕还林地域限定在25°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对已划人基本农田的25°以上坡耕地,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前提下,需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调整后方可退耕。

2.2补助标准、方式与前期不同

前期还生态林国家16年内共计补助2984元/亩,而新一轮5年内仅补助1500元/亩。资金分3次下达,第一年补助800元/亩,第三年补助300元/亩,第五年补助400元/亩。

2.3林种结构不限制

新一轮退耕还林不再限制林种结构,采取农民自愿申报,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组织实施的原则。

2.4鼓励农民积极发展林下种、养殖业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鼓励林农开展“以短养长”,采取林粮、林草、林药、林菜间作模式,既对林木进行了抚育管理,又增加了林农的收入。

3 存在的问题

3.1地块零星分散,作业设计时小班成图难

据调查:全镇符合退耕还林的地块共有小班573个,平均面积为22.17亩,其中面积5亩以下的就有378个。作业设计小班集中连片少面积较小,加之山高路远,自然环境条件差,给设计、施工以及今后的管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假如将10°以上所有坡耕地退耕,又违反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相关政策规定。

3.2图纸数据偏差较大

2015年林业环保站按照国土部门提供的图纸对全镇25°以上陡坡耕地小班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发现:图纸记载的数据与实际地块有70%左右不相符。国土部门图纸上标注为非基本农田的陡坡耕地实际地类有可能是退耕多年的林地,图纸上标注为陡坡耕地的实际地类有可能是水田,部分实际地块是陡坡耕地有可能只划入少部分甚至全部未划入陡坡耕地范围。因此如按照国土部门提供图纸施工,是无法实施的,假如按实际地类设计施工又违反《基本农田保护法》。

3.3大量劳动力流失,增加工程实施难度

由于文家店镇自然条件较差,山高坡陡,无支柱产业。为了生存,90%以上的青、壮龄劳动力外出打工(全家外出的占25%左右),农村出现“劳力荒”,大量土地撂荒无人耕种。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强调农民“自愿”,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退耕,存在部分农户难以联系,或者联系上本人愿意退耕但无人栽植、管护,给该项工程的实施增加了难度。

3.4造林费用(含种苗费)补助单价偏低

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中造林费300元/亩,主要用于造林(含补植)、抚育、管护等开支,由于该镇外出打工的人员多,劳动力稀缺,导致劳动力成本升高(120元/d·人),国家投入的300元/亩只能满足造林时的造林地清理、整地、植苗、苗木搬运以及苗木费,后期补植、管护等工作无经费保障,该项工程能否取得成效很难预测。

3.5工作经费不保障

该项工程涉及面广、业务量大、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在政策宣传、作业设计、土地丈量、技术指导、检查验收、后期管护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中央补助资金中未安排专项经费,省、市、县的有关文件虽然明确规定县、乡财政要根据年度任务安排专项经费,然而该镇无支柱产业,财源单一,财税收入少,仅维持政府正常的工作运转都困难,给该项工程配套专项工作经费的难度很大。

4 对策与建议

4.1加大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采用发放宣传标语、召开群众会、培训会等多种方式,积极全面宣传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让农户充分了解开展退耕还林工作的意义,让老百姓真正掌握退耕还林政策。

4.2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

优先考虑生产周期短、投资少、效益好的树种,搞好作业设计。在开展作业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小班海拔、土壤、水源以及其它外部条件,真正做到“适地适树”,确保“造林一片,成功一片,致富一片”。

4.3加强项目资金整合,减轻农民的资金投入

目前,贵州省九叶青椒有限责任公司准备在该镇建设10000亩九叶青椒园区,将抢抓公司园区建设的机遇,积极协调公司,引导农户,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将退耕还林纳入园区建设,既整合了资金,减轻农民的资金投入,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确保“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不反弹”,从而达到退耕还林的目的。

4.4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户的收入

积极引导农户发展林下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该镇圈养黄牛、獭兔、土鸡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积极引导农户在林下种草养殖黄牛、獭兔、土鸡,既促进了林木的生长同时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4.5加强抚育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俗话说“造林是基础,管护是关键”。造林能否成功取决于管护质量,管护质量的好坏要靠监督检查来保证。根据《退耕还林条例》的规定,政府要与退耕农户签订抚育、管护合同,将造、管责任与补助兑现挂钩,实现责、权、利统一,从根本上解决“重造轻管”的问题。同时林业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林农整改,确保新一轮退耕还林取得成效。

4.6确保配套工作经费落实

建议各级政府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确保配套工作经费到位,减轻林业环保站经费负担,保证工作有序开展。

5 结语

21世纪初,贵州省委就提出了“生态立省”战略,并将“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写入了党代会报告,2014年省委、省政府启动了“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到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要达到50%的目标,要实现该目标,只有乘国家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东风,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民才能持续增收,经济社会才能稳定发展,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50%的目标才能实现。

[1]杨玉林 ,罗平县长底乡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科技,2015(12).

[2]张晓娟.借鉴美国经验,破解中国生态补偿难题[J].人民论坛,2016(19).

[3]徐旭.生态补偿研究瓶颈问题分析[J].中国市场. 2016(30).

[4]齐珊娜,侯光辉,段梦,等.天津市中小企业参与水生态补偿意愿的实证分析[J].水资源保护,2016(4).

[5]王同坤.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生态补偿研究:以无锡市新区为例[J].江苏城市规划,2016(2).

[6]刘红芳,邹自力,陈娴.关于对耕地生态补偿的思考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1).

[7]张飞飞,毕金平.生态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安徽省相关制度考察[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

[8]袁伟彦,周小柯.生态补偿效率问题研究述评[J].生态经济,2015(7).

[9]贾搏.国内外水源地生态补偿研究现状[J].现代商业,2015(17).

[10]戴其文.中国生态补偿研究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中国农学通报,2014(2).

2016-06-15

王玉发(1969—),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营林生产以及林政资源管理工作。

S7

A

1674-9944(2016)15-0214-02

猜你喜欢

文家新一轮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津巴布韦学生中的汉语热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中国加大力度推动新一轮对外开放
国家中心城市如何引爆新一轮竞争
伸向善款的贪婪“黑手”
伊川县农业水利工程设施管护运行调查
新一轮巡视,您有什么期待?
变味的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