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桦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比较试验

2016-10-11张宝生

绿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苗高家系种源

张宝生

(福建省岩溪国有林场,福建 长泰 363902)



西南桦种源/家系苗期生长比较试验

张宝生

(福建省岩溪国有林场,福建 长泰 363902)

对西南桦25个种源380个家系5个月生的苗木进行了苗期生长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苗期生长差异极显著,其中云南元阳、广西凌云、云南凤庆和广西靖西4个种源极显著地优于其它20个种源,为最优组;云南双江、云南瑞丽、云南勐腊、广西田林和云南澜沧5个种源为次优组;云南西畴、广西大青山、云南腾冲、云南景洪、广西天峨和广西凌云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生长最低,显著地低于其他种源为最劣组;其余10个种源为中等组。家系间苗木生长表现达极显著差异水平,以1/5入选率筛选获得76个优良家系苗木,其苗木平均高均大于30 cm,而苗木平均高低于15 cm的48个家系定为劣等家系,占全部家系的12.6%。通过对76个优良家系及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分布情况看出,除少数种源中没有同时存在优良和劣等家系外,其它大多数种源中都同时含有优良和劣等家系,说明在苗期开展西南桦家系比较选择试验比开展种源选择尤为重要。

西南桦;种源;家系;苗期试验

1 引言

西南桦(BetulaalnoidesBuch.-Ham.ex D. Don)属桦木科桦木属,别名蒙自桦木、西桦、桦桃木、桦树、野樱桃等,其木材被称为“红樱桃”或“樱桃木”,是北半球桦木科(betulaceae)桦木属(BetulaL.)中分布最南的一个种。该树种天然分布于我国和邻近的越南、老挝、缅甸、印度、尼泊尔等国的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属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1.0 m以上,其特点是生长快,适应性强,材性好,用途广,是很有发展前景的珍贵用材树种,也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优良树种。广西和云南主要天然林分布区已广泛发展人工造林,福建于1997年开始引种,目前林木生长良好,发展潜力很大,但西南桦本身是个山地树种,种源、家系间生长差异很大,存在林分生长不均和分化严重等问题[1~5]。林木种子受环境控制及遗传基因的影响成熟度有差异,发育也不一致。种源因受不同地区气候、立地和小地形等影响,产生的种子不但其形态和种质都有一定差异,而且苗木还会出现大小分化等。家系主要受小环境和基因影响也会出现个体间的差异,有些甚至差异极显著[6~10]。因此,为提高西南桦的造林质量和产量开展种源、家系的苗期选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的试验目的就是为西南桦种源、家系的苗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2 试验材料

试验用种子来自云南和广西的25个种源共380个家系,基本概况见表1。

3 苗木培育与观测

3.1苗木培育

试验苗木用种子培育,分两步进行[11,12]:第一阶段芽苗培育,从播种到苗高3~5 cm分床移植入营养袋期间,大约60 d。将经筛过的黄心土、火烧土和河沙按体积5∶1∶2混合作为育苗基质,装在育苗盘或塑料筐(筐长宽高规格约50 cm×30 cm×12 cm)内高度约占筐的3/4,然后用0.5%~1.0%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2~3 h后即可撒播种子,每盘分别播2个家系的种子各约5 g,中间用塑料牌隔离并编号,播完种子后覆盖一层薄薄的细土厚度以大多数种子不见为宜。然后用喷雾器喷水到基质湿透,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和保温,太阳光强烈时还用90%黑网遮荫,每天早晚定时淋水。

第二阶段容器苗培育,当芽苗长到3~5 cm高,有4~6片真叶时,选阴天或下午时间挑选生长良好、粗壮和木质化程度较高的芽苗移栽入营养袋,每家系移植40株;移植后的前20 d需用90%的遮荫网盖好,只有每天早晚淋水时打开,20 d后待苗木根系稳定及苗木恢复生长后才逐渐撤掉遮荫网,之后按常规方法管理。每隔10 d施1次1%的复合肥,并定时喷药消毒防病虫,待苗高长20~30 cm时可出圃造林。

3.2苗木观测

当容器苗培育到150 d左右即出圃。造林前约5 d,观测苗高生长,每个家系随机观测30株,分3次重复,每重复10株。

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在SPSS软件中进行,统计出各个种源及家系的苗木平均高、苗高方差分析,用邓肯(Duncan)检验法对种源间苗木平均高开展多重比较,并对各个家系的苗木平均苗高进行排序。

表1 西南桦参试种源基本概况

5 结果分析

5.1种源苗期生长比较

对参试的25个种源380个家系5个月生的西南桦苗高观测结果进行统计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木平均高达极显著差异水平,说明参试的西南桦种源从苗期生长开始就表现出明显的个体间的差异,这与桉树、杨树和松树等其他树种种源/家系的苗期生长试验是一致的[13~16],因此,开展西南桦种源苗期筛选试验是十分必要的(表2)。

表2 西南桦种源/家系间苗高方差分析

参试25个种源的苗高生长比较及邓肯检验结果显示:云南元阳、广西凌云、云南凤庆 和广西靖西4个种源极显著地优于后面的其它20个种源为最优组;云南双江、云南瑞丽、云南勐腊、广西田林和云南澜沧5个种源与后面13个种源差异显著为次优组;而云南西畴、广西凌云、广西天峨、云南景洪、云南腾冲和广西大青山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生长最低,极显著地低于其他18个种源为最劣组;其余的如云南澜沧、广西百色及广西田阳等10个种源为中等组(表3)。

表3 西南桦种源间苗期表现及邓肯检验结果

表3中排在前9位的种源其苗木平均高都高于种源的平均苗高(23.6 cm),其中以云南元阳种源苗高生长最高达31.9 cm,比种源平均苗高高35.1%、比最低的广西德保种源(17.8 cm)高79.43%;其次是广西凌云种源和云南凤庆种源苗高均超过28.0 cm,比种源平均苗高和最差种源分别高20.8%、60.31%和18.7%、57.56%;再其次是广西靖西、云南双江、云南瑞丽和云南勐腊4个种源也都比种源平均苗高高10.3~16.6%,比最差种源高46%左右;苗高生长最低的是广西凌云种源仅为17.8 cm,比种源平均苗高低24.7%;次低是云南景洪种源和广西天峨种源比种源平均苗高低16%左右;其余种源与种源平均苗高接近。

5.2家系苗期生长比较

对380个家系的苗木平均高进行排序(由于家系数量多只列出76个优良家系和30个劣等家系),结果表明:苗高40 cm以上的有11个家系分别是J-13、B-04、H-16、J-16、M-06、N-11、K-02、R-13、L-18、H-22和O-08,占全部家系的2.9%;苗高30~40 cm的有70个家系,占全部家系的18.4%,苗高15~30 cm的有251个家系,占全部家系的66.1%;苗高15cm以下的有48个,占12.6%,也就是说苗高在15 cm以上的有332个家系,占全部测试家系总数的87.4%。

由于本文是针对西南桦苗期生长开展的比较试验且参试家系较多,因此,按1/5的入选率筛选优良家系则有76个家系入选,其苗木平均高均高于30 cm,同时,由于排在最后48位家系的苗木平均高低于15 cm,未能达到苗木出圃造林规格的要求,所以定为劣等家系(表4)。

表4 5个月生76个优良家系和48个劣等家系的苗木生长比较

5.3优良家系和劣等家系在种源中的分布情况

对380个家系的苗木平均高排序后发现,除少数种源外大多数同一种源中都既有优良家系也有劣等家系,为此,对入选的76个优良家系和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的分布情况做了统计,结果看出:除了广西大青山和广西德保2个种源中没有优良家系外,其它种源都有优良家系,最多的是云南元阳、广西凌云、云南勐腊、云南双江种源和广西靖西5个种源(优良家系占该种源家系的35%以上),其他种源也有7%~26%个(表5)。

表5 76个优良家系和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分布情况

同样,在48个劣等家系中,除云南勐腊、云南凤庆、云南双江、云南澜沧和广西凌云5个种源中没有劣等家系外,其它种源中也都有劣等家系存在,最多的是广西德保种源有60%为劣等家系,其次广西天峨和云南元阳种源分别有38%和33%的劣等家系,其他的种源也有5%~27%的劣等家系。

6 结语

从西南桦25个种源380个家系5个月生的苗期生长比较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

(1)西南桦种源间苗期生长差异极显著,以云南元阳种源、广西凌云、云南凤庆和广西靖西4个种源极显著地优于其它20个种源,为最优组;云南双江、云南瑞丽和云南勐腊3个种源为次优组;云南西畴、广西大青山、云南腾冲、云南景洪、广西天峨和广西凌云6个种源的平均苗高生长最低,显著地低于其他种源为最劣组;其余种源如广西田林、云南澜沧、广西百色、及云南墨江等11个种源为中等组。

(2)西南桦家系间苗木高生长差异极显著,经过对参试的380个家系苗高比较,按1/5入选率筛选优良家系有76个见表4。排在最后48位的家系的苗木平均高低于15 cm,未能达到苗木出圃造林规格的要求,所以定为劣等家系。

(3)经过对76个优良家系和48个劣等家系在种源中的分布统计结果可知,除个别种源中出现没有较好或较差家系外,其它大多数种源中都存在有优良家系和劣等家系,说明开展种源选择重要,家系选择更重要。

[1]西南林学院,云南林业厅.云南树木图志(中册)[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0:388~389.

[2]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主要树种造林技术[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153~157.

[3]王达明.西南桦的分布与生态环境[C]//编委会.热区造林树种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1996:99~105.

[4]曾杰,郑海水,翁启杰.我国西南桦的地理分布与适生条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5):479~484.

[5]郑海水,曾杰.西南桦的特性及其在福建的发展潜力[J].福建林业科技,2004,31(1):85~89.

[6]王庆华,陈玉培,郑海水,等.不同西南桦种源的苗期变异性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9(1):41~48.

[7]周凤林,史富强.西南桦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0(5):627~631.

[8]毕波,陈强,周跃华,等.西南桦优良家系苗期选择的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5,34(2):58~62.

[9]王庆华,陈玉培,郑海水,等.不同西南桦种源的苗期变异性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9(1):41~48.

[10]陈国彪.福建漳州西南桦种源家系试验初报[J].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78~81.

[11]翁启杰,曾杰,郑海水.西南桦育苗技术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4(5):20~22.

[12]苏俊武,王达明,李莲芳,等.西南桦育苗造林技术及丰产管理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6):24~26.

[13]孙晓梅,张守攻.日本落叶松纸浆材优良家系多样性联合选择[J].林业科学,2005,41(4):48~53.

[14]黄少伟,钟伟华,黄华喜,等.尾叶桉种源/家系遗传变异与早期选择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12(4):428~432.

[15]姚定铁,王开良,张建忠,等.樟树种源/家系早期性状变异及选择研究[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24(3):330~335.

[16]郭文福,黎明,曾杰.西南桦种源(家系)联合试验苗木生长观察[J].广西林业科学,2005,34(2):63~68.

Comparison of Seedling Growth in Provenances/Families of Betula alnoides

Zhang Baosheng

(StateForestFarmofYanxi,Changtai,Fujian363902,China)

A total of 380 families representing 25 provenances of five-month-old grownseedlingsofBetula alnoideswere compared tocarry outseedling tes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hown among provenances, with the superior(YunnanYuanyang,GuangxiLingyun, Yunnan Fengqingand Guangxi Jingxi),less superior (YunnanShuangjiang,Yunnan Ruili, Yunnan Mengla,Guangxi Tianlinand Yunnan Lancang),inferior groupof which the lowest averageseedling height(Yunnan Xichou,Guangxi Daqingshan, Yunnan Tengchong, Yunnan JinghongGuangxi Tianeand GuangxiLingyun)and theleftprovenancesasintermediate group.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also shown among families, and 76 families (20.0%) were selected out as superior group (mean height more than 30cm) while 48 families (12.6%) were inferior with mean height less than 15cm. Most of the provenances contained both superior and inferior families, indicating the necessity of progeny test in addition to provenance trials.

Betula alnoides;provenance/family; seedling test

2016-06-14

张宝生(1967—),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及森林培育工作。

S792.15

A

1674-9944(2016)15-0027-05

猜你喜欢

苗高家系种源
Ⅰ型肢根型点状软骨发育不良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发育性癫痫性脑病75型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刍议香合欢形状特性及生长差异
红花香椿不同家系测定及优良家系选择
多重荧光定量PCR法同时定量检测4种混合熟肉种源
微生物菌肥对芳樟苗高生长的促生效果分析
烤烟井窖式移栽不同苗高对烟株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河南省刺槐优良无性系引种筛选试验
长白落叶松生长变异及优良家系选择研究
香椿嫁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