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东北周宁县山地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

2016-10-11陈观岩

绿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样地个数密度

陈观岩

(福建省周宁香洋国有林场,福建 周宁 355400)



闽东北周宁县山地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

陈观岩

(福建省周宁香洋国有林场,福建 周宁 355400)

在田间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方竹林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方竹竹龄结构调整到1~4年生竹子各占25%的条件下,立竹密度控制在12000~15000株/hm2时对出笋产量的影响不大,而施肥能有效提高山地方竹林的出笋产量,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既能极显著地提高出笋产量,又能极显著地提高笋的质量。

方竹;立竹密度;施肥;笋产量

1 引言

方竹(Chimnobambusaquadrangularis(Fenzi)Makino),又名月月竹或四季竹,属禾本科(Gramineae)竹亚科(Bambusoideae)方竹属(ChimnobambusaMakino)竹种,灌木状竹类,地下茎单轴型,杆高2~8 m,径粗1~4 cm,节间长8~22 cm,四方形或近四方形,上部节间呈D形,幼时有黄褐色小刺毛,后脱落,杆中部分枝3,上部可增至5~7,秆环甚隆起,基部数节常成圈排列刺状气根,向下弯曲。笋期8月至翌年1月,笋味鲜美、可食,杆方形奇特,枝叶青翠,为优良观赏竹类,产于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西、台湾,日本有分布[1~4]。

经调查,周宁县天然原生方竹主要分布在海拔450~900 m,面积以块状分布在甜槠等壳斗科植物、马尾松等松科植物以及杉木等杉科植物的乔木林分下,与乌药、杜鹃、乌饭、细龄叶柃、芒萁骨、杂草等伴生,面积较大的方竹林为20世90年代人工种植的方竹林。在周宁县方竹的出笋期为每年的9月初至10月底,笋期持续时间较长,出笋率高,笋肉厚嫩,味鲜美,鲜笋带壳在荫凉处可储存7~10 d,亦可加工成小笋干。近年来周宁县委、县政府把它列入竹业富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精准扶贫的有效项目之一,市场潜力大。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种植的方竹仍沿用古老的管理方式,经营粗放,重取轻管,导致效率不高,亩产值不足2000元,多处于半荒芜状态。而有关方竹的引种造林、丰产栽培等试验许多学者已做过大量研究,虽然林分密度控制、竹龄结构、立地条件、土壤管理以及施肥方式方法等都是丰产笋用林经营的重要环节,但任何理想立竹度的确定只是某一立地类型下的理想期望值,而现实林分立地是复杂多样的[5],因此,在周宁县开展山地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研究,确定其较合理的方竹林分立竹经营密度和施肥方案,旨在为周宁县的山地方竹集约经营提供参考依据,对提高山区竹农经营效益,促进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周宁县七步镇吾柏洋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22′53″,北纬27°00′55″,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海拔750~798 m,年均气温14.6 ℃,极端最高气温为35.5 ℃,极端最低气温为-8.9 ℃,年均降水量1695 mm,年均相对湿度82%,土壤为山地黄红壤,质地均匀,土层厚度40~60 cm,坡度15~25°,立地类型Ⅲ类。试验地为20世纪90年代人工种植的方竹林,由于后期失管,林相参差不齐,立竹密度在1500~30000株/hm2、立竹胸径0.4~4.3 cm,龄级结构混杂且老龄竹较多,经济效益低下,下层伴生植被主要有细齿叶柃(EuryanitidaKorthals)、杜鹃(RhododendronsimsiiPlanch.)等灌丛群落、蕨菜(Pteridiumaquilinum(L.)Kuhnvar.latiusculum(Desv.Underw.exHeller)、芒萁骨(Dicranopterisdichotoma(Thunb.)Bernh.)、芒草(MiscanthussinensisAnderss)等蕨类及禾本科植物[1]。

3 试验方法

3.1试验设计

选择立地条件相同的地段,采用两向分组实验设计方法[6]开展3种立竹密度与4种施肥方案对比试验,样地随机布置,重复3次。样地面积为20 m×20 m,3种立竹密度是:B1.12000株/hm2、B2.13500株/hm2、B3.15000株/hm2,4种施肥方案是:A1.尿素1200 kg/hm2(即每个样地48 kg)、A2.复合肥1200 kg/hm2(即每个样地48 kg)、A3.有机菌肥1500 kg/hm2(即每个样地60 kg)、A4.不施肥(CK)。

3.2技术措施

3.2.1调控立竹度

2010~2013年每年4月对样地进行劈草松土1次,按设计密度要求并依照“砍小留大、砍密留稀、砍弱留强”的原则,采伐5年生以上老竹,调控好立竹度;做到秋季盛笋期留笋养竹、冬季进行疏伐作业,把龄级结构调整为1~4年生立竹数各占25%[7]。

3.2.2施肥试验

2014年4月对调整好立竹度的样地按施肥方案进行施肥作业。采用均匀撒施、翻土覆盖的施肥方法,并对每个样地四周开设深40 cm的隔离沟。

3.3调查统计

在每个样地中心设2 m×2 m的固定调查样方,调查出笋个数和笋产量,在笋出土高20~25 cm时,用专用挖笋铲把笋从基部切断采挖、做到不伤鞭,计算笋个数、测量笋地径并称重,每隔2 d采挖1次,对留笋养竹的方竹笋用红漆标记,取相同地径和高度的笋替代称重。笋高采用钢卷尺测量、笋径采用型号SF2000三按键电子数显卡尺测量、笋重采用电子称称重量。数据用Excel2003软件进行数理统计计算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个数与出笋产量的影响

将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的田间两向分组实验标准地中的调查样方的出笋个数和出笋产量调查结果列于表1。

表1 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的样方出笋个数和出笋产量调查

4.1.1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个数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个数存在差异。平均出笋个数从大到小的组合是:A2B1>A3B1>A3B3>A3B2>A1B1>A1B3>A2B2>A2B3>A1B2>A4B3>A4B1>A4B2,A2B1组合处理的出笋个数是A4B2(CK)组合处理的154.8%,说明不同处理对提高方竹的出笋个数具有较好的作用。为了解各处理的差异性对表1的出笋个数资料进行双因素(密度与施肥)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

注: “-”表示不显著,“*”表示显著,“**”表示极显著,以下相同

由于FA*B

表3 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个数双因素(A*B各项合并到剩余项之内)方差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出笋个数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不同立竹密度对出笋个数的差异性则不显著。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处理两两之间分别对方竹出笋个数的差异程度,采用杜奇之W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列于表4。

表4 不同处理出笋个数多重比较

注:W0.05=4.0848,W0.01=5.0928

结果表明,A3、A2、A1与A4之间的差异性达极显著水平,A1与A3之间的差异性达显著水平,而A1与A2和A2与A3之间差异性不显著。这说明施肥可显著提高方竹出笋个数。

4.1.2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也存在差异。平均出笋产量从大到小的组合则为A3B1>A3B3>A3B2>A2B1>A2B2>A1B1>A2B3>A1B3>A1B2>A4B3>A4B2>A4B1,A3B1组合处理的出笋产量是A4B1(CK)组合处理的190.9%。说明不同处理对提高方竹的出笋产量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为了解各处理的差异性对表1的出笋产量资料进行双因素(密度与施肥)两向分组法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由于FA*B

从表6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出笋产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不同立竹密度对出笋产量的差异性则不显著。

表6 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产量双因素(A*B各项合并到剩余项之内)方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处理两两之间分别对方竹出笋个数的差异程度,采用杜奇之W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列于表7。

结果表明,除A1与A2之间的差异性达显著水平外,其它两两之间的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这进一步说明施肥可显著提高方竹出笋产量。

4.2方竹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质量的影响

由于单笋的平均个体重量决定笋产量的质量好坏和笋的商品单价,因此,将表1数字进行换算为单笋平均个体重量,结果见表8。

表7 不同处理出笋产量多重比较

注:W0.05=0.3165,W0.01=0.3946

表8 不同处理出笋产量的单笋平均个体重量 kg

从表8可以看出,不同立竹密度与施肥对出笋的单笋平均个体重存在差异。平均单笋个体重从大到小的组合处理是:A3B3>A3B2>A3B1>A2B1>A2B2>A2B3>A1B2>A1B1=A4B2>A1B3>A4B3>A4B1,A3B3组合处理的出笋平均个体重是A4B1(CK)组合处理的127.5%,说明不同处理对提高方竹出笋的平均个体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为了解各处理的差异性对表8的出笋个体重量资料进行双因素(密度与施肥)两向分组法方差分析,分析结果见表9。

表9 不同处理出笋产量平均个体笋重量双因素方差分析

由于FA*B

表10 不同处理出笋产量平均个体笋重双因素(A*B各项合并到剩余项之内)方差分析

从表10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方竹出笋产量平均个体笋重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不同立竹密度对出笋产量平均个体笋重的差异性则不显著。

为了进一步了解不同处理两两之间分别对方竹出笋个数的差异程度,采用杜奇之W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结果列于表11。

表11 不同处理出笋产量平均个体笋重量多重比较

注:W0.05=0.00265,W0.01=0.00330

结果表明,除A1与A4之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外,其它两两之间的差异性均达极显著水平。这说明施用尿素对提高单笋平均重量的作用不明显,而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菌肥均能有效提高单笋个体平均重量,两者又以有机菌肥为最佳,主要原因是试验地的立地类型是Ⅲ类,土壤肥力条件较差,而有机菌肥富含有机质且养分全面,不但能提供方竹生长所需的养分,又能改善竹林土壤结构,促进竹鞭生长和笋芽孕育分化,从而达到提高单笋个体重量和质量。

5 结论与讨论

(1)通过双因素(密度与施肥)两向分组法方差分析和采用杜奇之W检验法进行多重比较表明,立竹密度控制在12000~15000株/hm2时对笋产量的影响不大,而施肥能有效提高山地方竹林的出笋产量,其中以A3B1组合处理的效果最佳,它既能显著提高出笋产量,又能显著提高笋的质量。

(2)试验结果进一步说明,调控适宜的立竹密度是培育山地方竹笋用林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9],适宜的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既能提高林分光能利用率、又有利于各龄级竹鞭在土壤地下空间的合理分布,为方竹笋用林稳产高产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山地方竹竹龄结构调整到1~4年生竹子各占25%时,立竹密度控制在12000~15000株/hm2范围、对出笋个数和出笋产量以及笋个体平均重的影响均不大,该立竹密度可以作为培育山地方竹笋用丰产林分调控最佳立竹密度提供理论依据,此立竹密度与洪宜聪[1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在此立竹密度范围,对出笋产量无显著影响的结果与刘饶[11]等的研究结论亦一致,即在适宜立竹密度范围的方竹林分其出笋数量与母竹立竹量无关。

[1]何国生.福建省主要森林植被彩色图鉴[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2]祁承经,汤庚国.树木学(南方本)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黄克福.树木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4]董振丕.科学种竹和育笋[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

[5]郑清芳,郑隆鹏,刘玉宝,等.野生福建酸竹林进行笋用林改造研究[J].竹子研究汇刊,1996,12(2):28~38.

[6]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原理·操作·案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7]连华萍,林庆富,马华明.方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经济林研究,2000,18(4):34~35.

[8]贾乃光.数理统计(第2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9]李肇锋.闽中山地黄甜竹立竹密度与笋产量关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7,34(3):53~55.

[10]洪宜聪.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15,13(6):25~28.

[11]刘饶,刘日林,季必浩,等.经营措施与野生方竹生长关系初步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5,25(6):20~23.

Effect of Different Bamboo Stand Densities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Bamboo Shoot Yield ofChimnobambusaquadrangularis(Fenzi)MakinoinZhouning County in Northeastern Fujian

Chen Guanyan

(XiangyangState-ownedForestFarm,Zhouning,Fujian355400,China)

We used two-way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the fiel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bamboo stand densities and fertilization on the bamboo shoot yield in Chim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with bamboo age structure adjusted to 1-4 yea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25% respectively and the bamboo stand density between 12000 and 15000 plants /hm2,it had little effect on the bamboo shoot yield, while fertilizer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bamboo shoot yield of Chim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 of which A3B1 combination's processing effect was the best and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amboo shoot yield, and the quality of bamboo shoots.

Chim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enzi) Makino;bamboo stand density; fertilization;bamboo sh4oot yield

2016-06-28

陈观岩(1964—),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培育研究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

S795.9

A

1674-9944(2016)15-0021-05

猜你喜欢

样地个数密度
四川省林草湿调查监测工作进展
桉树培育间伐技术与间伐效果分析
仁怀市二茬红缨子高粱的生物量及载畜量调查
额尔古纳市兴安落叶松中龄林植被碳储量研究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大尺寸高相对密度钨管的制备
怎样数出小木块的个数
最强大脑
怎样数出小正方体的个数
“密度”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