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距离的友谊
2016-10-11段奇清
◎文/段奇清
有距离的友谊
◎文/段奇清
有人说,张学良和张恨水,一个是统帅三军的英勇将领,一个是妙笔生花的高产作家,本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然而,就是这有着距离的一文一武,却共同奏出了一曲友谊的绝唱!
1924年4月12日,张恨水的《春明外史》开始在北京《世界晚报》副刊上连载,如同在读者久旱的心田中洒下一阵阵甘霖一般!每天,只要报纸一上市,大家便竞相购买,然后沉浸在小说中。
小说同样吸引住了一个人,他就是张学良。常到北京的他听说《世界晚报》正在连载《春明外史》,接连看了几期后,便不由得着了迷。小说揭露北洋军阀统治的黑暗和腐败,让他产生了共鸣,还有那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也令他击节称赏、拍案叫绝。
在一个难得的晴朗之日,张学良登门拜访了张恨水。两人从文学谈到社会,又谈到对时局的看法。令张恨水没想到的是,张学良不仅对文学非常感兴趣,而且知识面很广,还是个颇有正义感的人,对一些社会丑恶现象同样看不惯。从此,两人的心靠近了。
张学良是性情中人,心想既然和你心心相印,你就到我身边来吧。没过几天,他专程来到张恨水的家中,请张恨水到奉军中担任文职官员。但是,张恨水却以自己不会做官为由婉言拒绝了,他想的是,正因为自己与张学良做着不同的工作,同时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才有了这份友谊。
对于张恨水的“不识抬举”,张学良并不以为忤,相反对他的人格备加赞许。看到张恨水靠一支笔,养活一个大家族几十口人太辛苦,张学良便授予他一个“参事”头衔,挂个名,每月发给他一份不错的薪水。这次,张恨水没有拒绝张学良的好意,只不过是将其“薪水”的绝大部分资助了他人。
建立在正义与良知基础上的友谊,在空间距离上虽远犹近。日本人在中国东北办了报纸,鼓吹“侵略有理”,为了揭露日本人的弥天大谎,张学良决定创办奉天《新民晚报》,约张恨水写一部类似《春明外史》的小说刊于报纸上。于是,一部《春明新史》开始在《新民晚报》上连载。报纸不但热销奉天,甚至在关内大城市中也拥有众多读者。
对于张恨水的妙笔生花给《新民晚报》带来的似锦前景,张学良更是想回报。1929年8月和1931年4月,他先后邀请张恨水出任他所率部队的高级官员,甚至请张恨水当他的秘书。然而,张恨水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婉拒。当张恨水在一扇面上写下“少帅隆情嘱出山,书生抱愧心难安;堂前燕子呢喃语,懒逐春风度玉关”的诗句后,张学良知道张恨水是不会放弃写小说去做官的,从此也就不再提及请他出山的事。
此后,两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而张恨水对张学良的思念却越来越深。1946年,张恨水特意于12月12日,即“西安事变”十周年纪念日这天,在北平《新民报》上发表了《今日赠张学良》一文,以表达深切思念之情:“今日双十二,不免想起了西安事变……我们所知道的,张学良已于一月前,坐专机由贵州去往台湾。贵州是山区,台湾是海岛。不才为张氏撰一联送之:日积十年钓鱼,晚积十年读史,学而习之;昔居四面包山,今居四面环水,良有以也。”张恨水将这副嵌有“学”“良”二字,寄托着深情厚谊的对联装裱好后,挂在书房醒目的位置上,每日如同与张学良相晤而谈。
与正义相毗邻,有距离的心也愈靠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