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险资的银行游戏

2016-10-10

齐鲁周刊 2016年33期
关键词:国寿民生银行安邦

张艺曦

继万科、康达尔之后,安邦保险入主民生银行成为最近资本市场上的热点。在成为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之后,安邦提名姚大峰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由此,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发生了大变化。

中国保险业向来都存着一颗“入主银行”的野心。在保险业看来,一张全国性银行牌照足以让其成为金融业的“正主”,而背后带来的利益也不言而喻。实际上,“入主银行”仅是保险业金融动作的“冰山一角”,进入2016年下半年,保险企业强势举牌A股成了风尚。险资玩转资本市场的背后,充满了哪些渴求?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又有哪些举牌概念股值得投资?

安邦保险强势入主民生银行

作为中国股权最分散的民营银行,20年来民生银行股权之争从未间断过,最终形成了历史上的三大豪门股东——刘永好的希望系、张宏伟的东方系、卢志强的泛海系,其也被称为民生银行董事会上的“三驾马车”。

然而,安邦保险集团的强势入主让这三驾马车开始动摇。

自2014年年底至2015年年初,安邦保险集团于二级市场集中增持民生银行。到2015年一季度末,民生银行A股的前三大股东全是安邦系成员——安邦人寿、安邦财险、安邦集团,三者合计持股高达16.57%;此外,安邦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在港股市场同步增持至民生银行H股总股本的5.18%(占A+H总股本的1.043%)。由此,安邦保险晋级为民生银行第一大股东,此前,原第一大股东希望系持股不过6.5%左右。

这无疑使得民生银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在2014年12月23日,安邦提名姚大峰进入民生银行董事会,原三大豪门股东的均衡格局被打破。恰在2015年初,时任行长的毛晓峰被调查,民生银行内部处于人事上的大动荡期。截至目前,民生银行第六届董事会与监事会已经“超期服役”一年半,换届选举已拖无可拖。换届前夕,各方股东开始了各种不同的筹划。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面对安邦系的强势举牌,众股东不“抵抗”,更像竞相欢迎安邦入主。希望系刘永好减持套现20亿元,郭广昌的复星系也选择减持,清空了民生银行A股,仅保留了H股的持股。

业内对此普遍认为,安邦强势入主民生银行,是在某种程度上“接济”民生银行。一切迹象表明,民生银行遇到了增长瓶颈。在安邦入主后,通过银保互联,安邦可以快速依靠银保渠道销售部的高收益理财产品获得保费;反过来,巨量的保险资金也将为民生银行负债端提供充足的弹药,缓解存款获取压力。

众所周知,安邦的“金控大梦”一直从未停歇。早在2011年,安邦便通过控股成都农商行,拿到银行牌照;2014年收购世纪证券,拿到券商牌照;又有消息称,安邦正欲收购天津信托,拿到信托牌照——显而易见,民生银行将成为“安邦系”全金融牌照体系下的重要一角。

对于这套全新的“玩法”,史玉柱认识的很透彻:“安邦控股民生,我觉得挺好。有大股东照料,民生未来说不定更有戏。安邦吴小晖好赖也是我同班同学,如果将来把民生股票搞跌了,我去踢他PP。”

七大险资系抛7000亿扫货A股

进入2016年下半年,保险公司举牌上市公司的大火烧得熊熊。截至今年8月1日,保险机构持有的A股股票已达602只,市值共计超过7362亿元,占总市值的比例为1.48%。据悉,七大保险系举牌最为活跃,依次是: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生命系、阳光保险系、国华人寿系、华夏人寿系。

保险公司举牌为什么会在今年下半年突然爆发?一个共识是越来越多的万能险保费收入造成的。今年上半年,万能险新增8103亿元之多,超过 2014年全年 7647 亿的增量,加大了险企投资压力。

另一个共识是,“资产荒”增大,资产驱动型险企投资压力相应增大。以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作为社会平均资产收益率的衡量标准, 自 2014年以来该指标一直呈持续下滑的趋势,截至 2016 年 8 月中旬已经跌至 2.64%的近年低位。

随着保险公司大举上市公司牌,在资本市场上却形成一股保险公司举牌概念股。以恒大为代表的举牌概念股,包括万科、廊坊发展、嘉凯城等股价大幅度上涨。其中万科上涨了43%,嘉凯城上涨了84%,廊坊发展更是上涨了141%。恒大举牌概念股的强势也刺激了恒顺众昪、西藏发展、新世界等被举牌股股价大幅飙升。

从目前已经披露的公告来看,七大保险举牌对象行业分布如下:“恒大系”主要在“地产、建筑”等领域;“宝能系”主要在“地产、商贸、公用事业”等领域;“安邦系”“生命系”主要在“地产、银行、商贸”等领域;“国华人寿”主要在“地产、商贸”等领域;“阳光保险”主要在“食品饮料”等领域;“华夏人寿”主要在“银行、非银、食品饮料”等领域。

对于散户们来说,这些举牌概念股还有投资机会吗?国金证券分析师李立峰给出的建议是,“可以继续跟进。”由于保险资金对于投资收益的渴求,注定了将会继续增加资金。他认为,投资者可以关注上述七大保险系所已经举牌或者潜在举牌标的为最优投资策略,尤其要选择市场热门的“恒大系”“宝能系”“安邦系”“生命系”。另外,如果这些险资持股本占总股本比例高于1%的公司更是重点关注对象。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最大的风险应该来自政策。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保监会三令五申万能险投资要审慎,近期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再次重申“保险姓保”,禁止保险成为股东的融资平台和提款机。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保监会一系列的言论和动作,就整体来说会给保险公司举牌热度降温,这等于给股市部分增量资金的入场热情浇了盆冷水。

更有国信证券的分析师在8月18日发布的报告中认为,保险资金举牌不能持续。他给出了三个理由:

第一,从行业经验看,较为激进的投资风格难以支撑起一个行业的平稳发展;第二,万能险若出现销售增幅回落的现象,则资产驱动型险企的流动性风险会加剧;第三,目前资产驱动型险企大规模举牌后,其权益类资产占比已经接近 30%的政策红线,后续空间有限。

他还警告激进的保险公司:资产驱动型险企的万能险具有较高的资金成本,对投资收益率的依赖度较高,目前“资产荒”背景下,其生存环境有恶化的可能性。

不过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一家知名保险公司的相关人士,他告诉记者:“我们有那么多保费,总得让我们投资吧。而且我们的权益投资全部都是在保监会的政策范围内,完全合法合规,为什么不能做?至于保险要做保障的事情,每家公司有不同的经营策略,不会有什么风险。

保险业的“金控大梦”

实际上,每个保险公司都有一个银行梦。因为在保险业看来,银行业的净利润与国字招牌实在诱人。

有数据称,银行业2015年净利润仅实现2.4%的增幅,但依然暴收1.6万亿元,坐拥200万亿元总资产。而行情红火的金融三兄弟之保险、证券的净利润奔着翻番而去,也不过录得2800亿元、2400亿元净利。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一纸全国性银行牌照对于国内金融企业之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平安才如此牛气,不过就是因为旗下的平安银行;国寿233亿元登顶广发行最大单一股东,持股四成,引发行业强烈关注的原因也在此。

自2006年监管层放行银行、保险互相参股以来,保险的金控大梦得到了正式的许可,越来愈多的保险企业纷纷想要尝试。

中国平安控股平安银行虽耗时十年,却荣誉殊胜。因此,中国平安成为国内第一家且是唯一一家绝对控股全国性银行的保险集团。2003年,中国平安收购地方合资银行——福建亚洲银行,彼时总资产不过两三亿元。后来,平安在汇丰帮衬下实现对该行的控股,得到垂涎已久的银行牌照。随后,2006年平安又收购了国内第一家城商行——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隔年将之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然而,这与平安追求的综合金融相距甚远,为此,平安先后盯上多家全国性商业银行牌照,败北广发争夺战三年后,终于在2009年搭上深发展,耗时3年、耗资200亿元,通过打包原有平安银行等财务手段终控股深发展,持有59%股权,更名为平安银行。

国寿也是有着“金控大梦”的。在吃下广发20%股权的国寿集团此后虽多次出击,先后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传出绯闻,但均无建树。直至2016年初,国寿一纸公告以233亿元登顶广发行成最大单一股东,持股43.69%,距离绝对控股仅一步之遥。国寿终于走到了与平安一较长短的层面。

此外,富德生命以700亿元巨资硬吃浦发银行20%股权,一度并列最大股东的富德生命震撼了国内资本市场。而中国人保虽然是保险业的老大哥,却在金控之路上落后平安、国寿太多。2015年初,人保总裁王银成扬言“保险收购银行、证券是必然趋势”,随后即掷地有声的接连入主兴业、华夏,成为第二股东,终于离弥补“缺憾”更近了一步。

猜你喜欢

国寿民生银行安邦
Optomagnonically tunable whispering gallery cavity laser wavelength conversion
On the electron sheath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plasma-surface interactions
‘중국기업의 역습’,한국으로 몰려드는 차이나 유니콘
史玉柱回归民生银行
九五安邦 O2O模式走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