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某银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2016-10-10王义利杨跃军李弘扬
■王义利 杨跃军 李弘扬
(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00)
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在某银多金属矿中的应用
■王义利 杨跃军 李弘扬
(河北省保定地质工程勘查院河北保定071000)
该矿区目前为以银矿化为主的小型多金属矿床,银矿产于微晶钠长斑岩的角砾岩及接触带附近,矿体顶底板岩性均系角砾岩及微晶钠长斑岩。通过综合研究地质与物化探成果,总结出本区地球物理(激电异常)和地球化学(前缘晕元素、成矿元素、尾晕元素)矿质异常综合区,确立了找矿目标,为下一步地质钻探工作提供依据,以期达到中型银多金属矿。
地球物理 地球化学 矿质异常区 地质钻探
表1 岩矿石电性参数
本矿区先后开展了激电中梯面积、激电中梯剖面、对称四极测深与地球化学剖面工作。银矿石类型为浸染状黄铁—多金属硫化物型,浸染状黄铁—黄铜矿型及浸染状黄铁矿化—硅化角砾岩型,以前两种类型矿石含银量最高。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金属硫化物具有很强的激发极化效应,激发极化法是寻找金属硫化物的有效方法,是间接寻找多金属矿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主要研究岩矿石的极化率和电阻率。本矿区矿体与围岩之间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从而有利于激发极化法在本区开展工作。地球化学剖面法能较准确的划出异常带并可以根据前缘晕元素推测矿体规模,为矿体位置提供有利佐证。
1 矿区地质
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和隐爆角砾岩构造为主,盖层构造以NE向、近SN向断裂为主,与成矿关系密切,是主要导岩、控矿构造。发育在微晶钠长斑岩中隐爆角砾岩地表蚀变矿化最为强烈,形成南北向矿化带。
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有太古宙变质深成岩和燕山期侵入岩。阜平期变质深成岩(片麻岩)区域内广泛出露。燕山期侵入岩既是本矿床的成矿母岩,又是赋矿围岩,为一脉动侵位的浅成次火山岩体。岩性为花岗闪长斑岩、微晶钠长斑岩、隐爆角砾熔岩、花岗斑岩。沿NW及近SN向构造破碎带和脉岩的上、下盘形成较强的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等蚀变,与银矿化关系密切,局部可形成银矿体。
微晶钠长斑岩:地表出露岩石呈浅灰白色,矿物成份主要由钠长石、石英及少量黄铁矿等组成。在微晶钠长斑岩发育的隐爆角砾岩为银多金属矿的主要赋矿围岩。
花岗闪长斑岩:接触带产状外倾,但西部较陡,东部较缓。岩石主要由中长石、石英、钾长石等组成。本期岩浆侵位带来丰富的含矿气水热液,在岩体南部的近地表形成了广泛的爆破~隐爆角砾岩,花岗闪长斑岩是矿床的成矿母岩。
爆破角砾岩在高贡岩体西南部及东部接触带均有含黄铁矿化隐爆角砾岩出露,角砾中除大量围岩(片麻岩)角砾外,并含有微晶钠长斑岩及花岗斑岩角砾。蚀变主要为绿帘石化、硅化,角砾岩中黄铁矿化最为普遍,并伴有金、银、铜的矿化。
隐爆角砾岩为银多金属矿的主要赋矿围岩,主要分布在岩体的东南部,在隐爆角砾岩中青磐岩化特征明显,呈现硅化、褐铁矿化蚀变矿化组合。在接近岩体部位蚀变变强,地表可见金、银、铜矿化。强烈的硅化和黄铁矿化是寻找银多金属矿的主要标志。
2 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
2.1 地球物理特征(电性特征)
通过面团法测定各类岩石电性参数结果列于表1,各类岩石的极化率,以含多金属矿化角砾岩为最高,各类岩、矿石的极化率随其含金属硫化物含量的增高而增大,而矿化角砾岩电阻率低于围岩(微晶钠长斑岩)电阻率。
2.2 地球化学特征
普查区位于1:20万水系沉积物金银综合异常内,异常大致围绕岩体中心分布,形态不规则。异常以Ag、Cu、Pb元素为主。Ag、As异常具强浓度,Ag、As浓集中心一致。
本次化探岩石剖面测量共圈定异常3处,其中10剖面21-34号点、20剖面1-40号点、30剖面30-35号点。As、Sb为前缘晕元素;Cu、Pb、Ag为成矿晕元素;W、Mo为尾部晕元素。10剖面中Ag元素最高值为40×10-9。
3 物化探综合方法在该区的应用
该矿区先通过激电中梯面积工作,圈出南北向高极化异常带,编号D1。主要分布在微晶钠长斑岩体、角砾岩及体内接触带上,该异常东西宽240m,南北长550m,面积约1.3km2,视极化率ηS-max=8.93%,与视电阻率ρS对应关系为中低阻特征。
该异常整体呈条带状,与地质体吻合较好,结合地质信息初步推断为金属矿化地质体引起,走向南北。为进一步确定异常平面位置,在高值异常区开展了三条激电中梯与地球化学综合剖面工作。分别编号10、20、30号综合剖面,综合各异常曲线特征,与中梯面积异常带吻合较好,进一步精确高值异常带平面位置,解释推断该接触带倾向东,矿化体顶板埋深约170米,其中10剖面效果最佳,勘查成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20点到35点位置段对应为高极化中低阻特征,As、Sb前缘晕元素在15点到30点位置段出现高值异常;Cu、Pb、Ag成矿元素在23点到30点、45点到50点位置段出现高值异常且三元素异常吻合较好;W、Mo尾矿晕元素在55点到60点位置段出现高值异常。综合各类地质信息与浅部槽探揭露,表层有矿化蚀变岩,从而推测下部存在矿化地质体,走向南北,侵向东。为了对该极化体做进一步定位,在20点到60点位置段做了对称四极激电测深工作,在AB/2对应为220米到340米间和AB/2对应为500米到750米间出现两个高极化、中阻异常区,ηS值为4%-7%,在30点AB/2为220米处ηSmax=7.94%、AB/2为500米处ηSmax=6. 39%,推测存在两层矿化体,顶板埋藏深度分别为160~190米和280~310米。
为进一步验证该异常,在10剖面30点位置布置ZK1030钻孔进行验证。通过钻孔资料,在180-213米处见矿化蚀变岩,矿体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15°~30°,厚2.15~14.00m,银平均品位达165×10-6,平均厚度4.67m。在292-334米处见矿化蚀变岩,矿体走向南北,倾向东,倾角25°~45°,厚0.99~9.74m,银平均品位达148×10-6,平均厚度3.42m。
4 结论
该区结合地质成矿条件,通过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达到了找矿目的,总结出以下几点:(1)激发极化法在寻找深部隐伏矿体中具有很好的效果,较准确圈出靶区。
(2)地球化学方法能较好佐证物探异常由深部矿化体引起,推断属低温热液型银多金属矿。
(3)物化探综合方法利用多参数分析,互相补充、互相验证,提高精度,确认矿化异常。
(4)本区银矿体产于微晶钠长斑岩的角砾岩及接触带附近,矿体走向南北,倾向东,矿化类型为脉型、蚀变岩型低温热液银多金属矿,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为主。
物化探综合方法在该银多金属矿勘查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较成功的探测出与银矿有关的地质体,提高了钻孔命中率。在今后实际找矿工作中应充分研究矿区成矿地质特征,并运用物化探综合方法,为找矿提供更有利依据。
[1]电法勘探原理与方法、地质出版社、刘国兴主编
[2]地球化学找矿、地质出版社、阮文建、朱永光主编
[3]内蒙古巴彦宝力道金矿区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及应用、物探与化探、尹忠等
P63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