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

2016-10-10叶玺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7期
关键词:真武汤血瘀证候

叶玺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 广州510130)

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

叶玺

(广东省广州市中医医院广州510130)

目的:研究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 年5月收治的56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和中医症候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89.29%,与对照组的64.29%和60.71%相比效果更佳(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疾病,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加味真武汤;临床疗效

随着神经激素抑制剂的应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技术的进步和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在临床上也获得一定进展,运用以上技术能对患者的猝死症状起到一定预防和控制效果。但是如何提升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整体的病死率仍需要进一步探讨[1]。中医对本病具备良好的治疗优势,如不良反应少、治疗方式多样化等。基于此,本文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加味真武汤对56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探析其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全部患者均符合我院心力衰竭诊断标准,满足中医阳虚水泛兼血瘀证辨证诊断标准;心功能的分级上均在II级至IV级之间,且病程均超过3个月;全部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字同意。研究组男16例,女12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0.64± 2.13)岁;原发病类型:冠心病9例,高血压病6例,风湿性7例,先心病6例;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1.02±0.67)年;心功能分级:Ⅱ级5例,Ⅲ级11例,Ⅳ级12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77±2.48)岁;原发病类型: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7例,风湿性8例,先心病3例;病程:4个月~4年,平均病程(1.87±0.7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9例,Ⅲ级10例,Ⅳ级9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在西医的临床诊断上,以Framingham标准为参考依据,对慢性心力衰歇患者进行诊断;利用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法对全部患者的心功能实行分级;在中医的临床诊断上,以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的心力衰竭相关诊断标准实行诊断、辨证分型[2]。

1.3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西医常规疗法,即采取利尿、扩血管还有相关常规药物治疗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进行治疗。组方:熟附子10 g(先煎)、茯苓20 g、白术10 g、生姜10 g、白芍15 g、丹参10 g、桃仁10 g、泽兰10 g、炙甘草10 g。我院煎药室煎好,每袋100 ml,早晚2次口服。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观察4个疗程,即28 d。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如对患者的心悸、心慌、乏力、口干等临床症状进行观察,以有效评定中医证候的临床疗效。

1.4疗效评定标准心功能疗效:显效:心功能改善超过Ⅱ级;有效:心功能有所改善,等级提高1级或以上;无效:心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未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显效:临床症状的主症和次症均消失,各项证候积分为0分,或者降低幅度超过70%;好转: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在30%~69%之间;无效:各项中医证候积分降低幅度低于3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SPSS13.0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86%,与对照组的64.29%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疗效比较[例(%)]

2.2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9%,高于对照组的60.71%,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真武汤出自于《伤寒论》,是治疗阳虚水泛证的常用药方,而从中医角度上看,慢性心衰则属于中医症候中的阳虚水泛兼血瘀证的范畴[3]。在本研究中,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真武汤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加味真武汤中以真武汤为基础药物,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减药量,其中白术降湿健脾,确保水有所制,促进生化气血,从而获得滋养肾脏的疗效;而生姜联合附子,则可以起到助阳功效,使主水与散水共存;茯苓联合白术可起到健脾的功效,在制水中起到利水的作用,联合生姜可以起到散内外水气的之功效;芍药、泽兰则可以保证温药化气,增加丹参、桃仁可促血脉通畅,诸药合用可获得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4~5]。根据结果可知,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功能改善效果,以及中医证候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具体表现为研究组的心功能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29%(P<0.05);在中医证候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上,研究组的89.29%,也高于对照组的60.71%(P<0.05)。综上所述,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亏虚、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等级,以及各项中医症候,值得推广应用。

[1]姜丹.探讨加味真武汤治疗阳气虚衰型心衰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4):166-167

[2]杜武.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施治[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7):185-186

[3]陈波,邓守臣,李杨.加味真武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大鼠模型的临床机制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5,39(1):5-6

[4]李启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7):626-627

[5]赵金龙,李大锋,管益国,等.加味真武汤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脾肾阳虚水泛兼血瘀证患者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 (12):2915-2917

R541.6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7.020

2016-05-26)

猜你喜欢

真武汤血瘀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真武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真武汤合当归芍药散治疗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验案
张淑芬辨治血瘀型崩漏的临床经验
话说血瘀证
真武汤加黄芪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心力衰竭合并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临床观察
血瘀体质知多少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