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功能异变及信仰的区域限制分析
2016-10-10朱文广
朱文广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11)
精卫功能异变及信仰的区域限制分析
朱文广
(长治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系,山西长治046011)
精卫填海故事源于发鸠山一带的水患。由于气候变化,宋以后,精卫异变成为当地的雨神。由于布雨功能的灵验,精卫信仰被保存了下来。不过,作为雨神的精卫并不能在众多的雨神中占据优势,而士人又不关注其雨神功能。这最终使得其填海故事广为流传而雨神信仰仅停留在了发鸠山周边,未能脱离区域限制而进一步发展。
精卫;功能;异变;信仰;区域限制
在中国,精卫填海故事广为流传,可说是妇孺皆知,其精神为世人赞颂。不同于已有认知的是,在传说发源地,精卫是被作为雨神来信仰的,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尚未得见。本文即拟对此进行探讨。
一、精卫功能的异变
精卫填海故事最早出于《山海经》:“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1]92。
“发鸠之山”主体位于晋东南长子县境内:“发鸠山,在长子县西五十里”[2]487。漳河由此发源。地下煤炭的丰富说明早期当地气候潮湿,不然不会有大量树木。在宋以前,发鸠山周边水域面积应该较大,因为只有如此才会形成漳河。郦道元曾言:“潞川……所有巨浪长湍唯漳水耳”[3]211。唐代盖匡朝因此建议朝庭将其添加至四渎之后,“以漳水配北岳”[4]37。由此推断,精卫填海的传说可能源自于当时的水患,反映了人类摆脱洪涝灾害的渴望,而所填之海应该是漳河或其它大面积的水域。
自宋代开始,气候发生变化,旱灾成为民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威胁。宋政和元年(1111),长子“自春徂夏不雨,夏苗尽槁,秋种未播,人心皇皇,惧成饥歉”[5]296。元大德十年(1306)“夏五月,亢极不雨,苗则槁矣,秋种不下”[5]315。自宋至清,发鸠山、漳河一带旱灾在25次上下。灾害后果极其严重:“正德七年(1512)大旱,禾苗尽槁……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不雨,漳水几绝……光绪三年(1877)自春至秋不雨”[5]413-416。我们相信这不是全部,较轻的灾害应该更多。
这使得精卫的功能也随之发生变化。精卫主庙为发鸠山下房山村的灵湫庙,因而它被称为灵湫神。该庙原为民间所建,并无名号。宋政和元年(1111),县令王大定祈雨成功,“天子敕名灵湫庙,褒神利国惠民之功也”[5]296。金明昌元年(1190),“邑人众议”向精卫神祈雨[5]306。信仰长期持续。元时民众也认为“我灵湫大神,乃赤帝之嫡女也……精卫……历代致祭,民以为常”[5]315。清冯士甄又有《精卫衔石》诗曰:“犹见平沙飞白鸟,依然古庙坐仙娥”[6]460。民国期间,庙宇依山而建,二进院落,占地约540平方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村民入山伐树时将正殿拆毁。
二、信仰维持的原因及力量
同其它神祇一样,精卫作为雨神的信仰得以维持,根本原因在于其灵验性:“神多灵验,旱祷辄应”[7]111。明嘉靖时县令王密《灵湫谢雨文》就记载:“于时春旱辄祷辄应,今者夏荒复祷复应且阖境溥沾”[8]148。精卫的效率极高。明万历时,官员来灵湫庙祷雨。从县内出发时,“烈日如焚,轻尘掩目”。刚一到庙门前,则“片云黑于顶上”。人们刚刚祭拜完,“骤雨濛濛然至矣”。等队伍回到县里,“有云自西驰至”,“顷刻而合,大雨如注,三日方止”[9]。在一些记载中,精卫是官民遍祀群神不果的最后选择。明洪武年间,长子大旱,“官民愁苦,举无聊赖,遍祷诸祠,一无应验”。县丞最后来灵湫庙上香,“期三日,俄顷,云行雨施,如天瓢之霈焉”[10]。
官方推动是信仰得以保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前所述,宋、金、元、明、清时的地方官常去灵湫庙祈祷。在这几个朝代,祭灵湫均列入国家祀典。如明代“以三月、七月十八日,有司致祭”[11]5064。庙宇也不断得以重修。元皇庆年间,县令赵良离任时动员士绅重修庙宇:“邑侯众公同心协力助翼其事。起于岁之夏初而毕之季秋也,复饰正殿五楹……圣像绘塑金碧灿然”[12]633-636。此后,明洪武、永乐、嘉靖、万历、清顺治、康熙、道光时期及民国年间,长子县官府都有维修庙宇的举动。
官方之所以推动精卫信仰,是因为他们希望精卫护佑治下风调雨顺。明成化年间,易鹗上任为长子县令,他拜谒灵湫庙,说道:“神血食兹土,盖亦有年……捍害御灾,厥功显著。鹗钦承上命,来令是邑……举行祀典,率遵仪式。于敬则诚,于礼则宜。伏愿明诚,享于克诚。翊我皇猷,保我民生。雨旸时若,五谷丰登。济利人物,永赖其功”[13]。
民间力量的推动无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从历代维修记录看,村落民众常有捐款行为。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有近500名村民捐资帮助维修灵湫庙。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至三十四年(1606),长子县重修灵湫庙,有130余位民众捐款。清顺治八年(1651)前后,官府号召重修灵湫庙,当时就有“横水里民人王本业等,虽系山野”,却对修庙一事”“慨然而许之”[14]。民间多有进香祈祷者。直至今天,庙内仍有“有求必应”一类的牌匾。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开始灵湫庙会。抗战爆发后,官方祭祀消失,民间仍坚持举办庙会,直至1947年。
三、精卫信仰难以壮大的原因
除了漳水源头的灵湫庙,发鸠山一带精卫遗迹还有以下几处:一是精卫坟,在发鸠山上,已残破。二是长治县东下郝村的灵湫圣母庙。这是灵湫庙的分支。该庙建立的原由是村内有一道泉水“性阴而味甘。染热疾者饮水辄愈,识者以为是泉也,与发鸠山号漳源者无少异。夫漳源有神,灵湫圣母也。村人于是特书尊号,奉以木主”[15]。
不过,精卫信仰基本未能走出发鸠山和长子县的范围。这和其填海故事影响的广泛性不成正比。我们认为,原因至少应该有以下三个:
首先,是精卫作为雨神并不能在诸多雨神中占据优势。如上所述,宋以后,晋东南地区干旱成为威胁民众生产、生活的主要威胁。于是,官民关注的焦点是精卫的布雨功能,填海只是被作为其成神的一个步骤。这样,精卫就只能以雨神的身份接受官民祭祀。诚然,宋以后,也偶有水灾为患,但毕竟没有成为主流。这不利于精卫信仰的发展。因为就全国范围而言,雨神的地方性很强,具有排他性。即使同在上党,也有龙王、关帝、玉皇、护国灵贶王、炎帝、成汤、乐氏二仙等诸多神灵,精卫难在众多的雨神中扩大自己的影响。
其次,士人对精卫的关注点在于填海引起的思想共鸣而并未将其作为神祇崇拜。士人观点对民间信仰的影响巨大。除了本地人士,这一群体极少将精卫视作神祇,更遑论将其看作雨神。在他们眼中,如何看待精卫填海的价值才更有意义。于是,将精卫作为悲壮而不屈的象征者有之,如陶渊明《读山海经》言:“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16]86;将其作为努力奋斗的象征者有之,如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言:“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17]531;同情其悲惨遭遇,认为填海徒劳无功者有之,如岑参《精卫》感叹:“怨积徒有志,力微竟不成。西山木石尽,巨壑何时平”[18]775。
但无论哪种看法,都未将精卫做为神祇来看待,更枉论崇拜,既然如此,又如何能期望他们推动精卫信仰的流传呢?
再次,将精卫作为海神信仰的地区,其功能亦受到了其它神祇的压制。由于同大海产生联系,精卫同妈祖一样,成为海神。海南省海口市龙桥镇三角园村存有一座始建年代不详的精卫娘娘庙。村民将农历四月二十二日定为精卫的诞辰,每年这一天都进行祭祀以求出海平安,渔业丰收。天津火车站屋顶也曾有精卫填海的图画。不过,在沿海,妈祖的影响力显然更大。因为二者功能重合,精卫的信仰自然也难以发展。
这几个因素导致了这种现象的出现:精卫填海故事在中国流传极广,而作为雨神的精卫却在发鸠山之外鲜有人知。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信仰来源于需要,需要则由环境决定。由于气候变化,精卫的能力由填海异变为降雨。不过,在全国范围内,士人中流传的仅是其填海故事。于是,除却发鸠山外,精卫的雨神身份并未得到认同。这使得虽然其填海故事尽人皆知,而在故事发源地,精卫自宋以来却一直被作为雨神崇拜。同时,这一信仰在其它地区却未出现。
[1]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明)李贤.明一统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5.
[4](唐)封演/著,赵贞信/校注.封氏见闻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5](清)豫谦/修,(民国)杨笃/纂.长子县志[M].中国地方志集成(8).南京: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2005.
[6](清)纪在谱/修,(清)黄立世/纂.长子县志[M].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5).北京:中国书店,2007.
[7](清)觉罗石麟等/监修,(清)储大文等/编纂.山西通志[M].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8).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8](清)徐飏廷/修,(清)徐介/纂.长子县志[M].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5).北京:中国书店,2007.
[9]重修灵湫庙记[B].长子县房山村灵湫庙,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
[10]重修灵湫庙碑记[B].长子县房山村灵湫庙,明洪武二十年(1387).
[11](清)王轩/纂,单元慕/点校.山西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2](清)豫谦/修,(民国)杨笃/纂.长子县志[M].中国方志丛书(401).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3]敕赐灵湫祭祀告文[B].长子县房山村灵湫庙,明成化十四年(1478).
[14]重修灵湫庙记[B].长子县房山村灵湫庙,顺治八年(1651).
[15]塐灵湫圣母像纪略[B].长治县东下郝村灵湫圣母庙,道光二十年(1840).
[16](东晋)陶渊明/著,王瑶/编.陶渊明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17](唐)韩愈/著,屈守元、常思春/校注.韩愈文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18]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M].成都:巴蜀书社,1995.
(责任编辑卫崇文)
Zhu Guang-wen
(Historical Culture&Tourism 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Changzhi University,Changzhi Shanxi 046011)
I207.73
A
1673-2014(2016)03-0014-03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山西民间信仰与区域社会研究”(11CZS05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历史时期晋东南区域自然灾害与民生研究”(13BZS071)。
2016—01—26
朱文广(1973—),男,河北青县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乡村社会与民间信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