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与贡献研究(1898—1949年)

2016-10-10沈冰冰张静颜惠玲张敏

关键词:观象台历史沿革青岛

沈冰冰 张静 颜惠玲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与贡献研究(1898—1949年)

沈冰冰 张静 颜惠玲 张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 210044)

青岛观象台(以下简称“青台”)自建台以来,虽几经易手、历经沧桑,但它是观测资料保存最完整、最系统的台站,也是最早收归国人管理的台站。它是天文、海洋和气象等事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气象学会的诞生地,对我国天文、气象、海洋和地球物理等研究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根据青台归属国的变更将其历史进程分为六个时期,分别是德国占据时期、日本第一次占据时期、中日共同管理时期、中国第一次管理时期、日本第二次占据时期和中国第二次管理时期,并根据史料分析出各历史时期特点,得出在中国管理青台期间注重对业务的拓宽和改进、仪器设备的更新、学术的交流以及资料的积累等结论,同时也从侧面论证了中国早期自主研发气象仪器设备的能力较弱,大多利用外国人遗留仪器或从国外订购。

青岛观象台,历史沿革,贡献

0 引言

青岛观象台建于青岛观象山上,此山海拔高度为76.8m,位于36°44'N、120°19'E。1898年,德国强行占领青岛的第二年,为加大其军事掠夺和殖民功能,在馆陶路一号设立简单的气象观测所,这就是青岛观象台成立之初的模样。1905年德国将观测所迁址到水道山,并于1911年1月1日改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主要进行气象、天文、地磁、地震、潮汐和地形测量等观测研究工作。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在青岛的权利,观象台也被日本海军接收,并改称为“青岛测候所”,主要进行气象观测和预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仍然强占青岛观象台,并以《山东悬案细目》为由,拒不交出青岛观象台主权,仅将部分图书和仪器交还。直到1924年,青岛观象台才真正由我国接管,并更名为“胶澳商埠观象台”,蒋丙然出任台长。1929年又改称“青岛特别市政府观象台”。后经改组,于1930年改为“青岛市观象台”。在国人管理阶段,气象、天文和海洋事业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为中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7年日本再次占领了青岛市观象台,又将其改回“青岛测候所”。在抗日战争期间,各类观测仪器惨遭破坏和丢失。1945年日本投降后,先由国民党海军接管,后交青岛市政府,仍称“青岛市观象台”。

青岛观象台自1898年建立以来,其名称和归属虽然几经变动,历经了内忧外患、烽火连天,但其气象观测记录却是相对连续和完整的。据记载,青岛观象台的气象观测工作仅在1914年6月—1915年3月、1937年9月—1938年1月两次间断[1]。本文主要研究1898—1949年,青岛观象台的名称、地点、业务范围及其归属国的变化,用以探究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发展脉络及其历史贡献。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是指有关台站的机构、人员、站址及观测任务、方法、仪器等变动情况的记录[2]。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全球气候观测系统对台站沿革信息的要求以及我国编报气象台站沿革档案等情况,本文从时间、名称、台址、归属国和管理机构、仪器设备及业务6个方面对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信息进行梳理。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青岛在新中国成立前,依次经历了德国占据、第一次日据、第一次国统、第二次日据和第二次国统这五个时期,青岛观象台的命运与青岛这座城市的命运几乎一致,先后经历了德国占据时期、第一次日据时期、中日共同管理时期、第一次中国管理时期、第二次日据时期和第二次中国管理时期。

1 德国占据时期(1898—1914年)

1.1历史背景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出兵在青岛登陆。1898年3月1日,德国霸占胶州湾的第二年,为“谋求港务及航务之发展”,在青岛后海沿(今馆陶路1号)建立简易气象观测站,起初由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管理,后成为独立机构,这便是青岛观象台的雏形。1905年德国将观测所迁址到水道山,并于1911年1月1日改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主要进行气象、天文、地磁、地震、潮汐和地形测量等观测研究工作。

1. 2 德国占据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从表1可知,德国管理皇家青岛观象台开始于1898年3月1日,结束于1914年11月11日。在此期间,观象台的名称从青岛气象天测所更名为皇家青岛观象台;台址从青岛后海沿迁至青岛水道山;管理机构也由德海军港务测量部管理变为独立管理;观测仪器从简单的气象观测仪器增至天文、地磁和地震多种仪器共有;业务从气温、湿度和雨量等气象要素的观测,扩展到授时、潮汐、地磁和太阳黑子观测等业务。

综上所述,德国管理青台期间,注重对气象、天文、授时、地磁、地震、太阳黑子、潮汐和地形等的观测,业务范围十分广泛。以气象观测为例,德管时期每日进行3次气象观测,观测时间起初为08、14和20时,后改为每日的07、13和21时,“每日亦公布气象图,并报告天气,及暴风雨”①蒋丙然. 青岛观象台之历史// 中央气象台资料室. 青岛特别市观象台五周纪念册. 中央气象局档案馆藏。。可见,德管时期不仅重视气象观测,而且会制作天气预报。此外,“其所出版有地震报告,及一千八百九十八年至一千九百八年之气象成绩各一本”①,可见,德管时期注重对观测资料的保存和积累。总之,德国管理阶段对仪器的储备、业务的拓展和资料的留存,均为日后中国接管青岛观象台并创造贡献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表1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898—1914年)Table 1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898-1914)

2 日本占据时期

2.1日本第一次占据时期(1914—1922年)

2.1.1历史背景

1914年夏,日英联军对德国宣战,并于11月7日出兵攻占胶州湾租借地,其后日本通过《二十一条》取代德国对胶州湾地区(日本称“膠州湾租借地”)进行军事殖民统治,其势力范围承袭原租界条约规定的德租境域。日本占领胶州湾后,德国在青岛建立的皇家青岛观象台也被强行占领,并改名为日本青岛测候所,台址未变仍设在青岛水道山(今观象山)。

2.1.2第一次日据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由表2可见,日本第一次占据青岛观象台始于1914年11月11日,结束于1922年12月10日。在此期间,青岛皇家观象台的名称被改为日本青岛测候所,先由日本海军要港部管理,后依次由日本青岛守备军通信部和日本青岛军政长官公署占据,所长则先后由永田重忠、吉田得一和入间田毅三人担任。因战争原因,1914年6月—1915年2月的气象观测记录均未留存[1],直到1915年3月1日日本恢复气象观测,并规定实施每日3次的定时气象观测。

在此期间,气象观测曾因战争受阻,使各项观测记录都有所中断,造成了青岛观象台历史上第一次观测记录的缺失。从表2可知,第一次日据时期,开始将每日3次的定时气象观测增至每日6次,这对观测数据的积累以及如今的气象资料运用都是有益的。但是,日据时期并没有沿袭德国人对天文业务的观测,只进行了气象、地磁和地震三项工作。此外,为了调查我国近海的气候状况,以服务其军事掠夺,日本曾在胶济铁路沿线设立多处测候所,并搜集我国海上的气象和海雾报告。在出版物方面,“至一千九百十六年至一千九百二十年及五年年报一本,均系关于气象者,其余均无报告”①蒋丙然. 青岛观象台之历史// 中央气象台资料室. 青岛特别市观象台五周纪念册. 中央气象局档案馆藏。。由此可见,第一次日据时期因其强烈的军事目的性,对青岛观象台气象事业的发展明显大于对地磁和地震事业。

2.2日本第二次占据时期(1938—1945年)

2.2.1历史背景

1938年1月10日,日本以1937年德县路事件为借口发海陆空三军第二次侵占青岛市,再次霸占青岛观象台,并将水族馆和海洋研究院也占为己有。同年2月1日,将青岛观象台改名为青岛测候所,并恢复气象观测,又将中国管理时期每日24次的气象观测更改为每日6次,停止天文、海洋和地磁等业务。

2.2.2第二次日据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由表3可见,日本在1938年1月—1945年8月再次占据青岛观象台。在日本二度占据青台期间,同时霸占了水族馆和海洋研究院,观测项目明显减少,第一次日据时期只是废弃了天文观测,再度接手,日本人不仅停止了天文观测,连海洋和地磁观测也暂停了,同时观测次数也从每日24次减为每日6次。除此之外,观测资料也未能留存,日本宪兵对观象台中的仪器设备进行了大肆的破坏和捣毁。

表2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914—1922年)Table 2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1914-1922)

表3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938—1945年)Table 3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938-1945)

3 中国行使主权管理时期

3.1中日共同管理时期(1922—1924年)

3.1.1历史背景

1922年2月4日,在华盛顿会议上中日签订《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正式收回胶澳租界地行政权,化为胶澳商埠。青岛观象台归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管理,然而日本却以《山东悬案细目》为由,不愿意撤离观象山,经双方交涉,日方人员只交出图书和仪器,不撤人员。在此期间,青岛观象台由中日双方管理,日方有其所长和职员,中方政府派中央观象台气象科科长蒋丙然、东南大学气象教授竺可桢和高均准备接收,形成了中日共同管理的格局。

3.1.2中日共同管理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由表4可见,中日共同管理青岛观象台期间,名义上蒋丙然已被认命为台长,但因日方人员不愿撤离,直到1923年2月10日中国职员才开始真正的观测,而且只负责气象和地震业务的观测,地磁等业务仍由日籍人员负责。

日本与中国共同管理青台是1922年12月10月—1924年3月1日(图1、图2),在此期间,观象台业务发展十分缓慢。北洋政府收回胶州湾后,日本借口《山东悬案细目》不愿将青岛观象台交回,只将部分图书和仪器设备交还中国,日本职员并不撤退,同时还继续进行天气观测,并把观测资料传送给日本。蒋丙然曾记载下这段历史:“余于民国十一年十月,奉派来青调查……暂时日本职员不受中国政府报酬,为中国测候所之经营维持照旧职务,该测候所与日本测候所交换之电报,中国政府务予以方便。②蒋丙然. 青岛观象台之历史// 中央气象台资料室. 青岛特别市观象台五周纪念册. 中央气象局档案馆藏。”与此同时,中国一方面与日本进行交涉,劝其归还观象台主权,一方面也开始利用气象仪器设备进行气象观测,但是由于主权还掌握在他国之手,因此观测项目还比较少,且专业度不高。

图1 中日共同管理期间中国接收书籍表(部分)Fig.1 The book list of China reception in Sino-Japanese joint management period

3.2中国第一次管理时期(1924—1937年)

3.2.1历史背景

青岛在1924—1937年先后经历了北洋政府管理和国民政府管理两个阶段,以1928年北洋政府灭亡为界。青岛观象台先由北洋政府的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管理,后由国民政府接管。在这段时间内,青岛观象台的名称和管理机构不断变化,但其业务水平则稳步上升、其业务范围则不断扩展(表5)。在这14年间,蒋丙然先生一直任青岛观象台台长,即使经费紧缺,但在蒋先生的带领下观象台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表4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922—1924年)Table 4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922-1924)

表5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924—1937年)Table 5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924-1937)

3.2.2中国第一次管理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由此可见,中国正式收回青岛观象台的各项工作是在1924年的3月1日,直到1937年9月蒋丙然等工作人员奉命撤退,中国管理青台达14年之久。在此期间,气象、天文和海洋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全面的进步和提高。青岛观象台先进的仪器设备,高超的观测水平,广泛的业务范围,都是国内其他台站无法比拟的。青岛观象台工作人员曾多次受邀出席国际性的学术活动和会议,与法国、瑞士等多国进行学术交流。同时,利用观测积累的各种科学资料,编印出版了《观象月报》《青岛节候表》《云与天气》《青岛温度之研究》《气象机械学》等诸多学术书刊,使青岛观象台成为当时中国科学界和社会名流进行学术研究和交流的重要场所。

中国管理青台期间,蒋丙然先生对青岛观象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学者从气象、授时服务、开创太阳黑子观测研究、参加万国经度测量、1928年增设海洋科和开创天文学这几个角度对其贡献进行了全面的概述。总之,在中国管理期间,青岛观象台的作用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对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管理时期,日本虽然在1924年将气象台主权交还我国,但是日方气象人员并没撤离,职权也没完全交接,并在青岛观象山上另立测候所进行观测,直至“七七事变”日本二次入侵。

3.3中国第二次管理时期(1945—1949年)

3.3.1历史背景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1945年9月25日,青岛观象台由国民党驻青岛海军司令部少将余振兴率员接管,12月由海军移交国民党青岛市政府,由市政府总务科科长庞希俊暂时代职。1946年1月王华文从重庆赴青岛任观象台台长。据王华文回忆性文章介绍,他早年曾经跟随蒋丙然先生在青岛观象台实习,那时青岛观象台的仪器设备都很先进,但是当王华文再次来到观象山,看到的却是满目疮痍,很多观测仪器被日本宪兵破坏[3]。

3.3.2中国第二次管理时期青岛观象台之沿革

由表6可知,1945年9月25月—1949年6月中国再次接手管理青岛气象台。在此期间,青岛观象台的各项业务逐渐恢复并得以发展。1946年1月,王华文到任,采取“先恢复再发展”的策略:首先,吸收具有专业知识的大学生,并延聘了各科科长以及高级职称的技术专家和研究员;其次,修复破损仪器设备,使气象、天文和海洋等方面工作步入正轨;然后,增加仪器设备,开展新的业务和研究课题;第四,出版刊物与国内外有关单位进行学术交流,同时把台站创办以来的全部资料整理汇编,印制《青岛观象台五十周年纪念特刊》并发行;第五,改进并充实大港验潮站设施及观测工作,增加海水温度的观测网点和海水观测与调查,充实海水分析设备、增加海洋生物的采集和标本制作;第六,增设发报机由本台自行发布天气预报,提高时效,开展农业气象研究,特与农林事务所合作,在李村设立农业气象站[3]。

表6 青岛观象台的历史沿革(1945—1949年)Table 6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1945-1949)

4 结论

前文已经提到,青岛观象台的历史贡献主要集中在国人管理阶段,根据前文对青岛观象台历史沿革的分类与汇总,加之对表格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管理时期注重对业务范围的拓宽和业务数量的提高

通过表4与表1、表2的对比,不难发现,1924—1938年国人第一次接手青岛观象台期间,不仅沿袭了德日的气象观测业务,同时还开拓了很多新的领域,大大扩展了观象台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数量。如1928年开展的对海洋的勘测和研究,1932年3月由蒋丙然开创的高空气象观测业务,这些都是德日时代所没有的。另外,据蒋丙然回忆,中国第一次接管青岛观象台时,“按之接收时日人所移交之册,其重要者,均系德管时所遗。日人增设者,除吉田式微压计外,其他均系气压表、温度表等之普通用品而已,其任务则有气象观测、测时及地磁力观测,至地震观测,则以地震仪损坏而归停顿焉”①蒋丙然. 青岛观象台之历史// 中央气象台资料室. 青岛特别市观象台五周纪念册. 中央气象局档案馆藏。。可见,日据时期青台的仪器设备未能及时更新,且多项观测业务均被废除,而至中国接管时,各项观测业务才被逐渐恢复并发展起来。通过表6与表3对比可知,在第二次日据时期,青岛观象台的很多仪器已经废弃不用甚至遭到严重破坏,但国人接手后,不仅对仪器进行了修复和添置,而且重新拾起了天文、海洋等观测业务。

2)中国管理时期注重对业务的改进和仪器的更新

通过表4可以看出,在1924年,中国开始利用德人留下的子午仪、等高仪、里弗拉电气钟等仪器,开展测时、守时和授时工作。而在德日管理期间,每天中午12时采用午炮授时,蒋丙然、高平子等人认识到利用午炮授时会有4分钟左右的误差,便开始对授时方法进行改良,决定采用电笛授时,精度大增。其次是对气象观测次数的改进,德据时期是每日3次,日据时期从每日3次增至每日6次,而中国接管以后是每小时1次的24次定时观测。表4和表6中,多次提到国人从国外订购观测仪器,但表中也可以看出国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建造观测室、修复观测仪器。如表6显示,1931年我国自己建造了第一座直径7.8m、高14m的圆顶天文观测室,它的建造标志着我国天文事业从此步入现代化行列,同时也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观测仪器设备的开端。

3)中国管理时期注重学术交流和资料积累

从表4可以看出,中国第一次接手管理青岛观象台期间,曾先后两次参加过万国经度测量。这种国际上的学术活动,对提高青岛观象台的国际知名度及业务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人管理青台期间还编辑出版了《气象月报》、《天文半年刊》、《海洋半年刊》、《学术汇刊》、《月及月食》和《青岛潮汐表》等学术书籍和刊物,在国内外广为流传。此外,为谋“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蒋丙然等在此组织成立了中国气象学会。这表明,中国管理时期注重学术交流和资料积累。

4)中国自主研发的仪器设备欠缺,大多是利用德人遗留的仪器或是从国外订购的仪器

从表中观测仪器一栏可以看出,中国所使用的仪器大多数都来源于国外,有德日时代遗留的,有为了发展业务从国外订购的,几乎没有自己制造的仪器。后来,随着中国气象事业和天文事业的发展,中国着手建造了天文观测室和化学实验室,但是室内的仪器还多从国外引进,这从侧面表明建国以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并不高,自主研发仪器设备的能力不足。

综上所述,青岛观象台的业务范围广泛,工作涉及天文观测与报时、气象观测和预报、农业气象和物候观测、海洋观测和海洋生化研究、地震及地磁观测等多个学科。可以说,青岛观象台是我国近代地球科学观测、研究和科学普及教育的重要机构,特别是在国人掌管期间,对天文、气象、海洋和地球物理等观测研究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档案资料。

[1]吴增祥. 中国近代气象台站.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2]吴增祥. 气象台站历史沿革信息及其对观测资料序列均一性影响的初步分析. 应用气象学报, 2005(4): 462.

[3]山东省气象局.建国前山东的测候所// 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编委会. 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5.

Qingdao Observatory'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Contribution (1898-1949)

Shen Bingbing, Zhang Jing, Yan Huiling, Zhang Min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Though the Qingdao Observatory has great changes since it was built, it is the one of observatories that keeps the observation data most completely and most systematically in China, and is the earliest one being changed into Chinese own management. It is 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as well as the initial place of modern meteorology, astronomy and oceanography in China. It makes a signifcant contribution to a lot of area, including modern meteorology, astronomy, oceanography and physics of the earth sciences. According to its historical changes of administrative countries, this article divided the history into six periods, and pointed out that Chines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widen and improve the scientifc works, academic communication,equipment updating, and data accumulation in the Chinese own managements, while the ability of Chinese independent research was weak, because most meteorological instruments were the legacies from foreigners or ordered abroad before 1950.

Qingdao Observatory,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

10.3969/j.issn.2095-1973.2016.04.006

2015年7月27日;

2016年3月21日

沈冰冰(1990—),Email:1356923396@qq.com

资助信息: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项目(sk20140035);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64)

猜你喜欢

观象台历史沿革青岛
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发展历程
深圳国家气候观象台跻身国家队助力城市蓝天碧水工程建设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蒋丙然与青岛观象台中国现代科学精神的复兴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沿革概述
张作霖遭遇“阴阳历书”
青岛明月申牌?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