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工匠精神 提高供给质量
2016-10-10马建堂
马建堂
[摘要] 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创新 建设制造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要倡导精细化的工作态度,领导干部对待工作也要有“工匠精神”,善于在精细中出彩。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今年以来,工匠精神之所以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是因为它切中时弊、符合时需。
工匠精神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重要支撑
“一人之所需,百工斯为备。”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人类从野处穴居迈向现代文明殿堂,工匠群体居功至伟。他们是器物的直接制造者,是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者,是生产工具、生产工艺的革新者和发明家,是实现物、技术和人之间价值链的关键环节。我国工匠的创造性劳动,不仅赋予物品以使用价值,也极大地推动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进步。
工匠是古代中国物质文明的创造者。我国曾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领先地位,尤其是汉唐、宋明时期,经济科技领先世界,长期处于丝绸、瓷器等高端产品输出大国的地位,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其中工匠的作用功不可没。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考工记》认为,“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这本书记述了六大类30个工种的规范和工艺,反映出我国先秦时期的制造水平和制造文明。
两汉时期,我国工匠数量不断扩大。比如纺织业,有的民营纺织作坊达到“帛絮细布千钧,文采千匹”的水平,一个作坊工匠有700人之多。
唐代前期私营工商者人数不下于二三十万,后期工商业者近100万。有“家有绫机五百张”的大型作坊,有制作“举之若无”高级轻纱的高端作坊,还有生产“莹竹如玉”而世间“莫传其法”的著名笔匠。
宋代手工业更加发达。1077年北宋税收中工商税占70%。指南针、印刷术、火药等伟大发明及其成熟,主要在宋代。纺织业方面,北宋大约有十万户作坊,酿造业方面,名酒就有100种;造船业、制瓷业、造纸业、印刷业等也得到长足发展。至今宋版书、宋体字还为人津津乐道。
明朝在官册的工匠有150万人,民间工匠数量更大。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等精美器物成为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追求的高端产品。国外有研究认为,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我国历朝历代虽有轻工重农思想,“雕文刻镂伤农事”的看法有一定市场,但实际上由于工匠关乎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国家的军事实力,历代统治者对工匠尤其是列入官册的工匠还是很重视的。士农工商,工在商前,“六部”之中,没有农部,却有工部,掌管工程、工匠、水利等事务。
工匠精神是中华精神文明的重要贡献者。“道形器,器载道。”产品背后反映的既有科技实力、工艺水平,也有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我国工匠群体不仅创造了先进的器物文明,而且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华民族特色的工匠精神,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强调造作器物中的天人合一,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巧夺天工”为最高境界,是我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核心所在。中国工匠孜孜以求的最高制作技艺隐藏在天道中,精益求精所彰显的,是人力合于天道,譬如“体貌闲丽,所受于天”,增一分则长,减一分则短。中国古代典籍对此有很多阐述。《易经》提出,“制器尚象”,就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重视器物制造与自然的统一和谐。
强调器物的文化价值和教化功能,是中国工匠精神独特的价值追求。古代中国讲求“器物—生活—文化—教育”相互促进、和谐统一,如皇帝的帽子,“冕而前旒,所以蔽明”,提醒皇帝要举大德而赦小过,不可求全责备;再如枷锁,其制作强迫犯人时时做恭敬状,寓教育于惩罚中;锁具制作成鱼形,体现了“鱼目常醒”的教化功能;古代老人的拐杖称为鸠仗,取鸠鸟不噎之意,表达了对老人的祝福。这些器物制作的价值观,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意识中,对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辉煌,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由于闭关锁国,列强入侵,内忧外患之下,我国工匠群体不仅未能迅速融入世界产业革命的洪流,而且历史上的工匠精神还出现了传承上的断层。改革开放后,我国制造业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高质量、高技术产品缺乏,技工难找,工匠精神缺乏。取巧的“聪明人”多了一点、实干的“傻子”少了一点。中国要迈向制造强国,任重而道远。
大力弘扬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工业文明的当代工匠精神
当代的工匠精神,应当是传统和创新、理念和务实、中华文明特色与世界发展大势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精益求精、细节出彩的专业精神,一种追求完美、宠辱不惊的专一精神,一种水滴石穿、久久为功的敬业精神,一种物我协调、巧夺天工的和谐精神,一种永不满足、探新求异的创新精神。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优秀工匠应当是“乐之者”,在工作中得到享受和乐趣。在我国经济大而不强的情况下,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尤具现实意义。
新时期培育工匠精神,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我国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不适应,中低端产品充斥市场,优质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个中原因很多。比如,科技与企业、市场结合不紧,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共性技术落后于人,但工匠精神缺乏,致使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生产高端、优质产品的企业,无论国内国外、规模大小,都是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在一丁一卯、一丝一毫之间倾注大量心血,创造极品,成功之后依然安于本分,日夜精进,进而达到了品质日渐臻于完美的境界。要提高供给质量,必须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
培育工匠精神,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中国制造”少见享誉世界的品牌。2015年福布斯全球品牌100强中,中国榜上无名。同是百年老店,德国福腾宝、双立人、菲仕乐的品质、价格、市场占有率和品牌认可度,不知要超过我们的张小泉、王麻子多少倍!没有先进技术和设备当然不行,但有了这些硬件,也不一定就能生产出优质产品。技术和设备的关键在于人来消化和掌握。有些企业一年广告投入上亿,愿意用几千万购置设备,却不愿拿出几十万培养能工巧匠。我们要建设制造强国,如果没有相应的职业教育和工匠群体,没有细节和品质的精神追求,根基是不牢靠的。
弘扬工匠精神,是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需要。我国虽然货物出口世界第一已经七年,但仍处于国际分工中低端。我国在劳动成本等传统优势减弱之际,要继续在全球化中占据有利地位,培育以质量、技术、品牌、标准、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新优势,不断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核心还是提高产品质量。而提高产品质量,在同等技术水平下,还得靠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我们要让每一项产品、每一项技术、每一个工艺都凝聚“匠心”,让工匠精神成为优质产品之“魂”。
我国要成为真正的“匠人之国”、“匠心之国”,需要将工匠精神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与建设制造强国和经济强国结合起来,与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结合起来。要立足我国劳动力数量庞大、人民创业创新积极性高涨的现实,在“众”和“创”上多做文章,在社会氛围和机制保障上多下功夫,在职业教育上多想办法。
要借“双创”东风,使工匠精神成为亿万人民创业创新的价值追求。“双创”和工匠精神互促共进,工匠精神是提升“双创”的跳板,“双创”是培育工匠精神的熔炉。“双创”和工匠精神,核心都在于“众”和“创”,就是激发亿万人民的热情和活力,人人是创新之人,处处是创造之地。在工厂车间,在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汇聚一个个精益求精、追求细节的“微行为”。通过组织变革、科技研发、工匠技能合作共享,每个人做擅长之事,每件事有擅长之人,实现创新资源的大融合。
要形成尊重工匠的社会氛围和制度环境。过去我们尊称人称“师傅”,现在称“老板”;过去几级工很自豪,现在好技工很难找。这说明现在工匠的社会地位不高、收入不丰、作用不够,许多优秀人才不愿加入工匠群体。在瑞士、德国,做一个工匠是很多学生尤其是男孩子的梦想。在我国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之时,日本则把民间艺人奉为“国之瑰宝”。要加快提高工匠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形成尊重工匠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技能光荣”、“造作伟大”的社会风尚。建立并完善“工匠制度”,形成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的机制,收入分配要向能工巧匠倾斜,调动工匠“在车间完成创新”的积极性。尊重工匠还是共享发展的体现,瑞士经验说明,提高工匠地位是避免收入分配悬殊的途径。
要通过职业教育培养一批大国工匠。“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工匠培养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需要社会、企业、教育机构共同完成。如瑞士有完备的职业继续教育体系,9年义务教育后有超过70%的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或培训。我国也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广大劳动者相结合。每年我国有几百万大学生毕业,如果还有几百万工匠出师,那是何等强大的竞争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0(02).
[2]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N].人民日报,2016-03-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