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2016-10-10吴锺昊童方
本刊记者/吴锺昊 童方
中国优秀文化遗产走向世界
本刊记者/吴锺昊 童方
在成都蜀江锦院,蜀锦织工在投梭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遗产凝聚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是历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推动多项文化遗产抢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对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斗转星移,盛世而兴。如今,我国众多优秀文化遗产在创新、创意的牵引下华丽变身,走近你我,走向世界。
在创新中获得生机
在中国传统丝织工艺锦缎中,蜀锦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2006年,蜀锦织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蜀锦织造技艺在当下也面临失传危机。
“目前包括我在内,会这项技艺的全国一共只有7个人。”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蜀锦织造技艺传承人贺斌说,“蜀锦织造人力成本高、难度大、市场空间狭窄。在技艺学习上,它花的时间很长,技术定型也很晚,单举投梭打纬这一项,定手型就得练8年。”贺斌从事蜀锦织造30年,招收过14个徒弟,但最后只有6人留下。
出于“不能让手艺在我手里失传”的责任感,贺斌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对古代纹样进行复原创新。目前他已经用手工方式复原出唐代狩猎纹锦、宋代八答晕锦等古代纹样,还创造出熊猫锦、凤穿牡丹等现代纹样。
除了贺斌,还有不少其他人也在为蜀锦传承和发扬寻找新的路径。
成立于2005年的四川蜀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采用机械和手工结合的方式,专注开发蜀锦小作品,以降低成本、开拓市场。从2015年开始,公司创作了《成都四景》《四季童子祈福图》等15厘米见方的工艺品,受到市场欢迎。
“作品尺寸缩小后,成本也下来了,单幅价格只有200至300元,市场接受度提高,很多客户看到设计图就下单。”四川蜀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明说。
订单上去了,人手又不够了。蜀锦可以用机器织,但蜀绣必须手工操作。同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蜀绣工艺并不简单,共有12大类122种针法,熟练掌握这些针法需要数年时间。于是,这家公司开始研发低难度绣样,同时在社区招募和培训绣娘。“市场需求很大,既可以传播文化,又可以创造效益。现在培训绣娘,是为了给以后大批量生产做铺垫。”钟明说。
在贺斌看来,保护文化遗产最好的方法就是要不断创新,研发出符合当代审美的新产品,进入市场、让市场接受。
解开面纱融入百姓生活
文化遗产距离我们有多远?或许餐桌上就可以找到答案。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饮食文化伴随五千年。一些传统饮食的制作方法,成为我国文化遗产最具“色香味”的部分。四川成都,有一座可以“吃”的川菜博物馆,不仅传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更让文化融入了百姓生活。
在这座川菜博物馆,参观者既可以了解川菜的历史,看到世界上最早的泡菜坛子、全球最大灰陶灶、汉代青铜筷等6000余件与川菜饮食文化相关的文物,还可以现场学习川菜烹饪技艺、品味川菜及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图为成都蜀江锦院展示的传统的蜀锦织品——龙凤被面的局部
“参观别的博物馆可能是‘移步换景’,在我们这里是‘移步换吃’,饱了眼福还饱口福。”川菜博物馆副馆长张辉强说。
博物馆将洗菜、理菜、备料等繁琐的程序帮游客做好,让游客体验关键的步骤和乐趣。
在原料的选择、配料、烹饪方法等方面,博物馆也下了功夫,保证教给游客最正宗的做法。“比如做宫保鸡丁这道菜,我们会教游客使用‘急火短炒、一锅成菜’的传统烹饪方法,做出来的宫保鸡丁应该是糊辣荔枝味的。”张辉强说。
在张辉强看来,川菜博物馆的使命是传承和传播四川传统饮食文化,通过体验式活动将川菜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人。实际上,川菜博物馆找到这个路径之前,也费过不少周折。
川菜博物馆建立于2007年。除了文物静态展示,一开始主要是做菜给游客吃以及承办各种宴席。“虽然也能盈利,但传承上变了味,甚至有人把博物馆称为‘摆了古董的农家乐’。我们意识到必须要改变。”张辉强说。
2014年,博物馆不再承办宴席,而增加了“玩做菜”项目。这个项目很受欢迎,过去一年,参与“玩做菜”项目的游客有7000多人,其中近5000人是外籍游客。
喜爱川菜的人都评论说:“这才是川菜博物馆应该做的事。”
白舍窑展览馆内展出的部分展品
对话世界的民间外交家
“做个瓷盘能有多难?”八月回忆起四年前到景德镇学习制瓷并自创品牌时自己说过的话。八月来自台湾,今年43岁,本名叫王代平,“八月”是他英文名August的中文音译。他曾是一家世界500强企业西欧片的负责人。由于常年生活在海外,他更习惯用“八月”这个称呼。
还在欧洲学习的时候,八月就喜欢流连于博物馆、画廊和设计精品店。他立志要把艺术融入日常生活。2012年“五一”期间,八月独自来到景德镇,萌发了来瓷都创业的愿望。同年11月,他辞去工作,在景德镇开办了一间工作室。他和两位伙伴一起寻梦:50岁的英国凝聚态物理学博士盖伊·汤普森和38岁的景德镇资深画师罗艳。
八月和罗艳负责设计和制作,他们用花鸟工笔来表现中西合璧的设计,不断把传统的技法和操作做新的尝试。盖伊曾在一家外资银行负责风险管理评估和法规制度规范,他负责陶瓷品牌创立的评析、市场和销售。
刚到景德镇时,八月不认为“玩泥巴”是个多大的挑战。而今,每次提起这段记忆,他都会说:“我所有的狂傲都被瓷器给磨光了。”
“同样的颜色在不同的温度下烧出来的效果差异很大,我们花了快3年的时间去试验釉中彩餐具从发色、单色、复色、调色、配色等过程。”八月说,刚开始他们只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作坊的办法一点一点地打听釉中彩工艺。
“我和盖伊一致认为,景德镇是一个可以实现梦想的地方。”八月说,放眼世界,很难找到像景德镇这样既有强烈的人文文化,又具丰富工艺资源的城市,如果在英国、西班牙或者法国,用自己的资金做同样的事情,可能撑不到一年。
经过四年努力,他们的第一套“Spherebol”全手工陶瓷产品问世,摆上伦敦牛津街附近一家奢侈品商店托马斯·古德的橱窗里。
八月觉得,正是他们各自背景优势的结合,才使他们可以用欧洲现代艺术的眼光去诠释东方元素,融会中西,做出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觉得美的作品。
如今,除了家传、“学院派”之外,像八月和盖伊这样来自海内外的“景漂”已经俨然成为千年瓷都的生力军。据景德镇市官方统计,景德镇逐梦的“景漂族”已达到每年2万人次,其中外籍人士1200人左右。
“欧洲的手工陶瓷只在几个城市的小圈子里,我一来就看到景德镇整个城市都在做陶瓷,到处都是年轻人。”来自荷兰的阿德里安·瑞斯说。
10年前,瑞斯被这座城市深深吸引。现在,他娶了一位中国妻子,在景德镇建立了家庭。其间,他往返于中国和荷兰,介绍景德镇和有“欧洲瓷都”之称的代尔夫特市两地艺术家到对方城市创作,使用当地传统原料和技术,增进陶瓷文化交流。
景德镇三宝村是“景漂”们聚集的地方。他们有的常来常往,有的小住数月,有的买房常驻……常去三宝村作研究的人类学家方李莉形容他们是文化布道者,他们来到千年瓷都“朝圣”,然后又带着文化的精髓和精湛的技艺去四方传播。
哈佛大学陶艺中心主任、美国知名陶艺家南希·赛尔维吉认为,在当代实践中,景德镇悠久的历史依旧鲜活,工匠们精湛的技艺依旧娴熟。景德镇将陶瓷技艺与艺术创想卓越地结合在一起,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的学生、艺术家和设计师,是中国文化最亮丽的名片之一。
Chinese Excellent Cultural Heritage Embraces the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