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方蚕区2015年春季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东点)报告

2016-10-10张凤林娄齐年周丽霞华丽峰石瑞常王安皆

北方蚕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茧丝蚕业山东

张凤林 娄齐年 周丽霞 华丽峰 修 妤 石瑞常 蒋 伟 王安皆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



北方蚕区2015年春季桑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东点)报告

张凤林娄齐年周丽霞华丽峰修妤石瑞常蒋伟王安皆*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烟台 264002)

2015年春季,山东蚕区试验点对来自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4家育种单位的5对桑蚕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试验。以现行生产用种菁松×皓月为对照种,结合试验室蚕期饲养、茧期调查、缫丝检验,总结分析各试验蚕品种在山东蚕区试验点的性状表现、蚕期饲育特点及茧丝质综合成绩,并进行简要的评价和分析。

桑蚕品种北方蚕区实验室鉴定山东点

为适应我国北方蚕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和新需求,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科研单位根据本区域的蚕桑发展需求先后选育了一批适于北方蚕区蚕桑发展的桑蚕新品种,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北方蚕区原料茧品质、稳定蚕茧产量、增加蚕农收入等具有重要作用。2015年春季,山东试验点根据北方蚕区会议精神和蚕品种试验协作需求,对分别来自山东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等协作区成员单位选育的5对桑蚕新品种(组合,下同)进行了实验室鉴定对比试验。北方蚕区各承担鉴定的试验点,根据《蚕种管理办法》和参照《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有关规定,鉴定、评价新选育桑蚕品种在我国北方不同蚕区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茧丝质及其它重要特征特性,为我国北方蚕区蚕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现将2015年春山东试验点鉴定试验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参试品种来源

2015年春季,山东试验点承担了来源于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4家科研单位的5对参试蚕品种,1对对照种,如表1所示。

表1 2015年春季北方蚕区山东试验点参试蚕品种一览表

1.2试验内容

2015年5月6日采用高温催青法出库催青,特别注意催青过程中各参试品种的胚子发育调节,切实做到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于5月18日同日收蚁。所有参加本试验的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从催青、养蚕、上簇、茧期调查、选茧烘茧等技术环节和试验要求均在相同的试验环境(或相同养蚕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实用孵化率、孵化整齐度、蚁蚕习性、稚蚕习性、健康情况等农艺性状调查,龄期经过,饲育温湿度,形态调查,习性观察,生命力调查和记载,收茧调查和记载,茧形、茧色、缩皱均与收茧调查同时进行,整个试验过程严格按北方蚕区桑蚕品种实验室鉴定细则和实验室实施方案进行。

1.3试验地点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家蚕种质创新研究室养蚕试验楼。

1.4试验处理要点

收蚁时采用电子称称量法,对每1个参试品种进行收蚁。每个参试品种混合称量0.9 g作为一个试验大区,一至三龄混合饲养,小蚕期采用塑料薄膜防干覆盖育;混合饲育到三龄眠蚕止桑后进行数蚕分区,每个品种设有3个重复试验区,每个重复试验区数蚕420头作为一个试验小区,数蚕后多余的蚕采用相同饲育方法饲养到四龄饷食后一足天集中调换试验小区中存在的迟起蚕、半蜕皮蚕等不良蚕,之后不在进行调换,确保试验数据一致性和公平性。四至五龄大蚕分区饲养,采用常规普通桑叶育。蚕期各龄采用标准温湿度保护,全龄实施三回育,蚕期统一技术处理并确保良桑饱食。参试品种待适熟后在同一蚕室中上簇,上簇均采用竹匾、塑料折簇和尼龙覆簇网等工具,每一试验小区都要上2个折簇,每簇上簇密度约200头蚕左右,达到疏密均匀一致。上簇过程要注意通风换气和排湿保温,防止强风直吹和温湿度巨变。春季终熟后第7天采茧,然后进行收茧,雌雄25粒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死笼率、虫蛹统一生命率等调查;随后再对同一品种的3个重复区进行选留样茧、混合称量、准备烘茧。鲜茧烘干通常采用二次烘干法,头冲温度104~96℃、二冲温度99~70℃,样茧烘到标准适干后按同一品种正反交等粒混合装袋并系好品种名等标签,烘干样茧一周内送交丝质鉴定单位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镇江)进行缫丝检验。

2 试验数据与结果分析

2.1参试品种试验成绩

2015年春季,山东试验点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和缫丝检验等对5对参试品种和1对对照品种进行了实验室鉴定试验。根据试验设计、蚕品种比对要求,现将实验室调查数据和相关鉴定成绩进行了详细整理和统计分析,见表2-4所示。

表2 2015年春季北方蚕区山东点实验室鉴定成绩表Ⅰ

表3 2015年春季北方蚕区山东点实验室鉴定成绩表Ⅱ

表4 2015年春季北方蚕区山东点实验室鉴定成绩表Ⅲ

2.2性状评价与综合分析

结合蚕期饲养、茧期调查、缫丝检验等进行以下概评和分析。

2.2.1优食一号

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整齐,稚蚕期眠起快且偏早,上簇齐涌,营茧较快。壮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普斑,区内、区间个体间开差小。茧形椭圆,区内个体间相对匀整,区间开差小,茧形较对照略粗大,茧色白,缩皱中等。

优食一号龄期经过较对照短5 h,实用孵化率97.81%,比对照品种高0.50个百分点;结茧率97.84%、死笼率2.88%、虫蛹率95.02%,全茧量2.35 g、茧层量0.562 g、茧层率23.81%,除茧层率略低于对照品种外,其它均略高于对照;普通茧重量百分率96.86%,比对照品种高1.36个百分点,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菁松×皓月高0.84 kg (3.77%)、低0.026 kg(0.47%)。上车茧率98.03%,鲜毛茧出丝率19.00%,干毛茧出丝率41.43%;茧丝长1310.4 m、解舒丝长1175.4 m,分别比对照短38.4 m、长60.6 m;解舒光折237 kg,比对照品种多耗2 kg,茧丝纤度3.612 dtex,洁净98.00分。

2.2.2优食二号

该品种孵化良好,发育整齐,小蚕期眠起快齐且偏早,上簇齐涌,营茧快。蚕食桑快,食量大,壮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普斑,区内、区间开差小。茧形椭圆,区内个体相对匀整,区间开差小,茧形明显比对照粗大,茧色白,缩皱中等。

优食二号龄期经过较对照短6 h,实用孵化率97.42%,比对照高0.11个百分点;结茧率97.01%、死笼率2.62%、虫蛹率94.47%,全茧量2.40 g、茧层量0.562 g、茧层率23.42%,除死笼率、茧层率略低于对照外,茧层量与对照持平,而其它项均略高于对照;普通茧重量百分率95.70%,比对照高0.20个百分点,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菁松×皓月高0.66 kg(2.96%)、低0.181 kg(3.26%)。上车茧率97.92%,鲜毛茧出丝率18.41%,干毛茧出丝率40.56%;茧丝长1363.2 m、解舒丝长1048.7 m,分别比对照长14.4 m、短66.11 m;茧丝纤度3.403 dtex,洁净96.5分;解舒光折241 kg,比对照品种多耗6 kg。

2.2.3123·锦×ECA

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稚蚕发育整齐,眠起快齐,行动活泼,上簇齐涌,营茧快。蚕食桑旺盛,壮蚕蚕体粗壮,体色青白,普斑,区内、区间开差小。茧形长椭圆,茧形较对照明显粗大,区内个体匀整,区间开差小,茧色白,缩皱中等。

123·锦×ECA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实用孵化率98.01%,比对照品种高0.11个百分点;结茧率96.50%、死笼率1.65%、虫蛹率94.91%,全茧量2.36 g、茧层量0.616 g、茧层率26.10%,均略高于对照菁松×皓月;普通茧重量百分率96.93%,比对照高1.43个百分点,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0.34 kg (1.53%)、高0.360 kg(6.48%);上车茧率97.271%,鲜毛茧出丝率20.51%,干毛茧出丝率42.68%;茧丝长1322.5 m、解舒丝长720.7 m分别比对照短26.3 m、短394.1 m,茧丝纤度3.882 dtex,洁净91.5分;解舒光折228 kg,比对照少耗7 kg。

2.2.4秦月×汉辉

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整齐,行动活泼,眠起快齐,上簇齐涌,营茧较快。蚕食桑快,壮蚕蚕体粗壮,正交体色为素斑,其中暗化性褐圆斑与素蚕比例为1∶1,区内个体略有开差、区间开差小;反交为褐圆斑和素蚕两种,二者的比例为1∶1,其中褐圆斑、素蚕的同一群体内个体相对匀整,二者之间个体大小略有开差。茧形有椭圆和筒状两种,区内个体间有开差,区间表现一致,茧色白,缩皱中等。

秦月×汉辉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实用孵化率比对照高0.28个百分点;结茧率96.86%、死笼率4.06%、虫蛹率92.93%,全茧量2.26 g、茧层量0.535 g、茧层率23.67%,除结茧率、死笼率略高于对照外,全茧量与对照持平,而其它项均略低于对照;普通茧重量百分率95.12%,比对照低0.38个百分点,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分别比对照低0.53 kg (2.38%)、低0.406 kg(7.31%);上车茧率98.08%,鲜毛茧出丝率18.48%,干毛茧出丝率40.24%;茧丝长1240.5 m,解舒丝长838.3 m,分别比对照短108.3 m、短276.5 m;茧丝纤度3.571 dtex,洁净96.00分;解舒光折244 kg,比对照多耗9 kg。

2.2.5鲁51×鲁52

该品种孵化良好齐一,发育齐,眠起快、上簇涌,营茧快。蚕食桑旺盛,壮蚕蚕体较对照粗壮,壮蚕体色青白,普斑,区内、区间开差小。茧形椭圆,区内个体匀整,区间开差小、表现一致,茧形明显比对照粗大,茧色白,缩皱中等。

鲁51×鲁52龄期经过与对照相仿,实用孵化率比对照97.31%略高0.54%,结茧率98.55%、死笼率1.48%、虫蛹率97.09%,全茧量2.28 g、茧层量0.610 g、茧层率26.75%,均略高于对照;普通茧重量百分率96.53%,比对照高1.03个百分点,万头蚕收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0.68 kg (3.05%)、0.588 kg(10.59%);上车茧率98.31%,鲜毛茧出丝率21.65%,干毛茧出丝率44.85%;茧丝长1537.4 m、解舒丝长1134.6 m,分别比对照长188.6 m、长19.8 m;茧丝纤度3.531 dtex,洁净96分;解舒光折219 kg,比对照少耗16 kg。

3 小结与讨论

3.1综合以上分析,来源于北方蚕区的5对参试蚕品种(组合)蚕期、茧期同一品种个体之间相对匀整、区间表现基本一致,其它性状与对照相比各有不同特点。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123·锦×ECA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均比对照高,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的鲁51×鲁52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茧丝长、解舒丝长、洁净均比对照高;山东农业大学优食一号、优食二号的全茧量比对照高,而茧层率却比对照低,洁净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安康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心的秦月×汉辉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都比对照略低,综合性状表现一般。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参试品种对山东试验点的适应性有关。

3.2本年度春季的鉴定试验,各参试品种和对照品种调查数据和试验成绩高低不同,真实反映了各参试品种在山东试验点的饲养情况及综合性状表现。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结合和汇总其它北方蚕区试验点的试验情况,通过进一步数据整合、统计分析和讨论,最终做出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为我国北方蚕区桑蚕新品种选育、审定、推广等提供科学依据。

Report on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of Mulberry Silkworm Variety Raised in the Northern Silkworm Area (Shandong) in Spring of 2015

ZHANG Fenglin,LOU Qinian,ZHOU Lixia,HUA Lifeng,XIU Yu,SHI Ruichang,JIANG Wei,WANG Anjie*

(Shandong Provincial 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 264002,Yantai,Shandong,China)

5 pairs of silkworm varieties from 3 units of the northern silkworm area were identified in laboratory in spring of 2015.Commercial variety Jingsong×Haoyue was used as control, the characteristic traits, rearing features, cocoon and silk quality results of the tested varieties rearing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ummarized through silkworm rearing, cocoon investigation and silk identification etc., and then a brief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was conducted.Key words:mulberry silkworm variety; northern silkworm rearing area; laboratory identification; Shandong

张凤林(1971—),男,硕士,副研究员,从事家蚕遗传育种工作。

王安皆(1978—),男,副研究员,从事家蚕育种和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研究。

* 资助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RAS-22-SYZ12);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蚕桑创新团队(2016-2020);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子课题项目

猜你喜欢

茧丝蚕业山东
家蚕高品位茧丝新品种“夏81×春12·春22”的选育
山东图片库
聚焦乡村振兴的“山东作为”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不同上蔟蔟具对茧丝质影响
四川蚕业2021年总目录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四川蚕业2020年总目录
《四川蚕业》2021年征订启事